回覆列表
  • 1 # 多加點香菜否

    比較幼小的孩子(0——2)可能不需要故事,更需要母親的歌謠

    再大一點(2——3)手指謠,三歲以上簡單的自然故事、動物故事、連續故事、重複故事

    3——4歲 重複故事(如蘿蔔回來了、拔羅卜、老婆婆和小豬、甜粥)

    5——6歲 幽默故事 無意義故事

    學前:“我記得那時候。。。”古老故事、記憶故事、被“餵養著”的祖父母,父母,自己的故事

    對於五歲以下的孩子,什麼是有滋養的故事?

    故事如一口鍋,保護幼小的孩子不受到現實中強烈的刺激,慢慢的學習戰勝困難的力量,故事的描述不要太誇張,用平靜的口氣複述故事,不表達自己的情緒,讓孩子自己體驗故事中的情緒,而不用成人的情緒帶動。

    1、 講故事前可以唱歌,讓歌聲帶引孩子坐下來,歌怎麼唱不重要,可以是自編的要講的故事的一些內容;

    2、 七歲以前不要給孩子講大道理,可以用一個隱喻的故事幫助孩子的行為(自編治療故事,譬如愛掐人的孩子——小螃蟹的故事)

    3、 故事是接近並遵循自然(程式)的情節

    4、 故事有一個快樂的結局

    5、 正義的打敗邪惡的

    6、 故事充滿希望

    7、 解決的方式是正面積極的

    8、 動作的描述多於形容

    9、 故事不要太長,故事是充滿節奏,韻律的(以重複故事為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習文言文的難點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