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少胖
-
2 # 深夜寂靜11
考古發現阿房宮只不過才建了一個夯土的大臺子,項羽燒的可能是秦朝咸陽的原有宮殿,只不過可能當時皇帝在修阿房宮傳的天下皆知所以就認為項羽把阿房宮燒了,項羽不止燒宮殿還把秦始皇陵的地上建築全燒了。
-
3 # fly琳帶遇
項羽燒了。當年楚漢爭霸時期,項羽劉邦消滅大秦帝國後,項羽率士兵進入咸陽城,一把火燒了三天三夜,各種珍寶和古書書籍無一保留下來,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思想著作大半都沒了
-
4 # 雲談青史
事實上項羽並沒有燒阿房宮,因為阿房宮至秦亡時都沒有真正完工。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宮賦》杜牧 (唐)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滅六國後,以王號不足以顯其業,乃稱皇帝,自號“始皇帝”,是為秦始皇。
始皇帝統一六國,對內廢除諸侯分封,建立郡縣,並統一貨幣、文字和度量衡,開啟了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國家先河。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秦始皇命大將屠睢和趙佗率50萬大軍南征百越,多年征戰終將整個嶺南地區納入了大秦的版圖。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遣將軍蒙恬率軍30萬北擊匈奴,“郤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一舉解除了匈奴對秦的威脅。至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始皇帝自感武功赫赫,天下無事,又起了大修宮殿的心思,“始皇以為咸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吾聞:周文王都豐,武王都鎬。豐、鎬之間,帝王之都也。乃營作朝宮上林苑中。”
其實自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隨著商鞅變法推進,秦自櫟陽遷都於咸陽,開始營造宮室,到秦昭王時歷代秦王又增建了許多宮殿,作為秦國政治的中心,規模宏大的咸陽宮才算建好。等到秦始皇登位,在其攻滅六國過程中,每滅掉一國,都要在在咸陽塬上仿建該國的宮殿,擴建皇宮,使咸陽宮的規模更加龐大。史記雲:“咸陽之旁二百里內,宮觀二百七十”。各宮之間又以複道、甬道相連線,形成繁華的大型宮殿群落。可謂是:“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咸陽宮不能滿足作為始皇帝的帝王之都氣概,於是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龍首原西側發數十萬刑徒開始建造的天下朝宮,即我們熟知的阿房宮。
阿房宮殿規劃十分龐大,所需材料也多而繁,北山的石料,楚蜀的木材,無一不需要耗費巨大人力物力運輸,等到了秦始皇三十七年,只建成了阿房宮的外城,和前殿地基。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東巡途中駕崩,九月葬於驪山。繼位的秦二世胡亥暫停了阿旁宮工程,令所有刑徒都調往驪山陵填土。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四月,秦始皇陵基本完工,秦二世為完成先帝的意願,從陵墓工程中調出部分人力繼續修築阿房宮。
只是多年來嚴重透支民力的大秦帝國已經是風雨飄搖,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吳廣於大澤鄉起義,旋即反叛之風席捲全國,修建工程自然受到影響。到了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胡亥被趙高所殺,不久秦朝滅亡,阿房宮自然也不可能再繼續營建。至於千年來盛傳的火燒阿房宮事件,也自然不可能發生,畢竟一處連前殿都沒完工的建築,項羽哪有燒它的必要。
而造成這千古的誤解還是源自於唐代杜牧的名篇《阿房宮賦》,“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此賦音節緊湊,氣勢不凡,可謂是千古名篇,但秦距唐已有千年,杜牧對秦時宮室形制多源自想象,更何況這篇辭賦是借古諷今,勸諫今上所做,這點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啟》已經說明:“寶曆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所以杜牧只是拿並未修成的阿房宮做比喻,阿房宮的宏大壯麗實際是以咸陽宮為原型,只是用來來規勸唐敬宗,至於是否符合史實其實並不重要。
可楚霸王雖然沒有火燒阿房宮,但焚燬了咸陽宮,卻也不算冤枉了他。《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阿房宮經歷兩千多年,到如今被考古人員以科學手段發掘表明,阿房宮只建成了其中的前殿地基及其附屬建築的外垣,可即使這樣,阿房宮未完成的龐大前殿也是歷代之最,被譽為“天下第一宮”。
-
5 # 汜水之陽
肯定燒了,至於考古說什麼只有地基之類的,用腦子想想,房子被燒了難道火滅了還不清理乾淨?別說兩千年了,現在火災三個月後就恢復原樣了,不恢復原樣至少也看不出發生過火災,畢竟人來人去的看著不舒服。況且在漢初國力窮匱的大臣坐牛車上朝的情況下,漢朝的帝宮是紫禁城五倍大,還有帝都長安也是新修得,漢太祖的長陵規模更是宏大,這是怎麼做到的?答案就是用秦皇宮和咸陽城火災以後剩餘的材料修建的,比如現在考古學家肯定在地表找不到咸陽城的遺址,因為劉邦為了節省國力體恤百姓將自己的陵墓長陵建在了咸陽城之上。節省了大量財物和人力,詳情可以自行去搜索央視紀錄片《帝陵》。
回覆列表
關鍵問題是歷史文獻靠不住,考古發現阿房宮只是建立了一個空架子根本不可能完全建成,所以火燒阿房宮有可能,大火連三月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