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趣爸爸
-
2 # 娜娜魚樂居紐西蘭
事實是即使是成年人也有安撫物。
對舒適的需求是人類的一部分,舒適的物體讓我們感到平靜,安全和被愛。
嬰兒從出生時就希望被抱著。他們有幾個月的時間都在被擁抱和搖晃著安撫,知道有人會幫助他們滿足他們的需求。這有助於他們建立對父母安全依戀的感覺,並有信心走向世界。
但是總有一天,他們學會了爬,學會了走。他們發現,父母不能總是在那裡安慰他們,提醒他們處在安全的環境中。
這時,就需要一個安慰者,或者在科學術語中,一個“過渡性物件”,將新情況和之前的安全舒適的感覺聯絡起來。
雖然20世紀40年代的研究認為,依賴安撫物是不好的表現,但兒科醫生和精神分析師後來提出他們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安撫物不是代替愛與關懷的,而是提醒孩子是在愛和安全的環境之中的。
雖然大多數孩子在四歲時可以脫離安撫物。但一項研究發現,與安撫物有強烈聯絡的孩子對父母的依戀更強,並且比沒有安撫物的孩子更快樂。
但隨著孩子長大,這種趨勢就不太好了。同樣的研究表明,仍然對安撫物有強烈依戀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較差。雖然為了美好回憶保留一條舒適的毯子並沒有什麼不妥,但是作為一個青少年,或者作為一個成年人,依賴安撫物可能是一個不好的跡象。
簡而言之,安撫物是正常的,是嬰兒(偶爾成年人)平靜和舒緩自己的好方法,而且無需擔心是否要去戒除它們。但是,一旦孩子可以走路和說話,最好讓他們使用玩偶或玩具車等最為安撫物,而不要再用奶嘴或奶瓶了。
-
3 # 亦可育兒
安撫物,其實很多孩子都會有的小習慣,有的孩子喜歡抱著毛紅絨玩具不離手,有的孩子喜歡浴巾或枕巾等。
那麼,孩子為什麼需要安撫物呢?英國兒科醫生唐納德·溫尼科特把安撫物稱為“過渡性客體”,它代表著孩子從一種與媽媽融為一體的融合狀態,向一種與外在的和分離媽媽關聯狀態的過渡。
我們可以理解為,2歲後的孩子開始慢慢建立自我意識後,他會嘗試自己解決一些問題,變得不那麼順從聽話,和媽媽相對也會有些疏離。但是,孩子一方面要在心理上與媽媽疏離,另一方面又要滿足自己安全感的需要。
所以安撫物就是最好的替代品,它可以起到安撫孩子情緒,幫助他度過分離期的作用。可見,安撫物的出現是很正常的現象,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標誌。
既然安撫物的出現是一種正常現象,那孩子的安撫物依戀期是否有期限呢?大多數對安撫物的依戀會在2~5歲消失,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關注點和興趣會逐漸豐富並轉移,到時候對依戀物件可能就不那麼痴迷了。但也有些孩子,即使成年了也離不開孩童時期的依戀物件。
比如,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22歲的傅園慧第一次出場,都會隨身揹著一個“紅帶子”。不管是睡覺、吃飯還是出門,這個“紅帶子”一直形影不離地揹著。傅爸爸對這一現象的解釋是因為傅園慧小時候一直喜歡摸一塊小毛巾,後來變成這根繩子,如果不是摸,她手就沒地方放。
那麼,對於安撫物,作為家長有必要強制戒除嗎?我覺得不需要。很多家長總認為孩子對安撫物的強烈依戀會有不好的影響,總擔心孩子會上癮,以後很難戒掉,等孩子成年後會被人笑話。因此就想要強制戒除孩子的安撫物,而這樣做的後果,不僅不能幫孩子戒除,只會讓孩子尋找新的的安撫物。
比如,溫尼科特在他書中就談到這麼一個案例,一個小女孩總是吸吮裹在拇指上的一塊破羊毛布。三歲時,媽媽強行拿走了這塊破布,她雖然不吃拇指了,但是睡前要強迫性的咬指甲,以及強迫性的閱讀。
可見,如果做為過渡性客體的安撫物在不適合的時候消失了,只會另孩子重新尋找新的來代替。
所以,家長對於孩子依賴安撫物要以平常心來對待,要明白這是個正常的現象,不必過於擔心。就像傅園慧22歲了,還有安撫物,在我看來,其實也不錯。
想象一下,要是我們成年了,也有安撫物,在面對壓力、緊張的時候,摸摸身邊的安撫物,就能得以緩解。是不是比干巴巴的對自己說:“深吸吸,別緊張”有用百倍多了吧!?
回覆列表
感謝受邀回答這個問題。對於孩子沒有了玩具就焦慮不安,表面上造成的依戀安撫物,父母其實沒有必要太過於緊張。你越是緊張,你越是把這種現象看的嚴重,對你理智的教育孩子會造成一定影響。
所以首先得放鬆下來,慢慢觀察孩子是怎麼過度依賴玩具的,是平時不管出去還是吃飯都要帶上他的玩具娃娃呢,或者說一刻也不能離開呢?這就要區別對待了,雖說這些安撫物對寶寶非常重要,但這也是陪伴孩子走向生活獨立的一個很重要的過程,有時甚至可以代替爸爸媽媽,比如我家的寶貝就非常喜歡小豬佩奇,只要跟他提小豬佩奇,他就開心的開始吃飯或者開始睡覺了,要麼就是不幹,這種我認為是典型的心理上的需要而已無需太在意。假若出現玩具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或者嚴重出現傾向性問題,就該認真對待了,最好是去看看心理醫生,這種孩子最需要看看,在心理層次方面出現了問題,要及時幫他扭轉過來,正確的面對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謝謝,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