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設部件互連標準)的縮寫,它是目前個人電腦中使用最為廣泛的介面,幾乎所有的主機板產品上都帶有這種插槽。PCI插槽也是主機板帶有最多數量的插槽型別,在目前流行的桌上型電腦主機板上,ATX結構的主機板一般帶有5~6個PCI插槽,而小一點的MATX主機板也都帶有2~3個PCI插槽,可見其應用的廣泛性。 PCI是由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一種區域性匯流排。從結構上看,PCI是在CPU和原來的系統匯流排之間插入的一級匯流排,具體由一個橋接電路實現對這一層的管理,並實現上下之間的介面以協調資料的傳送。管理器提供了訊號緩衝,使之能支援10種外設,並能在高時鐘頻率下保持高效能,它為顯示卡,音效卡,網絡卡,MODEM等裝置提供了連線介面,它的工作頻率為33MHz/66MHz。 最早提出的PCI 匯流排工作在33MHz 頻率之下,傳輸頻寬達到了133MB/s(33MHz X 32bit/8),基本上滿足了當時處理器的發展需要。隨著對更高效能的要求,1993年又提出了64bit 的PCI 匯流排,後來又提出把PCI 匯流排的頻率提升到66MHz 。目前廣泛採用的是32-bit、33MHz 的PCI 匯流排,64bit的PCI插槽更多是應用於伺服器產品。 由於PCI 匯流排只有133MB/s 的頻寬,對音效卡、網絡卡、影片卡等絕大多數輸入/輸出裝置顯得綽綽有餘,但對效能日益強大的顯示卡則無法滿足其需求。目前PCI介面的顯示卡已經不多見了,只有較老的PC上才有,廠商也很少推出此類介面的產品。
PCI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設部件互連標準)的縮寫,它是目前個人電腦中使用最為廣泛的介面,幾乎所有的主機板產品上都帶有這種插槽。PCI插槽也是主機板帶有最多數量的插槽型別,在目前流行的桌上型電腦主機板上,ATX結構的主機板一般帶有5~6個PCI插槽,而小一點的MATX主機板也都帶有2~3個PCI插槽,可見其應用的廣泛性。 PCI是由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一種區域性匯流排。從結構上看,PCI是在CPU和原來的系統匯流排之間插入的一級匯流排,具體由一個橋接電路實現對這一層的管理,並實現上下之間的介面以協調資料的傳送。管理器提供了訊號緩衝,使之能支援10種外設,並能在高時鐘頻率下保持高效能,它為顯示卡,音效卡,網絡卡,MODEM等裝置提供了連線介面,它的工作頻率為33MHz/66MHz。 最早提出的PCI 匯流排工作在33MHz 頻率之下,傳輸頻寬達到了133MB/s(33MHz X 32bit/8),基本上滿足了當時處理器的發展需要。隨著對更高效能的要求,1993年又提出了64bit 的PCI 匯流排,後來又提出把PCI 匯流排的頻率提升到66MHz 。目前廣泛採用的是32-bit、33MHz 的PCI 匯流排,64bit的PCI插槽更多是應用於伺服器產品。 由於PCI 匯流排只有133MB/s 的頻寬,對音效卡、網絡卡、影片卡等絕大多數輸入/輸出裝置顯得綽綽有餘,但對效能日益強大的顯示卡則無法滿足其需求。目前PCI介面的顯示卡已經不多見了,只有較老的PC上才有,廠商也很少推出此類介面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