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華江山萬里
-
2 # 航空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的航空母艦做工非常粗超,其實就是一艘大型艦船上面鋪設了鋼板作為飛行甲板,而且使用的是螺旋槳戰鬥機,這類戰鬥機的起飛滑跑距離非常短,根本就不需要彈射器就能進行起飛。當時包括美國和日本等建造了不少航空母艦,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世界上航空母艦第一次在海戰中大規模被運用的戰爭。
隨著航空工業的發展,戰鬥機從螺旋槳轉換成了噴氣式,速度的變化讓戰鬥機在航空母艦上的使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時這個變化的代價也是非常沉重的,速度的變化帶來了更大的風險,包括在航空母艦上的起降。如今航空目前上普遍採用的彈射起飛和阻攔索降落的模式就是在這種跌跌打打之中發展起來的。
如今的航空母艦難以建造就是在於航空母艦艦載機的不同上面,如果建造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一樣的螺旋槳戰鬥機就是非常方便的,但是目前使用的都是高速飛行的噴氣式戰鬥機,這就使得航空母艦必須配備相應的裝置來配合。包括蒸汽彈射器好阻攔系統等,而這些都是具備很大的難度的高科技的產品。
如今具備彈射器製造能力的國家很少,真正實用的就美國一家,彈射器這一項就把大部分國家擋在了建造航空母艦之外。而發達的造船工業也是支援航空母艦建造的基礎,如今的世界上只有幾個國傢俱備大型船舶的建造能力,除了歐美就是幾個亞洲國家。
航空母艦隻是一個平臺,運用航空母艦需要艦載機的配合,然而這個又是一個更大的難度,至今能夠進行航空母艦固定翼艦載機研製的國家就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而已,其餘國家只能購買其他國家研製的艦載機。其餘的包括預警機和直升機等都是一個又一個難關,所以少有國家能夠問津。
從航空母艦配套的各種裝置包括動力裝置和雷達技術等,這些都是高科技的產品,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集中到少數幾個國家手中,這就出現了航空母艦難以建造的局面了。另外高昂的造價也讓許多國家望而卻步,一艘福特級航空母艦就要120億美元以上,而這個僅僅是航空母艦本身,配套的武器系統和艦載機都沒有算呢。
-
3 # 小楠影視秀
二戰時期的航母雖然技術要求相對較低,相比現代航母的建造週期短一些,但是建造週期也是很長的。二戰時擁有海軍的各個主要參戰國的航母大多是戰前完成建造的。對於你說的建造容易的航母,我想你說的應該是美國大量改造的護航航母,這種航母最大的特點就是小,相比於輕型航母還要小。由於護航航母都是由商船改裝來的所以其防護力極其低下,起主要作用為商船護航。它們一般是在運輸船隊前方展開,用艦載機偵察、攻擊潛艇,或引導水面艦只實施攻擊。護航航空母艦除護航外,還時常擔負運輸船的角色。
-
4 # 一葉楓流
誰說造航母容易的?
英國戰時造了十幾艘航母,戰爭結束的時候只有一艘服役。日本吭哧癟肚的造了5艘雲龍級航母,只有一艘服役,還被潛艇擊沉了。
就看見美國航母下餃子,不看美國家的面案板多大,是手工還是用餃子機。
-
5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首先你認為二戰時期航母很容易建造,那是你的錯覺,主力艦隊航母的建造難度也不低,像美國那種一星期下水一艘的是護航航母,也就是說用來打雜的,不是用來和對方硬碰硬的。而之所以現在航母的建造難度大其實是因為艦載機的原因。像二戰時期日本4萬噸級的載機量為70多架,而戰後美軍7萬多噸級和10萬多級的航母艦載機數量也是70多架,但是它們卻是天差地別。光是從重量上就可以看出。美軍在帶F-14的時候飛機重量就高達32噸,這噸位比二戰時期的美國路基B-17轟炸機還要重(29.7噸)。
所以要是在二戰時期的航母上起降路基轟炸機的難度可想而知,而美軍為報復日軍偷襲珍珠港決定轟炸日本本土,而2.5萬噸級的大黃蜂號航母也只能帶16架最大起飛重量在15.8噸的B-25中型轟炸機,還只是只管起飛不管降落,而且為了能從航母上起飛幾乎除了炸彈以外的重量能減的全減了。什麼裝甲、機槍什麼的能拆的全拆了才勉強起飛。所以艦載機重量是航母設計時最大的問題。畢竟航母就是靠飛機來發揮戰力的。
所以艦載機是航母建造難度高的根本問題。而降落什麼都還好說,而飛機的建造難度則在發動機(又回到了發動機的問題了)。像二戰時期的日本,由於沒有好的發動機,只能透過較輕機體材料、結構強度來獲取高效能,所以雖然零式的發動機只有950馬力,但是卻擁有超過500km/h的速度以及2200公里的最大航程,但是高空效能和防護也就放棄了。而美國的發動機最好的馬力能轟到2000,所以各方面效能那是應有具有。而目前我們自主研發的發動機在國際上還是低的,像FC-31兩臺發動機還沒人家F-35一臺發動機的推力大呢。
回覆列表
二戰造航母也不容易,不然也不會只有美國能大規模建造,畢竟美國本土沒有遭到襲擊,依靠強大的工業能力使勁造。至於日本,那些航母幾乎都是戰前開建的,戰時反倒沒幾艘服役,而且美國即便加班加點,那些航母也是大戰將近結束時才陸續服役。
現在的航母建造更困難,主要是電子裝置暴增,而且精密度爆表,實驗測試難得要死,自然更要耗時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