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堊紀1024
-
2 # 陽頂天yy
這幾天的商譽計提,套路有些新鮮,也很激烈。
這裡先補充一個背景知識,2019年初,財政部有關機構釋放出對商譽會計處理辦法調整專家們的最新提議,其中重點提及由“商譽減值測試”轉為“商譽攤銷”。商譽攤銷就是把高商譽的計提往後進行攤銷,這影響的是之後幾年的企業利潤。而相比商譽攤銷,一次性的商譽減值計提可以實現財務“洗澡”,輕裝上陣為企業以後的盈利提供條件。
說白了,就是利用商譽計提的機會,大幅度計提公司所有的潛在負面開支,做低股價,然後大股東可以以穩定股價為由丟擲增持計劃,再來一次精準的增持抄底……
假設,僅僅是假設,並不拿哪個公司為例,計提10-12億,然後拿出1-2億增持抄底,再把下一年的業績做漂亮了,造成業績劇增10-100倍,進一步推升股價,3年後公司股價暴漲了5-10倍,然後高位套現,質押,再次套現20-40億……
這樣一個來回,堪稱完美。3年內,公司啥事不用幹,就可以穩賺10-30億。多好的玩法啊!這就是現在很多公司熱衷於商譽計提的主因了。
此外,對於計提過的子公司孫公司,3年後還可以高溢價轉讓出去,再次爆賺10-20億。
所以商譽計提,也要辯證的看,多挖掘這類故意利用商譽計提玩套路的公司,未來也有機會是大牛股的。
-
3 # 使用者1077416946471
標的資產估值一百元,溢價一千元收購過來,掛帳商譽值為九百元,過後對收購標的資產經營未能達到預期目標,必須對九百元的商譽值減除掉,由此回到原標的資產值一百元。
-
4 # 解語科技
這兩篇文章連結是
https://www.toutiao.com/i6641104608296960526/
和https://www.toutiao.com/i6640798410871931405/
關於商譽的詳細分析,請大家參見上面兩篇文章。在這裡也簡要講解一下:
商譽是指能在未來期間為企業經營帶來超額利潤的潛在經濟價值,或一家企業預期的獲利能力超過可辨認資產正常獲利能力(如社會平均投資回報率)的資本化價值。商譽是企業整體價值的組成部分。在企業合併時,它是購買企業投資成本超過被並企業淨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簡單地說,如果上市公司在過去投資(收購)了其它公司,如果被收購公司賬面淨資產為1億,收購價為10億,則收購完成後,上市公司將新增10億元的商譽。
商譽一開始應該說是一個褒義詞。從16世紀中後期時就產生了,"商譽是企業經營活動中所取得的一切有利條件。商譽是導致超額盈利的一切因素"。然而,商譽並不是現實的利潤。一家公司對另一家公司進行溢價收購(淨資1億,花10億收購就是溢價9億),往往是因為被收購公司有著高速的發展和超額利潤,從而能在未來值回溢價。
-
5 # Niu902
商譽減值這事從財務管理角度來說也是企業的權力。但從社會影響來說,真的是連底褲都不要了,改革開放二十年,道德底線到哪兒去了?!
回覆列表
普及財報閱讀知識】 商譽減計 最近,商譽減計讓上市公司連環爆雷。我這裡科普一下什麼是商譽減計。
都知道A股熊長牛短的主因在於發行與退市機制的扭曲,讓大部分時間的總體估值偏高。新股的發行更是被人為控制節奏造成稀缺,一上市的新股價格就處於不合理的高位。只要是處於高位,只有靠慢慢地下跌來回歸正常了。山有多高,谷就有多深,無論以何種手段,都沒法改變市場規律。為支援虛高的股價,監管者曾默許甚至鼓勵過所謂的“以實充虛”方法,就是讓股價虛高的上市公司透過不斷併購資產提升盈利能力,從而把泡沫充實。其實這並不是什麼偉大的發明,上世紀末網際網路高科技泡沫高漲時期,許多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就用過這一招。結果情急之下,高價買回一大堆不值錢的資產,最終一地雞毛。
商譽減計是指對企業在合併中形成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後,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最近大批爆雷的上市公司的商譽減值主要由於之前的收購行為造成。 商譽作為企業的一項資產,是指企業獲取正常盈利水平以上收益(即超額收益)的一種能力,是企業未來實現的超額收益的現值,具體表現為在企業合併中購買企業支付的買價超過被購買企業淨資產公允價值的部分。
資產減值是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所形成的價值的減少,資產減值意味著現時資產預計給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比原來入賬時所預計的要低。當資產發生減值時,按照謹慎性原則的要求,應該按降低後的資產價值記賬,以釋放風險,因此會計上對資產減值進行確認和計量的實質就是對資產價值的再確認、再計量。
對於商譽而言,往往面臨著可能發生減值的問題,經常需要對商譽的價值進行再確認、再計量。需要說明的是,對於包括商譽在內的資產減值的會計確認和計量問題,並不是基於傳統會計中對實際發生的交易的確認和計量,而是更多地立足於眼前,著眼於未來,只要造成資產價值減少的跡象已經存在,只要資產價值的減損能夠予以可靠的計量,只要對於決策具有相關性,就應當確認該資產價值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