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骨科醫生路遙
-
2 # 倍馭老餘
骨關節炎是終身性疾病,中外醫學指南都建議患者加強肌肉力量的鍛鍊,問題在於,這種鍛鍊是個性化的,專業性比較強的,患者並不具備相關的醫學知識,盲目鍛鍊反而有可能引發問題。正確的方法是去醫院康復科尋求物理治療師的幫助,他們擅長運動康復,可以幫忙患者採用正確的,個性化的鍛鍊方法,延緩骨關節炎的進一步惡化。
-
3 # 懷賢健康
骨關節炎病情緩解後需要適當的鍛鍊,透過增加肌肉力量達到穩定關節的目的,同時也可以增加關節活動度,延緩疾病的發展。但適當的鍛鍊並不是任何運動都可以,骨關節炎患者鍛鍊主要是減少骨骼的負擔,最好不要將爬樓梯作為鍛鍊的方式。下面為您具體介紹骨關節炎不能透過爬樓梯鍛鍊身體的原因以及可以選擇的鍛鍊方式。
骨關節炎不能透過爬樓梯鍛鍊身體的原因因為上下樓梯單條腿站立,承載的是整個體重,尤其是膝關節處於屈曲位,一條彎曲的腿承擔整個體量。除了膝關節承重巨大,髖關節在上下樓時也承受著重壓。此時,關節又處於一個最不穩定的狀態,肌肉、韌帶及軟骨受力不均,可導致對軟骨的破壞加劇。所以最好不要將爬樓梯作為鍛鍊的方式。
骨關節炎可以選擇以下幾種運動方式對於脊柱關節炎來說可以前後、左右的運動,比如低頭仰頭、轉動脖子,前身後仰,左右側彎等,增加關節的運動範圍,對於膝關節、髖關節骨性關節炎,應該選擇的費負重的運動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游泳:人在水中時,由於身體的浮力的因素,對全身關節的壓力減少,能在低負重的情況下鍛鍊關節和肌肉,同時能夠提高肌肉的力量和協調性,是骨關節炎患者比較理想的運動方式,這項活動可每天進行,每次遊程不要過長,不要使身體過度勞累。
2、慢跑:慢跑是骨關節炎患者一種方便簡單的運動方法,既不需要經濟投入,鍛鍊起來也很方便。慢跑比散步的運動強度大,所以能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較好的鍛鍊效果。
3、騎腳踏車:腳踏車能夠鍛鍊心臟功能,增強腿部肌肉,可使肌肉運動協調和肌力增強,有助於骨關節炎患者減輕關節症狀,對增強關節耐力及關節的穩定性有很大的意義。騎車是骨關節炎患者一種不錯的運動。
4、散步:對中老年人來說,是一項隨時隨地都可進行的活動。平時出行如果路程不遠,時間充裕,以步當車,及時到達目的地,也是鍛鍊的好時機。步行速度不需過快,每天走1-2次,每次20-30分鐘。
5、腿部肌肉力量的鍛鍊:對膝關節炎和髖關節炎病人很有幫助。平時在家中看電視時可以這樣做運動:坐在椅子上,腿伸直和地面成30度角度,腳尖繃直保持10秒,然後腳尖翹起,也保持10秒,使小腿肌肉有緊張感,然後放下腿,放鬆。這樣腳尖交替繃直、翹起、放鬆,就會鍛鍊腿部肌肉。每天上下午各做15分鐘,堅持鍛鍊,改善關節的穩定性。
回覆列表
骨關節炎,也就是骨性關節炎,是我們年紀大了幾乎都會得的一種「關節老化」性疾病。最常見的就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更最常見於中老年女性患者。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是階梯型的,但不管是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鍛鍊】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回到題主的問題:(膝關節)骨關節炎能透過爬樓梯鍛鍊身體麼?
答案非常明確:
1、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不能用爬樓梯來鍛鍊身體。不僅不能爬樓梯,應該避免爬山等任何攀爬運動。
膝關節除了大腿和小腿之間形成關節以外,髕骨(膝蓋骨)和股骨(大腿骨)之間也會形成髕-股關節,咱們平時經常聽到的【髕骨軟化】實際上就是指這裡除了問題。而爬樓梯爬山這類運動,會明顯增加包括髕股關節在內的整個膝關節的壓力。
對於年輕人來說,腿部肌肉力量強大,膝關節較為穩定。而膝關節內部的各種半月板、軟骨、滑膜等結構功能都較為正常。這時候,爬山爬樓這種運動雖然增加了膝關節內部的壓力和摩擦,但是可以及時的恢復,只要不是急性扭傷,一般不會造成不可逆損傷。
但是中老年人就不一樣了,隨著年齡的增大,體重增加的同時腿部肌肉力量下降,使得膝關節本身就不穩定,容易出現向其他方向的異常運動和磨損。而與此同時,中老年人膝關節內部各種防禦性穩定型結構的功能又因為老化出現了問題,使得他們的膝蓋更容易被一些看似簡單的運動磨損,使得本來可逆的損傷變成不可逆,從而誘發或加重炎症反應,加速了關節的磨損和退化。
所以,對於骨性關節炎的患者,骨科醫生都會反覆叮囑,一定要避免爬樓梯爬山這類運動,因為後者會加速膝關節的退變,加重骨性關節炎病情。
2、不能爬樓爬山,那應該怎麼鍛鍊?對於中老年人,針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鍛鍊主要是為了增加大腿肌肉力量。較為安全的運動除了游泳以外,就是靠牆靜蹲。具體方法我之前的額悟空問答中有詳細介紹,網上也會有很多教程。其實也很簡單,如下圖所示,以不引起疼痛為基礎,儘可能多的保持靠牆蹲的時間即可,重在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