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曹老師xixi
-
2 # 安西都護府
1、咸豐過早去世,子嗣稀少,只有載淳這一個幼小的兒子,客觀上為慈禧專權創造了客觀條件。
2、咸豐臨終時安排兩宮太后和顧命八大臣輔佐朝政,我認為咸豐此時並沒有太考慮到這兩撥人之間的鬥爭,而是一直在顧忌恭親王奕訢。恭王年富力強,當年又和咸豐爭過儲位,咸豐提升後宮權力,為慈禧專權的合法性提供了保障。
3、慈禧聯合恭王發動政變後,幹掉了八大臣,但這時候實際權力是不如恭王的。恭王是議政王,軍機處老大,還負責管理宗室。在慈禧執政初期,且載淳未親政時,慈禧較為低調。但載淳親政後,慈禧可以透過載淳來實施自己的政治目標。慈禧和載淳在限制恭王系人馬這件事上,利益是一致的。
4、慈禧客觀上重用漢臣,如曾,李,左,張,用漢臣制約宗室。而漢臣實操的洋務運動,客觀上養起來了一批集政、軍、商、學為一體的力量,這使得慈禧在朝廷中的威望越來越大。早期有四大名臣,後期有袁世凱。
5、慈禧真正攫取全部權力是兩件事之後——第一是慈安去世,宗法上再無人可制約她;第二是甲申易樞,透過提升醇王代替恭王人馬,而醇王系人馬從能力上而言,較恭王人馬為差,相應也更加聽話。
6、慈禧也不是一直具有絕對權威。庚子國變向全世界宣戰,後來倉皇西逃,嚴重損傷了執政威望,封疆大吏們搞“東南互保”,她也絲毫沒有辦法。
總之,慈禧是一個富有權謀,天資聰穎,心狠手辣的典型中國女政客。但因其胸懷眼界過小,文化程度較低,也因中國恰逢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慈禧比之前輩——如呂雉,武則天,孝莊等,還是要差了一些,但不應把慈禧惡魔化和臉譜化。當年就算換一個男皇帝上,也未必比慈禧做的更好。
-
3 # 伊麗莎白女王她老舅
個人覺得,慈禧太后能夠權傾朝野,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為當時清廷傳統勢力很嚴重,我個人認為慈禧並不算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頑固派。她算是頑固派當中的改革派。其實清朝的衰敗,落後是明清兩朝的“病情”嚴重所致。慈禧太后拉攏朝廷中的守舊派和維新派,在他們中間左右搖擺,所以慈禧才成了兩派都能接受的領導,妥協的產物!
回覆列表
說明慈禧確實水平高。如果仔細的瞭解過慈禧經理的人,就會知道慈禧確實有過人之處。下面就用大家熟悉的“慈禧”來代表她的名字。
首先就是後宮爭寵,慈禧剛被選入宮中,因為姓氏原因並不受咸豐待見,但據說慈禧年輕的時候確實有所姿色(不過我看慈禧的中老年相片,怎麼也聯想不到年輕的慈禧能與漂亮有關,也許那時候審美不同吧),咸豐皇帝是清朝皇帝中比較好色的,因此必然咸豐還是經受不了美色的誘惑,但光有姿色也很難脫穎而出,這關鍵在於慈禧不光漂亮,還是精通漢滿蒙語,尤其寫得一手好字,在後宮絕對屬於絕無僅有,連皇后慈安都自愧不如,而恰好鹹豐皇帝又是清朝皇帝中較為懶政的皇帝,當他發現慈禧精通語言之後,自己就不看奏摺了,讓慈禧讀自己批,後來乾脆連批都懶得寫,自己讀讓慈禧寫,無形中慈禧的政治能力卻來越強。不久慈禧就晉級被封為嬪,俗稱懿嬪。
然後就是母以子貴,在後宮之中,所有妃嬪都知道誰最先能為咸豐皇帝誕下龍子,誰就能一步登天,咸豐皇帝身體不好,一直未有嬪妃懷孕,慈禧屬於早熟聰明的,吃了不少有利於懷孕的食品,經常誘惑咸豐,不久慈禧誕下了咸豐第一個兒子,也是唯一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咸豐皇帝大喜,視慈禧母子為珍寶,慈禧一躍被封為貴妃,後咸豐駕崩後,就有了與皇后慈安平起平坐的資格,俗稱兩宮皇太后。
再後就是政變奪權,咸豐去世前精心安排了一切後世,咸豐擔心重蹈親王多爾袞專權,沒有託孤六弟奕訢,咸豐擔心重蹈重臣鰲拜專權,設定了多達八位輔政大臣,但千算萬算,沒有算到慈禧本事那麼大。早在咸豐在熱河的時候,肅順就已經為咸豐去世後的安排做了充分準備,阻止咸豐回京城,隔斷恭親王奕訢與咸豐的聯絡,並勸咸豐按照漢武帝“留子殺母”的故事賜死同治生母慈禧,慈禧確實有本事,慈禧在得知這個事情後,裝作無事,在咸豐面前裝作楚楚可憐,最終沒有讓肅順的陰謀得逞。在咸豐去世後,慈禧不斷對肅順讓步,讓肅順對慈禧掉以輕心,自己秘密的聯絡恭親王奕訢,後以小皇帝太小為由,將護送靈柩回京的隊伍分為兩隊,故意分開肅順等八大臣,並在北京,安排多名大臣有意製造輿論,拉攏郎勝保和僧格林沁,為兩宮太后的“垂簾聽政”打好基礎。最終在恭親王奕訢的配合下,處死了肅順、載垣和端華,其餘五人也被革職。
這個時候慈禧才26歲,想想都可怕,這樣一個女人年紀輕輕,在對抗八位權臣的過程中完全勝利,將親王奕訢、奕譞玩弄手中,並能得到文祥、勝保、僧格林沁的支援,難怪能控制清朝半個世紀沒有崩潰。
隨後不斷的打擊權臣奕訢,隨著慈安皇太后某明奇妙的病逝,慈禧最後的阻礙奕訢也在中法戰爭中被慈禧一擼到底,從此慈禧不僅大權在握,並且成為了清王朝名副其實的衛冕之王。
看了這個女人的經歷,就知道為什麼愛新覺羅那麼多王爺對慈禧馬首是瞻,曾國藩李鴻章軍權在握但事事謹慎,光緒為什麼無論如何都不敢正面對抗慈禧,袁世凱誰都不怕就怕慈禧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