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培根教育唐啟剛
-
2 # 2021健康順遂
首先告訴孩子他所說的話是不文明的不好聽的,大家聽了都不會喜歡。然後處於語言敏感期的孩子可能一下子改不掉而繼續說這個髒話,那就用斯金納的負強化理論,當孩子再說的時候不去理會他,孩子的行為得不到迴應自己感覺沒意思就自然不再說了。但是如果還再說的話那就去問他的老師,班級哪個同學還在說髒話,讓老師教育那個同學要文明用語。畢竟孩子就是在環境的影響下長成的。
-
3 # 歡樂巴巴
孩子說髒話,是從三到五歲階段必然會經歷“詛咒敏感期”的一種現象。
由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詞彙量激增,他們會逐漸發現有些話說出來是有“力量”的,有些詞會引起父母的強烈反應,於是就不斷地模仿、觀察和使用,不斷用髒話和詛咒吸引父母的關注和迴應。
遇到這種情況,以暴治暴、打罵教育不但不起作用,反而會負面強化的。那該怎麼辦呢?歡樂爸實踐總結出兩句話, “冷熱結合,正反引導”,四招度過“詛咒敏感期”:
1.冷處理。孩子在說髒話或者詛咒時候,其實孩子自己也不知道其中的真正的含義。他們認為只要這句話說出來之後,能夠讓父母和親人產生強烈的反應以及情緒的波動,那就有效果,為吸引關注就會反覆使用。所以,家長只當作沒聽見,不要負面強化,輕描淡寫的沒有強烈的反應,就會讓孩子覺得一拳打到了棉花上,讓他們感受不到這些詞語帶回來的反彈的力量,久而久之就會覺得沒有什麼意思了。
2. 熱感化。就是採取情感的換位思考和移情效應,讓孩子們明白對方的感受。當孩子平靜下來時,對他們說“你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媽媽會感覺到難過和傷心的,你還說不說這樣的話啊?”。 “揪寵物尾巴,它也會疼的。想想你打針的時候疼不疼,你還揪不揪啊?”等等。當孩子理解了這些語言和行為是不好的時候,會逐漸減少直至和停止這種行為的。
3.正面誇。“詛咒敏感期”恰好也是教育孩子們控制情緒的最佳時期。當孩子平時使用禮貌用語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地誇獎;平時多給孩子讀一些情緒控制的繪本,透過正面引導促進良好的行為養成。因為孩子善於模仿,所以最重要的是家長要注意行行,言傳身教,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說髒話,也不要把“累死啦,熱死啦”等口頭禪掛嘴上,為孩子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4.反面放。啥叫反面放呢?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無疑是頑皮的,對於“屎尿屁”等這種“粗俗”的語言有特殊的偏好。其實在適當的場合裡,何妨反面放一放手?讓孩子們肆無忌憚地去說“屁”、“粑粑”、“屁股”這些詞,讓他們說個痛快,笑個過癮,爸爸媽媽也可以和他們一起搞怪和開玩笑,讓孩子感到被接納和尊重。家長們透過“冷熱結合,正反引導”,這樣就能幫助寶貝們把敏感期順利地度過了。
回覆列表
首先,確定“髒話”是在“幼兒園”學的?
孩子就像海綿,汲取身邊的資訊“短平快”,況且,孩子嘴裡蹦出來的語言,包括所謂的“髒話”,是需要“沉澱期”的,也就是說,孩子的語言表達,不是“現學現用”,特別是一些“精言妙語”,是需要時間來儲備,遇到適合的“語境”,孩子自然會脫口而出。
所以,先梳理好孩子的生活環境,再來了解孩子小嘴裡說出來的話,包括“髒話”。
孩子說“髒話”不可怕,因為孩子不是很清出這話是“髒”,還是“乾淨”,正所謂“童言無忌”,當然,及時發現,及時糾正也是有必要的。
我們首先要淨化孩子生活的環境,比如儘量杜絕電視、電影、網路影片,不帶孩子到一些成人的場所,比如飯局、KTV、麻將館等。更重要的是,家長要“謹言”,包括父母、叔伯、祖父輩等。
至於幼兒園,我相信老師應該不會汙言穢語,也可能是身邊小朋友的一兩句“髒話”,讓小孩子撿到,如果確證是幼兒園老師,那可以考慮轉園,且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