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人們主要把拿破倫看成是天才的統帥,他用軍隊使法國獲得了空前絕後的強大。他開始征戰歐洲各國,在頂峰時期,幾乎控制了整個歐洲。沒有什麼也沒有誰能夠阻擋他前進。當他1806年徹底摧毀了普魯士軍隊,從而使持續千年的“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的歷史宣告終結時,普魯士的路易絲王后這樣描寫了這位法國皇帝:“他談到好事和好人時,並不真誠。他的思想和他的野心只是為了維護一己私利。人們可以欽佩他,但不能愛他。他被幸運矇蔽了眼睛,以為一切都可以實現。但他不懂得節制,凡是沒有節制的人,都 將失去平衡而跌倒在地。”
普魯士王后說得很對,因為像所有沒有節制的征服者一樣,拿破倫也經歷了他的滑鐵盧 — 這已經成為紀念他最終失敗的一句成語。而這個終結卻是從他1812年遠征俄國開始的。為遠征俄國,他集結了六十萬大軍,有這支歷史上最大的軍隊,全世界都預計他會很快就取得勝利。但結果卻完全相反。俄國的軍隊迴避每一場戰鬥,一再把部隊撤回到腹地。到了9月,拿破倫的“大軍”逼近了幾乎是一座空城的莫斯科。幾天之後,俄國軍隊放火燒燬了整個城市。拿破倫知道,沒有足夠的住處和足夠的給養,他的軍隊是無法度過俄國的冬天的。他向沙皇提出停戰建議 — 但卻沒有得到迴應。他沒有辦法,只好命令撤退。然而,撤退對他的“大軍”來說,卻是一場災難。每天都有數千士兵死於飢餓、疲勞和俄軍的反擊。最後只剩下5000人返回了家鄉。
一向以戰無不勝著稱的拿破倫還是被打敗了,這大大鼓舞了他的敵人,促使他們聯合了起來。普魯士、奧地利、俄國、英國和瑞典,一起向法國宣戰。從1813年10月16至19日,在萊比錫附近進行了著名的“民族大會戰”。拿破倫新組建的軍隊無法同盟軍抗衡,遭到了第二次慘敗。1814年,聯軍進入巴黎,拿破倫必須退位,並被放逐到了厄爾巴島。一年之後,他又捲土重來,再次回到巴黎,推翻新立的國王,接管了政權。他再次建立一支軍隊,但卻於1815年在滑鐵盧附近被普魯士和英國軍隊徹底擊潰。作為英國政府的俘虜,拿破倫最終於1821年5月5日死在大西洋上的聖赫勒拿島上。
拿破倫皇帝的統治只持續了十年的時間,然後,他的大帝國就像紙牌搭成的房子傾倒了。他為後世留下來的,不是他作為統帥的各種戰績,而是作為政府首腦所做的各種改革。其中特別是1804年頒佈的《民法典》,革命的很多重大要求都在其中得以實現:對所有法華人實行統一的法律;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個人自由;取消等級制度;進入公共職務只根據業績而不根據出身;經營自由;擇業自由;財產佔有權;宗教自由和實行民事婚姻。《民法典》成了歐洲及世界各國民法的榜樣。
同樣,行政改革也使拿破倫受到很多讚譽。法國被分為九十八個行政區,它們不是獨立的,而是接受巴黎的指示。同樣受中央控制的,是國家統一監督下的教育制度,全國施行統一的教學計劃 — 直至今日,法國學校的畢業標準,在全國各地仍然是統一的。
拿破倫在德國取得軍事勝利後,也進行了改革。例如教會管理區域的世俗化,即把管理權交給世俗的諸侯;原有的112個帝國主教區,從政治地圖上消失。此外,350個帝國騎士轄區和很多帝國城市不再是獨立王國,而是置於諸侯的管轄之下。由上百個小邦和最小的領地組成的支離破碎的帝國時代結束了;一個更強大更有生存能力的中等國家從而誕生。在這場“政區清理”中,主要贏家是巴登、伏滕堡和巴伐利亞,它們的版圖明顯擴大。市民的公共生活方式也根據新的法國法律進行了重組和規範。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儘管市民被剝奪了政治決定權,因為在德國還沒有一個被人民選舉出來的議會。
普魯士和奧地利也未能擺脫法國思想的影響,同樣陷入了改革的壓力之中。“為防止爆發革命,我們必須改革。必須去幫助那些在上帝保護下的人們。”一個普魯士官吏這樣描寫當時的形勢。馮·施泰因和馮·哈登貝格兩位男爵著手起草改革方案,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是依照法國的模式。中學和大學的教育改革,主要貫徹了著名學者威廉·馮·洪堡的思想。直至今日,德國的大學教育仍然貫穿著洪堡的精神。改革的總體設想,是使普魯士的臣民變成獨立思考的公民,能夠帶著責任感參與國家的工作 — 或許在什麼時候,也能有一個與國王處於平等地位的人民代表機構出現。
在另一個領域,拿破倫也是一個大變革者 — 當然不是出於他的情願:在被法國佔領的不獨立的國家裡一再發生反抗運動;拿破倫為了戰爭,越來越關注金錢和士兵,他的這個慾望越明顯,反抗也就越強烈。特別是在德國,這種反抗已經成為反拿破倫的民族運動。如果說這個國家的詩人和哲人早已把自己看成是一個“文化民族”的一份子,那麼現在他們就也想成為一個“國家民族”。哲學家約翰·戈特利布·菲希特在《向德意志民族的演說》中,要求他的同胞“塑造自己的品質”,重新成為德意志人。“讓我們不僅在我們的身軀而且在我們的精神面前躬身禮拜,成為它們的俘虜。”這種維護民族特徵的願望,也是導致“解放戰爭”爆發的原因之一,這場戰爭導致了法國在歐洲霸權的結束。德華人日益增長的、有時是過於強烈的民族自覺性,也在這裡有它的歷史淵源。
迄今為止,人們主要把拿破倫看成是天才的統帥,他用軍隊使法國獲得了空前絕後的強大。他開始征戰歐洲各國,在頂峰時期,幾乎控制了整個歐洲。沒有什麼也沒有誰能夠阻擋他前進。當他1806年徹底摧毀了普魯士軍隊,從而使持續千年的“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的歷史宣告終結時,普魯士的路易絲王后這樣描寫了這位法國皇帝:“他談到好事和好人時,並不真誠。他的思想和他的野心只是為了維護一己私利。人們可以欽佩他,但不能愛他。他被幸運矇蔽了眼睛,以為一切都可以實現。但他不懂得節制,凡是沒有節制的人,都 將失去平衡而跌倒在地。”
普魯士王后說得很對,因為像所有沒有節制的征服者一樣,拿破倫也經歷了他的滑鐵盧 — 這已經成為紀念他最終失敗的一句成語。而這個終結卻是從他1812年遠征俄國開始的。為遠征俄國,他集結了六十萬大軍,有這支歷史上最大的軍隊,全世界都預計他會很快就取得勝利。但結果卻完全相反。俄國的軍隊迴避每一場戰鬥,一再把部隊撤回到腹地。到了9月,拿破倫的“大軍”逼近了幾乎是一座空城的莫斯科。幾天之後,俄國軍隊放火燒燬了整個城市。拿破倫知道,沒有足夠的住處和足夠的給養,他的軍隊是無法度過俄國的冬天的。他向沙皇提出停戰建議 — 但卻沒有得到迴應。他沒有辦法,只好命令撤退。然而,撤退對他的“大軍”來說,卻是一場災難。每天都有數千士兵死於飢餓、疲勞和俄軍的反擊。最後只剩下5000人返回了家鄉。
一向以戰無不勝著稱的拿破倫還是被打敗了,這大大鼓舞了他的敵人,促使他們聯合了起來。普魯士、奧地利、俄國、英國和瑞典,一起向法國宣戰。從1813年10月16至19日,在萊比錫附近進行了著名的“民族大會戰”。拿破倫新組建的軍隊無法同盟軍抗衡,遭到了第二次慘敗。1814年,聯軍進入巴黎,拿破倫必須退位,並被放逐到了厄爾巴島。一年之後,他又捲土重來,再次回到巴黎,推翻新立的國王,接管了政權。他再次建立一支軍隊,但卻於1815年在滑鐵盧附近被普魯士和英國軍隊徹底擊潰。作為英國政府的俘虜,拿破倫最終於1821年5月5日死在大西洋上的聖赫勒拿島上。
拿破倫皇帝的統治只持續了十年的時間,然後,他的大帝國就像紙牌搭成的房子傾倒了。他為後世留下來的,不是他作為統帥的各種戰績,而是作為政府首腦所做的各種改革。其中特別是1804年頒佈的《民法典》,革命的很多重大要求都在其中得以實現:對所有法華人實行統一的法律;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個人自由;取消等級制度;進入公共職務只根據業績而不根據出身;經營自由;擇業自由;財產佔有權;宗教自由和實行民事婚姻。《民法典》成了歐洲及世界各國民法的榜樣。
同樣,行政改革也使拿破倫受到很多讚譽。法國被分為九十八個行政區,它們不是獨立的,而是接受巴黎的指示。同樣受中央控制的,是國家統一監督下的教育制度,全國施行統一的教學計劃 — 直至今日,法國學校的畢業標準,在全國各地仍然是統一的。
拿破倫在德國取得軍事勝利後,也進行了改革。例如教會管理區域的世俗化,即把管理權交給世俗的諸侯;原有的112個帝國主教區,從政治地圖上消失。此外,350個帝國騎士轄區和很多帝國城市不再是獨立王國,而是置於諸侯的管轄之下。由上百個小邦和最小的領地組成的支離破碎的帝國時代結束了;一個更強大更有生存能力的中等國家從而誕生。在這場“政區清理”中,主要贏家是巴登、伏滕堡和巴伐利亞,它們的版圖明顯擴大。市民的公共生活方式也根據新的法國法律進行了重組和規範。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儘管市民被剝奪了政治決定權,因為在德國還沒有一個被人民選舉出來的議會。
普魯士和奧地利也未能擺脫法國思想的影響,同樣陷入了改革的壓力之中。“為防止爆發革命,我們必須改革。必須去幫助那些在上帝保護下的人們。”一個普魯士官吏這樣描寫當時的形勢。馮·施泰因和馮·哈登貝格兩位男爵著手起草改革方案,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是依照法國的模式。中學和大學的教育改革,主要貫徹了著名學者威廉·馮·洪堡的思想。直至今日,德國的大學教育仍然貫穿著洪堡的精神。改革的總體設想,是使普魯士的臣民變成獨立思考的公民,能夠帶著責任感參與國家的工作 — 或許在什麼時候,也能有一個與國王處於平等地位的人民代表機構出現。
在另一個領域,拿破倫也是一個大變革者 — 當然不是出於他的情願:在被法國佔領的不獨立的國家裡一再發生反抗運動;拿破倫為了戰爭,越來越關注金錢和士兵,他的這個慾望越明顯,反抗也就越強烈。特別是在德國,這種反抗已經成為反拿破倫的民族運動。如果說這個國家的詩人和哲人早已把自己看成是一個“文化民族”的一份子,那麼現在他們就也想成為一個“國家民族”。哲學家約翰·戈特利布·菲希特在《向德意志民族的演說》中,要求他的同胞“塑造自己的品質”,重新成為德意志人。“讓我們不僅在我們的身軀而且在我們的精神面前躬身禮拜,成為它們的俘虜。”這種維護民族特徵的願望,也是導致“解放戰爭”爆發的原因之一,這場戰爭導致了法國在歐洲霸權的結束。德華人日益增長的、有時是過於強烈的民族自覺性,也在這裡有它的歷史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