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螺紋時產生廢品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一、螺紋亂牙:
產生原因:1、底孔直徑太小,絲錐不易切入,孔口亂牙;
2、攻二錐時沒旋入切出的螺紋;
3、螺紋歪斜過多,而用絲錐強行錯正;
4、韌紋材料未加冷卻潤滑液或切屑未斷碎強行攻削,把已切削出的螺紋拉壞;
5、絲錐刃口已鈍。
防止方法:1、根據工件材料,選擇合理的底孔直徑;
2、先用手將二錐旋入螺孔,再用絞手攻入;
3、開始攻時,兩手用力要均衡,並多檢查絲維與工件表面的垂直性;
4、韌性材料加冷卻潤滑液,多倒轉絲錐使切屑斷碎;
5、用油石或砂輪修磨絲錐前刀。
二、螺孔偏斜
產生原因:1、絲錐與工件平面不垂直;
2、攻削時兩手用力不均衡。
防止方法:1、開始切入時絲錐要與工件平面垂直,以後要多檢查校正;
2、要始終保持兩手用力均衡。
三、螺紋高度不夠
產生原因:底孔直徑過大。
防止方法:根據材料正確選擇孔直徑。
套螺紋時產生廢品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產生原因:1、塑性材料沒有用冷卻潤滑液,螺紋被破壞;
2、套絲時沒有反轉割斷切屑堵塞,咬壞螺紋;
3、圓桿直徑太大;
4、板牙歪斜太多而強行借正。
防止方法:1、根據材料選用冷卻潤滑液;
2、應經常反轉,使切屑斷碎,及時排屑;
3、根據材料性質正確選擇圓桿直徑;
4、要多檢查和校正。
產生原因:1、圓杆倒角歪斜,開始起削時就歪斜,使螺桿一邊淺一邊深;
2、兩手用力不均勻,使牙歪斜。
防止方法:1、倒角要四周均勻;
2、起削要正,兩手用力要均衡。
三、螺紋太瘦
產生原因:1、扳手擺動太大,或由於偏斜多次借正,切削邊多使螺紋中徑小了;
2、起削後仍使用壓力扳動。
防止方法:1、要擺穩板牙,用力均衡;
2、起削後去除壓力,只用旋轉力。
四、螺紋太淺:
產生原因:圓桿直徑過小。
防止方法:根據材料正確選擇或計算直徑。
我個人建議在加工螺紋時,應該使用螺紋塞規和螺紋環規,確保通規通、止規止,這是保證螺紋質量最有效的方法。
攻螺紋時產生廢品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一、螺紋亂牙:
產生原因:1、底孔直徑太小,絲錐不易切入,孔口亂牙;
2、攻二錐時沒旋入切出的螺紋;
3、螺紋歪斜過多,而用絲錐強行錯正;
4、韌紋材料未加冷卻潤滑液或切屑未斷碎強行攻削,把已切削出的螺紋拉壞;
5、絲錐刃口已鈍。
防止方法:1、根據工件材料,選擇合理的底孔直徑;
2、先用手將二錐旋入螺孔,再用絞手攻入;
3、開始攻時,兩手用力要均衡,並多檢查絲維與工件表面的垂直性;
4、韌性材料加冷卻潤滑液,多倒轉絲錐使切屑斷碎;
5、用油石或砂輪修磨絲錐前刀。
二、螺孔偏斜
產生原因:1、絲錐與工件平面不垂直;
2、攻削時兩手用力不均衡。
防止方法:1、開始切入時絲錐要與工件平面垂直,以後要多檢查校正;
2、要始終保持兩手用力均衡。
三、螺紋高度不夠
產生原因:底孔直徑過大。
防止方法:根據材料正確選擇孔直徑。
套螺紋時產生廢品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一、螺紋亂牙:
產生原因:1、塑性材料沒有用冷卻潤滑液,螺紋被破壞;
2、套絲時沒有反轉割斷切屑堵塞,咬壞螺紋;
3、圓桿直徑太大;
4、板牙歪斜太多而強行借正。
防止方法:1、根據材料選用冷卻潤滑液;
2、應經常反轉,使切屑斷碎,及時排屑;
3、根據材料性質正確選擇圓桿直徑;
4、要多檢查和校正。
二、螺孔偏斜
產生原因:1、圓杆倒角歪斜,開始起削時就歪斜,使螺桿一邊淺一邊深;
2、兩手用力不均勻,使牙歪斜。
防止方法:1、倒角要四周均勻;
2、起削要正,兩手用力要均衡。
三、螺紋太瘦
產生原因:1、扳手擺動太大,或由於偏斜多次借正,切削邊多使螺紋中徑小了;
2、起削後仍使用壓力扳動。
防止方法:1、要擺穩板牙,用力均衡;
2、起削後去除壓力,只用旋轉力。
四、螺紋太淺:
產生原因:圓桿直徑過小。
防止方法:根據材料正確選擇或計算直徑。
我個人建議在加工螺紋時,應該使用螺紋塞規和螺紋環規,確保通規通、止規止,這是保證螺紋質量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