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豆漿油條694
-
2 # 過林虎67843125
這個答案必須要以成功的定性去分析,按著老子成功的定義人只有活著才是成功,活的越久越成功。人怎樣才能活的久?老子這樣說的:“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如果人生能夠放下慾望,其道路雖不敢說一片坦途,但也是不會艱險的。
-
3 # 正心正舉
失敗的嘗試都是不值得的嗎?
當你在逗一個正在哭鬧的小孩時,你給他娃娃,他扔掉;你給他玩具消防車,他哭著砸了;你給他奶喝,他會給你都吐出來……你束手無策,甚至拿起手機想要百度如何帶小孩時,小孩突然嚷著要你手上的東西。給他手機,他竟然就著啃了起來,不哭不鬧了,還樂了。
在職場上,你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可惜它不夠穩定。找了穩定的飯碗之後,又發現沒了自由。選擇創業吧,壓力又太大。於是,你換了幾份工作仍不盡人意。終於,你在一次又一次的摸索之後,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你不再為自己一步一步規劃人生,你再也不為市面上有了哪些職位而緊張,你在沉靜之後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道路。
如何用思維力啟迪多元思維?其實每一次的失敗都是一個排除,對於小孩,你在一次又一次不氣餒的嘗試後起碼知道了在他既不餓又不尿褲子的前提下,他喜歡玩大人的“玩具”。
而在職場上你一次又一次的嘗試試都不是無效的,恰是排除錯誤,更接近於自己的內心,更懂得自己的所求。
這在思維力練習中稱作:“假設思考”。它與一般方法論不同的是,一般的方法論是從問題出發,得到結論;而假設思考是從結果出發,逐步推測,得到解決方法。
或許你又會質疑現實生活中哪有那麼多讓人一個又一個的排除機會?
是的,我們在習得方法之外總會覺得力不從心,因為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法論。
方法論可以快速地給予我們解決之道,但我們很快又會發現自我的整體提升是一項長期的工作。
很多時候我們的工作不如人意,是因為我們自己用力用心不足,而我們所說的用心用力並非指一件事情上,而是自己整體水平的亟待提升。
如果就一件事情的失敗而言,我們很容易歸咎於他人,但如果長遠來看,我們的工作不足的實質在於沒有與自己的真實願望達成一致。
方法論之上的是什麼?中國古人好講道術,這是一種上層智慧。
那麼,追求成功的方法之上,我們如何樹立大局觀?
孔子有一次對他的弟子曾參說,我的做人原則就是——始終如一。曾參答應著出去,門人皆問,曾參回答說,夫子的方法不過是忠恕二字。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篇》)
“一以貫之”是指一個人尊崇內心,有一個固定的堅守,無論外在如何變化,或者要求如何嚴苛,仍然能始終如一地堅持自己的原則。
一個人的成功之道,其實也不在於某一次的創業成功、所謂的婚姻美滿、子孫滿堂,或者大富大貴,而是能夠根據自己最真實的需要面對或是慘淡或是苦難的人生。
一個富足精彩的人生,絕不是一次的成功或失敗能夠定義的,一個人“一以貫之”或許並不能達到俗世標準的完滿人生,但是他不得不如此。這就是忠恕之道,“忠”即是忠於自己,“恕”即是由己推人。
從小立志,抑或立長志之後的始終如一,可以變通方法,不變的是自己的初衷,這或許是成功的唯一路徑。
徐弘祖從小就有不同於人的志向,當老師問到他日後的志向,他回答道:“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意思是志在四方,浪跡天涯。
於是,過了22歲,他在飽讀了各種地理歷史書籍之後就真的遠遊他鄉了。透過他的實地考察,確認了許多河流的源流,比如他論證了長江的源頭應該是金沙江,而非經書中所說的“岷江導江”的岷江。他邊考察邊記錄,傾盡畢生之力完成二百多萬字的遊記。這個人就是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這本遊記就是《徐霞客遊記》,其事蹟與著作在今天社會仍然影響巨大。
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中將其作為全卷書的壓軸人物,他認為有一種生活方式是足以藐視所有王侯將相的:“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從徐霞客身上我們看到,成功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百年功名,可以是金玉滿堂,也可以是權傾天下,但是隻有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成功,那就是忠於自己的真實願望,活出自我的人生。
回覆列表
毫無疑問,成功的道路肯定是艱辛,佈滿荊棘的。有些人可能會說,一些家庭條件好的人成功肯定是非常容易的,我們不能否認這一類人成功可能會要容易一些,但我們更應該看到別人的努力,這一類人其實通常比家境一般的人更努力,更願意去思考問題,生活中很多人其實是存在惰性心理的,但她們通常面對問題更願意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