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長孫家族中最厲害的人莫過於長孫無忌了,許多熟悉唐朝歷史的人都不會對這個人陌生,在人才濟濟的唐初,為何長孫無忌會被列為凌煙閣第一功臣呢?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還得從那件事說起。
長孫無忌少年時父親去世,只好寄生在舅舅門下,雖然日子過得不好,不過長孫無忌十分聰慧,長大後身負奇謀,後來舅舅與李世民搭上了關係,舉薦長孫無忌跟隨李世民打江山,隋朝末年長孫無忌跟著李世民南征北戰,成為天策府中最重要的人之一。
長孫無忌也是後來玄武門兵變的重要幫手,李世民功勳卓越但是卻不是儲君人選,畢竟皇帝寶座只有一個,太子李建成面對李世民,十分恐懼,而且李世民手下的幕僚都是人中龍鳳,李建成多次暗中下黑手,想要除掉李世民。
雙方早就結仇,長孫無忌也意識到這個問題,與房玄齡一起勸說李世民早做打算,其實李世民內心早就有了謀劃,不過在實行計劃之前,必須要挑選忠心的幫手,這些年中李世民招攬了不少人才,此時成了李世民的重要助力。
公元626年,李建成上奏請求驅逐房杜等人,此時李世民身邊只剩長孫無忌這個大腦了,長孫無忌意識到不能在等了,找來尉遲敬德等人,連夜制定好謀劃,想要讓李世民率先動手,另一邊,李建成以防衛邊境為藉口,抽調秦王府精銳,李世民也認為時候到了。
於是在那個早晨,兄弟相殘的血腥場面上演了,李世民等人守在玄武門,等到李建成與李元吉上朝的時候,將他們誅殺,隨後尉遲敬德身著鎧甲入朝拜見李淵,李世民趁機逼迫父親讓位,終於坐上了皇位,而這一切都在長孫無忌的計劃當中。
雖然說在李世民打天下的時候,比長孫無忌出彩的人不少,但是長孫無忌卻是將李世民扶上皇位的那一個,此後更是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貞觀年間長孫無忌獲封禮部尚書,加封齊國公,能出入太宗寢室,當時曾經有人告密長孫無忌存在二心,李世民當眾宣讀密告,以示君臣無猜。
長孫無忌的妹妹還被李世民冊立為皇后,政治地位進一步上升,對於這份信任,長孫無忌看的十分透徹,沒有越過雷池一步,他清楚的知道地位越高就會越危險,自己在朝中威望太大,後宮中又有皇后,稍有不慎就會被冠以外戚攝政的謀逆罪名。
長孫皇后為李世民生了三個兒子,其中還有一個太子,不過這三人都不是做皇帝的料,太子被廢之後,李世民曾想立魏王李泰為儲君,卻遭到長孫無忌反對,認為魏王內心陰狠,如果讓他掌權,勢必會對一些老臣清算,到時候難免會傷及無辜。
選來選去長孫無忌認為晉王李治才是最合適的,當然李治也是一個性格怯懦的人,為了扶持李治上位,長孫無忌多年積攢的人脈排上了用場,一些老臣紛紛贊成長孫無忌的做法,李世民見狀也就答應了,雖說長孫無忌忠心耿耿,難免也會讓李世民起疑,這次立太子就是這樣。
其實從客觀角度來講,李恪更適合這個皇位,早年的長孫無忌也對李恪讚譽有加,他說:“恪文武全才,空名望素高。”
既然李恪更適合做太子,那麼為什麼還要選李治呢?《舊唐書》中記載:“長孫無忌既輔立高宗,深所忌嫉”,可見長孫無忌不再是那個大忠臣,為了扶持外甥李治,不斷打壓其餘皇子。
李恪雖然死了,但臨終前留下一番話,卻準確預言了長孫無忌的解決,他說:“長孫無忌竊權,是失德的,祖宗有靈,必然讓他全族覆滅。”結果句句應驗。
此外唐太宗彌留之際,曾讓長孫無忌擔任顧命大臣,在其死後長孫無忌沒有第一時間對外宣佈皇帝駕崩,而是讓李治入宮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才放出訊息,不過長孫無忌的討好並沒有換來回報,他傾其所能幫李治即位,卻被李治冷眼相待,他在朝廷雖然是重臣,但還沒有李治後宮的女人有話語權。
再者說李治上位之後,特別反感長孫無忌這幫老臣,不想被他們掣肘,每次朝堂議政,都會與長孫無忌唱反調,甚至想要除掉這幫老傢伙。
那麼長孫無忌是怎麼死的呢?以什麼樣的由頭被除掉的呢?
根據《舊唐書》記載:“四年,中書令許敬宗遣人上封事,稱監察御史李巢與無忌交通謀反,帝令敬宗與侍中辛茂將鞠之。”長孫無忌莫名其妙地被捲入一場謀反案中。
雖說如此畢竟是自己的舅舅,李治並沒有下死手,李治心軟,真正要了長孫無忌命的是武則天,之前長孫無忌曾大力反對李治立武則天為後,這件事導致兩人水火不容,李治將長孫無忌貶往黔州後,武則天抓到了機會,逼其自盡,對外宣稱是畏罪自殺,後來李治又為其平反,事情真相不言而喻。
長孫無忌做夢也沒想到,自己全心全意幫助的外甥,竟然把自己逼上絕路,史書上稱他“畏罪自殺”,其實是不是這樣,我想大家心裡都有判斷。
上元元年,李治為長孫無忌平反,恢復了他的榮譽和爵位,將其葬於昭陵。
長孫無忌還算是忠誠,並不是大奸大惡之人,否則武則天也未必有機會,所以說造化弄人,長孫無忌在狠心方面,還是不及一個女人,落得慘死的下場,也是可悲可嘆。
參考資料: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舊唐書·卷六十五·列傳第十五》、《新唐書·卷一百五·列傳三十》】
要說長孫家族中最厲害的人莫過於長孫無忌了,許多熟悉唐朝歷史的人都不會對這個人陌生,在人才濟濟的唐初,為何長孫無忌會被列為凌煙閣第一功臣呢?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還得從那件事說起。
長孫無忌少年時父親去世,只好寄生在舅舅門下,雖然日子過得不好,不過長孫無忌十分聰慧,長大後身負奇謀,後來舅舅與李世民搭上了關係,舉薦長孫無忌跟隨李世民打江山,隋朝末年長孫無忌跟著李世民南征北戰,成為天策府中最重要的人之一。
長孫無忌也是後來玄武門兵變的重要幫手,李世民功勳卓越但是卻不是儲君人選,畢竟皇帝寶座只有一個,太子李建成面對李世民,十分恐懼,而且李世民手下的幕僚都是人中龍鳳,李建成多次暗中下黑手,想要除掉李世民。
雙方早就結仇,長孫無忌也意識到這個問題,與房玄齡一起勸說李世民早做打算,其實李世民內心早就有了謀劃,不過在實行計劃之前,必須要挑選忠心的幫手,這些年中李世民招攬了不少人才,此時成了李世民的重要助力。
公元626年,李建成上奏請求驅逐房杜等人,此時李世民身邊只剩長孫無忌這個大腦了,長孫無忌意識到不能在等了,找來尉遲敬德等人,連夜制定好謀劃,想要讓李世民率先動手,另一邊,李建成以防衛邊境為藉口,抽調秦王府精銳,李世民也認為時候到了。
於是在那個早晨,兄弟相殘的血腥場面上演了,李世民等人守在玄武門,等到李建成與李元吉上朝的時候,將他們誅殺,隨後尉遲敬德身著鎧甲入朝拜見李淵,李世民趁機逼迫父親讓位,終於坐上了皇位,而這一切都在長孫無忌的計劃當中。
雖然說在李世民打天下的時候,比長孫無忌出彩的人不少,但是長孫無忌卻是將李世民扶上皇位的那一個,此後更是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貞觀年間長孫無忌獲封禮部尚書,加封齊國公,能出入太宗寢室,當時曾經有人告密長孫無忌存在二心,李世民當眾宣讀密告,以示君臣無猜。
長孫無忌的妹妹還被李世民冊立為皇后,政治地位進一步上升,對於這份信任,長孫無忌看的十分透徹,沒有越過雷池一步,他清楚的知道地位越高就會越危險,自己在朝中威望太大,後宮中又有皇后,稍有不慎就會被冠以外戚攝政的謀逆罪名。
長孫皇后為李世民生了三個兒子,其中還有一個太子,不過這三人都不是做皇帝的料,太子被廢之後,李世民曾想立魏王李泰為儲君,卻遭到長孫無忌反對,認為魏王內心陰狠,如果讓他掌權,勢必會對一些老臣清算,到時候難免會傷及無辜。
選來選去長孫無忌認為晉王李治才是最合適的,當然李治也是一個性格怯懦的人,為了扶持李治上位,長孫無忌多年積攢的人脈排上了用場,一些老臣紛紛贊成長孫無忌的做法,李世民見狀也就答應了,雖說長孫無忌忠心耿耿,難免也會讓李世民起疑,這次立太子就是這樣。
其實從客觀角度來講,李恪更適合這個皇位,早年的長孫無忌也對李恪讚譽有加,他說:“恪文武全才,空名望素高。”
既然李恪更適合做太子,那麼為什麼還要選李治呢?《舊唐書》中記載:“長孫無忌既輔立高宗,深所忌嫉”,可見長孫無忌不再是那個大忠臣,為了扶持外甥李治,不斷打壓其餘皇子。
李恪雖然死了,但臨終前留下一番話,卻準確預言了長孫無忌的解決,他說:“長孫無忌竊權,是失德的,祖宗有靈,必然讓他全族覆滅。”結果句句應驗。
此外唐太宗彌留之際,曾讓長孫無忌擔任顧命大臣,在其死後長孫無忌沒有第一時間對外宣佈皇帝駕崩,而是讓李治入宮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才放出訊息,不過長孫無忌的討好並沒有換來回報,他傾其所能幫李治即位,卻被李治冷眼相待,他在朝廷雖然是重臣,但還沒有李治後宮的女人有話語權。
再者說李治上位之後,特別反感長孫無忌這幫老臣,不想被他們掣肘,每次朝堂議政,都會與長孫無忌唱反調,甚至想要除掉這幫老傢伙。
那麼長孫無忌是怎麼死的呢?以什麼樣的由頭被除掉的呢?
根據《舊唐書》記載:“四年,中書令許敬宗遣人上封事,稱監察御史李巢與無忌交通謀反,帝令敬宗與侍中辛茂將鞠之。”長孫無忌莫名其妙地被捲入一場謀反案中。
雖說如此畢竟是自己的舅舅,李治並沒有下死手,李治心軟,真正要了長孫無忌命的是武則天,之前長孫無忌曾大力反對李治立武則天為後,這件事導致兩人水火不容,李治將長孫無忌貶往黔州後,武則天抓到了機會,逼其自盡,對外宣稱是畏罪自殺,後來李治又為其平反,事情真相不言而喻。
長孫無忌做夢也沒想到,自己全心全意幫助的外甥,竟然把自己逼上絕路,史書上稱他“畏罪自殺”,其實是不是這樣,我想大家心裡都有判斷。
上元元年,李治為長孫無忌平反,恢復了他的榮譽和爵位,將其葬於昭陵。
長孫無忌還算是忠誠,並不是大奸大惡之人,否則武則天也未必有機會,所以說造化弄人,長孫無忌在狠心方面,還是不及一個女人,落得慘死的下場,也是可悲可嘆。
參考資料: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舊唐書·卷六十五·列傳第十五》、《新唐書·卷一百五·列傳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