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夏濤聲
-
2 # 阿鑫5Y9y
中年人喜歡汪曾祺是有原因的。
汪曾祺,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汪曾祺代表作品《受戒》、《沙家濱》、《大淖記事》、《黃油烙餅》、《葡萄月令》等。他的主要成就,小說被視為詩化小說,《大淖記事》獲全國短篇小說獎,《沙家浜》深受觀眾的喜愛。
汪曾祺一生經歷了無數苦難和挫折,受過各種不公正待遇,儘管如此,他始終保持平靜曠達的心態,並且創造了積極樂觀詩意的文學人生。
汪曾祺博學多識,情趣廣泛,愛好書畫,樂談醫道,深受中年人喜愛。他的作品引領人們嚮往寧靜、閒適、恬淡,令人追求心靈的愉悅、淨化和昇華。
-
3 # 南山書話
大概是因為汪曾祺活出了很多人“嚮往的生活”。
琴棋書畫、花鳥蟲魚、瓜果蔬菜、八珍玉食,談人生、論戲曲,汪曾祺筆下的散文充滿了平和的生活趣味,日常瑣事經過他的視角,被他隨口道來,總能給我們揭露出生活中被忽視的細節美。
他豁達的人生態度更是潤物細無聲地感染著讀者,比如他在《生機》這篇文章裡,寫到自己有一段時間寄居在香港一處破舊的下等公寓裡,一條席子隨便裹著一躺就是一夜,這實在是有點悽慘,但他是怎麼寫的呢?
“我忽然發現了一個奇蹟,一棵芋頭!煤塊裡竟然長出一棵芋頭!”“沒有土壤,更沒有肥料,僅僅靠了一點雨水,它,長出了幾片碧綠肥厚的大葉子,在微風裡高高興興地搖曳著。在寂寞的羈旅之中看到這幾片綠葉,我心裡真是說不出的喜歡。”看,如此艱難的情況下,他的眼睛依然能看到生活的美,讀汪老的散文令人不覺忘憂。
在浮躁的世界裡,經歷了人世複雜,我們都羨慕汪曾祺這樣淡定又保持著對生活天真的熱愛,喜歡讀汪曾祺當然是很好的,閉門即是青山,讀書隨處淨土,煩躁的時候一個猛子扎進他筆下恬淡安靜的世界,是一件快事。
但我們終歸要回到自己的生活中來,如何將“嚮往的生活”過成“自己的生活”更是一件有意義的事,讀書貴在能踐行,好在汪曾祺的文章都很貼近人間煙火,不妨將書中看到的趣事挑揀幾份做起來,就更美了。
-
4 # 泉240830234
汪曾祺六十歲才發表了小說《受戒》,這時的汪曾祺己經進入老年,受戒的用筆語言和當時的文風迥然不同。
開創了另一種美的語言表達形式。
這種文風只有汪曾祺有,他的文筆隨意、樸實、成熟中不失率真。
這和汪曾祺的性恪有很大關係,人們都在寫傷痕文學,人性的醜惡。
汪曾祺本性善良,他不寫這些曾經讓他痛苦的東西,生活本身就夠痛苦,為什麼還讓人再感受痛苦,這就是作家讓人讚美的可貴之處。汪曾祺說:
我希望使人感情得到滋潤!
我希望生話是美的有詩意的!
他寫愛情美好, 珍饈美食,花鳥蟲魚,讓大家愉悅快樂的事情!
汪曾祺被人譽為一個最後計程車大夫,他的作品有文人雅士的閒適、恬淡、和從容大氣的表現。
現在社會的中年人肯定喜歡?究其原因,在他們小的時候,生活不富裕,沒有趕上優越的物質生活,文化修養的場所。
中年以後,趕上了,卻也沒有了過去的文化薰陶。汪曾祺的文章,如一縷春風,填補了精神方面的空白。
汪曾祺出生於富裕家庭,他寫出的小說、隨筆、散文、自然而然地思想流露,從容優雅地道出來,包括人們都喜歡的吃、喝、玩、樂的美文。
中年人肯定喜歡,從文章也能饕餮美味,何樂而不為!
回覆列表
曾經滄海難為水。汪老飽經滄桑,劫難餘生之餘,柔碎了國學而重建自家一格,款款揮毫以調侃、恬淡述懷,——即使日常生活點滴枝葉,也能入醉入痴詩化般脫穎出來,並饒有情趣!
那是富家子弟穿越劫藪後的抒情:接地氣,也不失小資情調與貴族的韻味
林黛玉葬花鬱結身亡,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賈寶玉洞察世事,剝發為僧,然而,汪曾祺曾遊離於焚燬與僧道間,終於昂首闊步走出了這個圈:淡淡的來了,並淡淡的走了!
尤以美文堪範例。當年被充軍下放農場勞動改造(那是在國家果園基地幹苦活),因公家缺個會繪畫的角兒(繪製作物標本,照原生植物畫下來),——如畫洋芋的葉、枝幹、果實。這輕巧活竟被他獨吞了!那是全園就他會畫工。老右派於春寒料峭間,無意得了小陽春了。雪中送炭美事啊!他把洋芋一切兩半,照橫切面把紋路畫下來,——畫畢,此大洋芋壽元已盡,即投入幹牛糞爐火烤黃燒熟了吃,畫一個,烤一個,整株洋芋圖譜畫畢,肚子也漲鼓鼓、烏溜溜的飽圓了!在汪老此時此刻眼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算個大頭鬼!
沈從文的關門大弟子,及其高卒;解放後,“誰在乎你是乞丐還是富豪”,……由此,沈文豪棄筆改轍,從事古代服裝研究(聊為自保晚節之舉),汪老則下放改造“小資產階級思想”(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再次沉澱、磨礪!
由此,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整體文學成就,弟子“小汪”穿越了師傅老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