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雲波
-
2 # 數學蔣一刻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默克爾的簡歷。
1973年至1978年,默克爾在德國萊比錫大學攻讀物理學,1986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1989年11月踏入政壇,加入德國“民主覺醒”組織,1991年至1998年任基民盟副主席,2000年4月起任基民盟主席。2005年11月成功當選聯盟黨和社民黨大聯合政府總理,成為德國曆史上第一位女總理,並在2009年和2013年的大選中成功連任。
首先從其學歷及在基民盟內的快速崛起可以認定,默克爾個人能力是非常強的,那麼她的領導能力究竟如何呢?
首先來看一下她在黨內的領導能力。
1998年,科爾領導的右翼政府在選舉中失利,社民黨相隔十六年再次執政。金融醜聞危及基民盟很多領導的形象,首當其衝的是科爾本人,然後是主席沃爾夫岡·朔伊布勒。2000年,曾任基民盟秘書長的默克爾宣佈參選基民盟領導人,並公開宣告與科爾等人劃清界限,默克爾最終接替朔伊布勒成為基民盟第一位女性領導人。2002年,默克爾不顧全國反對,公開贊成伊拉克戰爭,聲稱這是“不可避免”的,這導致她領導的基民黨在聯邦選舉中慘敗。施羅德其後把選舉勝利歸功於他強烈反對美國霸權和軍事冒險的強硬態度。
在初入政壇之時,默克爾曾受到科爾的大力提攜,但隨後基民盟爆發了非法政治獻金問題。在這場風波中,默克爾能堅持原則,實事求是。她既能帶頭與科爾劃清界線,又能在日後成功地化解與恩師的矛盾。在不長的政治生涯中,她懂得了如何屈伸,如何在危難中咬緊牙關,排除異己。基民盟原是西德地區的保守黨,該黨歷來都是“男人的天下”。但如今,基民盟被掌控在一個來自東德的女人手裡,著實出呼意料。
因此可以說,基民盟能在德國長期執政,與默克爾強大的領導能力與個人的實幹主義精神是離不開的。
在國家治理方面,默克爾執政的13年,既是德國政治聲望與日俱增的13年,也是其經濟地位發生巨大變化的13年。
由於歷史原因,西德與東德之間存在著相當大的經濟差距,為了支援東德的振興,統一後的德國政府透過徵收團結稅給東部地區輸血,每年淨轉移支付量約為德國GDP的4-5%,但卻收效甚微。
此外,德國的福利體系“過分發達”,勞動力市場剛性太強,為了支付高額的福利費用,德國政府被迫一再提高稅率,1997年,德國稅收佔國內生產總值 的40.3%,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為53%,企業稅為51.83%。高稅收帶來的對工資的高要求又進一步提高了勞動力成本,從而繼減少了企業利潤,也導致了資本外流。
在1998-2003年間,德國經濟增長率年平均只有1.2%,而失業率則從9.2%攀升到11.1%。2003年,時任德國總理施羅德決定放手一搏,推出了一系列具備相當爭議性的改革措施,這就是著名的《2010議程》。
之所以說《2010議程》充滿爭議性,因為其內容大都圍繞在削減福利制度上,包括削減退休金、延遲退休年齡、提高福利門檻等等,這對西方代議制政體而言,引發的反彈可想而知。《2010議程》導致的福利下滑確實在短期內帶來了民意的反彈,默克爾以此對施羅德展開猛烈攻勢,終於使施羅德在2005年黯然下臺,而她也因此順利登上總理之位。
但些許諷刺的是,在2005年默克爾上臺後,她對《2010議程》的態度就來了個180度大轉彎。實踐中,默克爾亦繼承了《2010議程》中的大部分措施,包括削減福利開支與勞動力改革等。
這一系列措施造就的一個最顯著的後果,便是德國的勞動力市場彈性非常強,與其他經濟體相比,德國的勞動力成本具有明顯的優勢。而且,由於勞動力市場上勞動者的相對弱勢地位,在某種程度上也促成了德國失業率非常之低。考慮到德國強大的製造業傳統及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較低的單位勞動力成本使德中國產品的競爭力進一步加強,這無疑對過去十餘年來德國的崛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因此可以說,德國在新千年後的經濟騰飛與默克爾是分不開的,正是因為其頂住壓力,強勢改革,才造就了德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
因此可以說,默克爾不論從政黨還是國家的角度來看,都具有很強的領導能力,是一位合格的國家領導人。
回覆列表
德國總理墨克尓可以說是當今世界政壇非常優秀的政治精英,在為了世界多邊發展,發揮了積極作業,在歐洲共同體與世界其他各國互惠中得到了世界多數國家的良好讚譽,墨克尓在世界共同走向良性發展與世界融入做出了一個有遠大目標合格的政治家舉動,但同時也犧牲了在國內相當大的一部分國內民眾支援,美國單邊主義在世界的叫囂,引起世界共同發展之路遇到前所未有的障礙,也給世界經濟共同體良好推進帶來困惑,單邊主義的錯誤走向誤導了不少美國公民,同時也給世界一些倡導多邊發展的國家一些公民產生了錯覺和誤導,墨克尓很多時候就是受單邊主義影響,而出現民意支援下降,無論世界風雲怎麼變化,真理永遠終究會被人們理解,最終還是公道自有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