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宗伯正曜
-
2 # 齊聲喚賢
壽鏡吾,乃真名,字為懷鑑、鏡吾,晚年號叫菊叟先生。
其為晚清名師,曾在其故鄉浙江紹興辦有“三味書屋",魯迅即這裡的學生。
壽鏡吾之字“鏡吾”,取自於春秋齊國名相鄒忌的典故“窺鏡問妻”。鄒忌長得不錯,總對當時的美男徐公不服氣。一天,他身著朝服,對著鏡子照來照去。照罷,問身邊妻子:“我與城北徐公相比,誰長得最美?"妻曰“徐公比不上您。"他不自信,又問了侍妾,妾還說其最美。又到一旁瞅了瞅客人:“您說說,我比徐公還美嗎?"客人回答:“是的,徐公豈能與您相爺比!"
鄒忌並不利令智昏,心想:妻子說我美,是想保其正妻之位,妾誇我是想讓我對她好,客人讚我,是有求於我,讓我給他辦事。說我美,都不一定是真言,都是在巴結我。
壽鏡吾以懷鑑、鏡吾為號,是告誡自已,要時常照照鏡子,以別人為鑑,反思自已,有自知之明,不可妄自尊大。
-
3 # 淺月雲歸
僅僅從啟蒙了周氏一門的魯迅、周作人這一點來看,壽鏡吾就為中國新文學創下了殊勳偉業。其實,他自己的子孫們也幾乎個個是鴻儒。壽鏡吾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恪守祖訓,一心在三味書屋教書,一生默默無聞。20世紀30年代,壽鏡吾的一個名叫壽孝天的侄子偶然走出書屋,一下子就轟動了中國文化界,他與人合作編寫了《辭源》。
他極為痛恨侵略中國的列強,一生不願用外國貨,不穿洋服。他非常節儉,夏天只備一件夏布衣衫,掛在牆上,與兩個兒子共穿。
儘管如此,但他從不赤膊會客。有一次,新臺門周藕琴來訪,正逢大熱天,他正好赤膊在家,匆忙之中一時間找不到長衫,正好天井裡曬著一件皮袍,他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披在身上。
藕琴見此,馬上猜到了幾分,連忙口中稱熱脫掉了長衫,想讓老先生把皮袍脫下。壽鏡吾卻堅持不脫,連說:赤膊見客荒唐,赤膊見客荒唐,周藕琴見此只好趕緊告辭。他學問淵博,厭惡功名,壽鏡吾老先生忠實遵守父訓,立志不當官,自二十歲中了秀才以後,就再也沒有去應試,而是一生坐館授徒。不但如此,他也反對和禁止兒子去參加科舉考試和當官,他不允許小兒子去趕考,甚至把他鎖在樓上,每頓飯菜都叫人給送去。結果他的小兒子用麻繩綁在窗門上,緣繩而下,逃出了樓房,終於去北京考取了朝考一等第一名,當上了吉林省農安縣的知縣,壽鏡吾老先生就罵他不孝,罵了好長一個時期。
回覆列表
魯迅老師菊叟先生(壽鏡吾)為什麼叫做“鏡吾”?
魯迅的老師菊叟先生(壽鏡吾)是晚清著名的大儒,名字叫做懷鑑,字鏡吾。
“懷鑑”和“鏡吾”都是出自“鄒忌窺鏡”這一歷史典故。
鄒忌是戰國時期齊國的相國,身材高大,相貌堂堂,有一次身穿朝服(正冠玄端,“玄冠丹組纓”帽子和士大夫禮服)攬鏡自照,對妻子說:“我和城北徐公相比,哪一個更美?” 城北徐公是當時出名的美男子。妻子說:“您最美,徐公不如您。”
鄒忌又問侍妾:““我和城北徐公相比,哪一個更美?”侍妾說:“徐公不如您。”
鄒忌還是不相信她們的說,等到有客人來訪,他問客人說:“我和城北徐公相比,哪一個更美?”客人回答說:“徐公不如您。”
等到不久之後徐公來訪,鄒忌看到徐公,自認為不如徐公之美,再次拿過鏡子來反覆對比之後,覺得遠遠不如徐公相貌好看。
晚上鄒忌躺在床上反思:“妻子說我美是愛我,侍妾說我美是懼怕我,客人說我美是因為有求於我啊。”
其中“懷鑑”和“鏡吾”都是出自“窺鏡而自視”這一句。先師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是同樣的道理。菊叟先生(壽鏡吾)的父母尊長用這個典故給他起名,是讓菊叟先生永遠記得要“以人為鏡”,經常反省和反思自己,做一個正直賢德的人。
菊叟先生一生品行端正,終身以育人為己任。魯迅稱讚他為“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
請問您瞭解了嗎?
原文:《戰國策·鄒忌窺鏡》鄒忌修八尺有餘,身體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