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一詞最早出現於中國古籍《山海經》。
箕子北韓
北韓半島的信史則起源於“箕子北韓”。
箕子與比干、微子並稱為商紂王時期的“三賢”,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後,箕子帶領五千人出走遼東,並在今北韓平壤一帶建立了政權。
中國戰國時期,箕子北韓曾一度併入燕國,至秦始皇滅燕國,北韓重新獨立。
劉邦建立漢朝之後,公元前196年,燕王盧綰起兵反,失敗後逃亡匈奴,一同前往的有衛滿。
公元前194年,衛滿率千餘人進入北韓半島,推翻了箕子北韓,史稱“衛滿北韓”或“衛氏北韓”。
衛滿北韓,是北韓半島最早得到考古和歷史文獻證明的政權。
漢四郡的北韓
公元前107年,漢武帝派兵滅衛滿北韓,置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郡,史稱“漢四郡”。
從以上北韓半島的歷史發展來看,其文明起源自箕子移民北韓始,並最終在漢武帝時期完全併入中原王朝的版圖。
公元前82年,真番、臨屯二郡與玄菟郡的東部地區被併入樂浪郡,中國西漢之後的東漢和魏、晉均在北韓保有樂浪、玄菟二郡。
高句麗與新羅、百濟在北韓半島三足鼎立
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扶余內鬥中出走,並在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今遼寧省新賓縣)建國,故稱高句麗。
由於漢王朝與扶余人關係友好,因此漢史中與扶余共同打擊高句麗的記載很多,此時的中原王朝尚能扼制高句麗的南侵。
至西晉亡,中原淪為五胡爭霸的場所。
公元311年,高句麗襲取遼東,隨後佔領樂浪,將北韓半島北部納入了版圖。
整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政權無一能收復遼東,更不用說北韓半島了。
這一時期北韓半島的歷史,便是高句麗與南方的新羅、百濟的三國史。
隋唐四代攻滅高句麗
公元589年,隋文帝滅南陳,一統華夏。
從此時開始,直至唐高宗時期,楊堅、楊廣、李世民、李治歷四代帝王終滅高句麗,這一年是公元668年,為什麼隋唐兩朝一定要滅了高句麗?
其實原因並不複雜,就是因為高句麗佔領了遼東,遼東屬於古幽州,是華夏故土,如果在南北統一後無法收復遼東,那麼何以稱一統天下。
況且高句麗侵略成性,如果唐不滅之,難保遼宋對立的局面提前到來。
在滅高句麗之前,公元660年,蘇定方滅百濟。
後來新羅在唐滅高句麗之後統一三韓故地,從此北韓半島南部進入新羅統一時期。
唐朝是中國故地最後一次佔領北韓半島北部,公元918年,王建推翻新羅,建立高麗王朝,史稱“王氏高麗”。
王氏高麗(公元918年—1392年)
公元935年,王建完全吞併新羅,次年滅後百濟,一統北韓半島。
此時的中國處於五代十國時期,公元938年,後晉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給遼國,自此至大明的建立,中原王朝再無踏入遼東,更與北韓半島絕緣。
宋朝的建立,在中國邊疆史上影響甚大,趙匡胤玉斧一揮,放棄了西南地區,包括越南。
而之後的趙氏子孫無法收復燕雲十六州,更不要說遼東、涼州和北韓半島了。
也就是說,從宋朝開始,北韓、越南開始真正的獨立了。
北韓王朝(公元1392年—1910年)
元朝時期在高麗設徵東行省,高麗國王兼任行省丞相,且高麗國王均娶元朝皇族女子為後,高麗成為元朝的駙馬國。
但高麗與元朝的戰爭不斷,並未完全降服,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高麗派李成桂出兵遼東,李成桂不願遠征,公元1392年發動兵變,自立為王。
公元1393年,李成桂奉明朝聖旨,定國號為北韓。朱元璋認為:
公元1395年,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列出了15個不徵之國,北韓便是其中之一,這十五國分別是:
自此,北韓僅僅是中國的藩屬之地,北韓王朝一直延續到公元1910年被日本吞併,共518年。
這便是北韓的基本歷史脈絡,雖然北韓是東亞受華夏文明影響最深的國家,但歷史的發展就是如此,北韓最終仍是域外之國。
但不能完全說北韓就是商朝的遺民,應當說是箕子將北韓半島帶入了文明時代,從此北韓開始有歷史記載。
北韓”一詞最早出現於中國古籍《山海經》。
海內經曰: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北韓。箕子北韓
北韓半島的信史則起源於“箕子北韓”。
箕子與比干、微子並稱為商紂王時期的“三賢”,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後,箕子帶領五千人出走遼東,並在今北韓平壤一帶建立了政權。
衛滿北韓(公元前194年~前107年)中國戰國時期,箕子北韓曾一度併入燕國,至秦始皇滅燕國,北韓重新獨立。
劉邦建立漢朝之後,公元前196年,燕王盧綰起兵反,失敗後逃亡匈奴,一同前往的有衛滿。
公元前194年,衛滿率千餘人進入北韓半島,推翻了箕子北韓,史稱“衛滿北韓”或“衛氏北韓”。
衛滿北韓,是北韓半島最早得到考古和歷史文獻證明的政權。
漢四郡的北韓
公元前107年,漢武帝派兵滅衛滿北韓,置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郡,史稱“漢四郡”。
從以上北韓半島的歷史發展來看,其文明起源自箕子移民北韓始,並最終在漢武帝時期完全併入中原王朝的版圖。
公元前82年,真番、臨屯二郡與玄菟郡的東部地區被併入樂浪郡,中國西漢之後的東漢和魏、晉均在北韓保有樂浪、玄菟二郡。
高句麗與新羅、百濟在北韓半島三足鼎立
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扶余內鬥中出走,並在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今遼寧省新賓縣)建國,故稱高句麗。
由於漢王朝與扶余人關係友好,因此漢史中與扶余共同打擊高句麗的記載很多,此時的中原王朝尚能扼制高句麗的南侵。
至西晉亡,中原淪為五胡爭霸的場所。
公元311年,高句麗襲取遼東,隨後佔領樂浪,將北韓半島北部納入了版圖。
整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政權無一能收復遼東,更不用說北韓半島了。
這一時期北韓半島的歷史,便是高句麗與南方的新羅、百濟的三國史。
隋唐四代攻滅高句麗
公元589年,隋文帝滅南陳,一統華夏。
從此時開始,直至唐高宗時期,楊堅、楊廣、李世民、李治歷四代帝王終滅高句麗,這一年是公元668年,為什麼隋唐兩朝一定要滅了高句麗?
其實原因並不複雜,就是因為高句麗佔領了遼東,遼東屬於古幽州,是華夏故土,如果在南北統一後無法收復遼東,那麼何以稱一統天下。
況且高句麗侵略成性,如果唐不滅之,難保遼宋對立的局面提前到來。
在滅高句麗之前,公元660年,蘇定方滅百濟。
後來新羅在唐滅高句麗之後統一三韓故地,從此北韓半島南部進入新羅統一時期。
唐朝是中國故地最後一次佔領北韓半島北部,公元918年,王建推翻新羅,建立高麗王朝,史稱“王氏高麗”。
王氏高麗(公元918年—1392年)
公元935年,王建完全吞併新羅,次年滅後百濟,一統北韓半島。
此時的中國處於五代十國時期,公元938年,後晉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給遼國,自此至大明的建立,中原王朝再無踏入遼東,更與北韓半島絕緣。
宋朝的建立,在中國邊疆史上影響甚大,趙匡胤玉斧一揮,放棄了西南地區,包括越南。
而之後的趙氏子孫無法收復燕雲十六州,更不要說遼東、涼州和北韓半島了。
也就是說,從宋朝開始,北韓、越南開始真正的獨立了。
北韓王朝(公元1392年—1910年)
元朝時期在高麗設徵東行省,高麗國王兼任行省丞相,且高麗國王均娶元朝皇族女子為後,高麗成為元朝的駙馬國。
但高麗與元朝的戰爭不斷,並未完全降服,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高麗派李成桂出兵遼東,李成桂不願遠征,公元1392年發動兵變,自立為王。
公元1393年,李成桂奉明朝聖旨,定國號為北韓。朱元璋認為:
東夷之號,惟北韓之稱美,且其來遠,可以本其名而祖之。體天牧民,永昌後嗣。公元1395年,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列出了15個不徵之國,北韓便是其中之一,這十五國分別是:
北韓國(今北韓)、日本國(今日本)、大琉球國(今日本沖繩)、小琉球國(今中國臺灣)、安南國(今越南北部)、真臘國(今高棉)、暹羅國(今泰國)、占城國(今越南南部,後被安南滅國)、蘇門答剌(今蘇門答臘島八昔)、西洋國(今科羅曼德爾海岸)、爪窪國(今爪哇島)、湓亨國(今馬來半島)、白花國(今蘇門答臘島西北部)、三弗齊國(今蘇門答臘島巨港)、渤泥國(汶萊)自此,北韓僅僅是中國的藩屬之地,北韓王朝一直延續到公元1910年被日本吞併,共518年。
這便是北韓的基本歷史脈絡,雖然北韓是東亞受華夏文明影響最深的國家,但歷史的發展就是如此,北韓最終仍是域外之國。
但不能完全說北韓就是商朝的遺民,應當說是箕子將北韓半島帶入了文明時代,從此北韓開始有歷史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