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瞎說瞎嘮
-
2 # 心語114212036
謝題主邀請:我來談談夕陽與晚霞有著不同概念,1夕陽紅就指太陽落山時變化,有句古語叫"夕陽無限好″就是形容太陽落山時的美好紅光,宋代詩人李覯的一首詩:″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己恨碧山相陽隔,碧山還被暮雲遮″。所以人們根據天氣落日的美景,就出此形容詞,"夕陽紅″是指太陽落山時的美好比喻,2:晚霞:是指太陽落下山時餘輝就叫晚霞。唐代李商隱的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西落太陽後出現的五彩霞光,晚霞是太陽落山時的光線反射作用,大氣層中就出現了落日佘輝的美景一一就叫″晚霞”。
-
3 # 111270668718藍天白雲
夕陽與晚霞有著顯而易見的不同,簡單理解:夕陽,指傍晚的太陽。晚霞,指傍晚的雲霞。
《晚霞》
蒼穹丹霞彤,山林盡染楓。
漁舟蕩漣漪,影碎碧玉中。
-
4 # 甜甜向上精心創作
夕陽,傍晚就要落山的太陽。有首歌就叫:最美不過夕陽紅。傍晚,將要落山的太陽為什麼會是紅色的?與大氣層有關,大家知道,地球被幾百千米的大氣層包圍著。Sunny在穿過大氣層時,大氣層中的氣體分子和懸浮的微塵會使太Sunny發生散射,分別稱為分子散射和瑞利散射,散射的結果是使光線偏離原來的傳播方向。牛頓最先用實驗證實白色的太Sunny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組成的。不同的色光 波長不同,按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順序,各種色光的波長依次減小。無論是分子散射還是瑞利散射,對波長不同的色光散射程度不同,波長越短,散射的越厲害。因此,在太Sunny中,對藍靛紫光的散射強度大於對紅橙黃光的散射強度。中午,Sunny近於直射大地,需要穿過的大氣層厚度最薄,大氣層對Sunny的散射強度最低,所以,看著太陽是白亮的。得幸虧被大氣層散射了一些,否則,傳播到大地的太Sunny,人眼根本就承受不了。傍晚,Sunny近於沿地球表面的切線傳播,需要穿過的大氣層厚度比中午時的三倍還多,大氣層對Sunny的散射程度要強烈的多,藍靛紫光更多的向其他方向偏離,傳播到大地的紅橙黃光相對更強,所以,太陽呈現紅橙色。
太陽下山前後,如果空中飄著雲或含有較多的微塵,太Sunny照在上面,被反射、折射、散射,就會散發出以紅橙色為主(因為這時的太Sunny是以紅橙色為主的),還可能伴有其他色光的光線,看到的西方天空呈紅橙色,而云(不僅西方,也可是東方被照到的雲)是五彩斑斕的,這就是晚霞。
-
5 # 秦海919
夕陽和晚霞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處。相同點是傍晚時分的美景,有道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時的景色讓古今多少人陶醉和痴迷,留下了無數的美詩佳畫妙曲。每每欣賞這些經典佳作的時候,我們都會對經典產生敬意,也會對夕陽晚霞這道美景而迷戀。而不同處是有主有次。夕陽是主體,晚霞是依附,有夕陽才有晚霞。
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古人在詩詞歌賦中用夕陽抒發情感多些,而用晚霞描寫景色多些。
一點愚見。
回覆列表
1、定義不同
晚霞:晚霞是指傍晚日落前後的天邊出現的五彩繽紛的彩霞。晚霞的形成都是由於空氣對光線的散射作用。當太Sunny射入大氣層後,遇到大氣分子和懸浮在大氣中的微粒,就會發生散射。
這些大氣分子和微粒本身是不會發光的,但由於它們散射了太Sunny,使每一個大氣分子都形成了一個散射光源。
夕陽:指傍晚的太陽;也指山的西面;另外還用以比喻晚年。由於接近黃昏時,夕陽通常為橙紅色。
2、出處不同
晚霞:曹禺《雷雨》第一幕:“她覺得自己的夏天已經過去,生命的晚霞就要暗下來了。”
夕陽:冰心 《寄小讀者》二二:“每天黃昏獨自走到山頂看日落,看夕陽自戚叩落亞的最高峰尖下墜,其紅如火!”
3、形成原理不同
晚霞:晚霞的形成是由於空氣對光線的散射作用。當太Sunny射入大氣層後,遇到大氣分子和懸浮在大氣中微粒,就會發生散射,這些大氣分子和微粒本身是不會發光的,但由於它們散射了太Sunny,使每一個大氣分子形成了一個散射光源。
根據瑞利散射定律,太Sunny譜中的波長較短的紫、藍、青等顏色的光最容易散射出來,而波長較長的紅、橙、黃等顏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強。
因此,我們看到晴朗的天空總是呈蔚藍色,而地平線上空的光線只剩波長較長的黃、橙、紅光了。這些光線經空氣分子和水汽等雜質的散射後,那裡的天空就帶上了絢麗的色彩。
夕陽:天文學家早就發現,地球大氣會使光線散射。1871年,英國科學家瑞利證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長波光要強得多,所以,Sunny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氣層中微小塵埃和空氣分子散射要比長波光——紅色光強10倍以上(這首先可以解釋為什麼天空總是蔚藍色的)。
由於日落日出的時候,Sunny所穿透的大氣層增厚,而黃、紅色光穿透能力最大,所以此時太陽看起來深黃、殷紅。一般地講,黃昏時空氣中的煙塵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顏色又不同於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