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蟲養殖流程:
1、幼蟲和成蟲的飼料投放:
幼蟲和成蟲的飼養均在統一規格的標準飼養盤中進行,只是依飼養目的不同所用飼料配方不同。幼蟲的飼養有留種和生產兩種,成蟲的飼養只有留種繁育一種。
生產採收用幼蟲的飼料,應在確定配方的基礎上進行蒸煮,並輔加新增劑、誘食劑,以促進幼蟲採食,加速生長。留種幼蟲和產卵成蟲的飼料應以保證其營養富足及產卵營養需要(產卵期長、活力高)為目的。
2、卵的收集與孵化:
在標準飼養盤底部附襯一張稍薄的糙紙,上鋪0.3~0.5釐米厚飼料(或蟲糞),每盒中投放600只成蟲(400雌性,200雄性),成蟲即將卵均勻產佈於產卵紙上,每張紙上2天即可產10000~15000粒卵。每隔兩天取出一次產卵紙,即製作成卵卡。另有部分蟲卵散落於飼料中,可以忽略不計,也可用作孵化時的覆蓋物。
將卵卡紙置於另一個標準飼養盤中,做成孵化盤。先在標準飼養盤底部鋪設一層廢舊紙張(報紙、紙巾紙、包裝用紙、糙紙等),上面覆蓋0.5釐米厚麩皮,其上放置第一張卵卡。在第一張卵卡上,再覆蓋0.5釐米厚麩皮,中間加置3~4根短支撐棍,上面放置第二張卵卡。
如此反覆,每盤中放置4張卵卡,共計約400000~600000粒卵。然後將孵化盤置於孵化箱中(孵化箱見文後附圖),1星期後取出,送入生產車間。
3、蛹的收集與羽化:
大麥蟲的羽化率一般都能達到97%以上,只有極為少數體質很弱或受傷的老幼蟲會在羽化過程中死亡, 化蛹要單獨放開
4、飼養種群密度:
大麥蟲為群居性昆蟲。若種群密度過小,直接影響蟲體活動和取食,不能保持平均產量與總產量;密度過大則互相摩擦生熱,且自相殘殺機率提高,增加死亡率。所以,幼蟲的面積密度一般保持在3.5~6kg/m2之間。幼蟲越大,相對密度應越小一些,室溫高、溼度大時,密度也應小一些。成蟲面積密度一般1000~12000頭/m2之間。
大麥蟲養殖流程:
1、幼蟲和成蟲的飼料投放:
幼蟲和成蟲的飼養均在統一規格的標準飼養盤中進行,只是依飼養目的不同所用飼料配方不同。幼蟲的飼養有留種和生產兩種,成蟲的飼養只有留種繁育一種。
生產採收用幼蟲的飼料,應在確定配方的基礎上進行蒸煮,並輔加新增劑、誘食劑,以促進幼蟲採食,加速生長。留種幼蟲和產卵成蟲的飼料應以保證其營養富足及產卵營養需要(產卵期長、活力高)為目的。
2、卵的收集與孵化:
在標準飼養盤底部附襯一張稍薄的糙紙,上鋪0.3~0.5釐米厚飼料(或蟲糞),每盒中投放600只成蟲(400雌性,200雄性),成蟲即將卵均勻產佈於產卵紙上,每張紙上2天即可產10000~15000粒卵。每隔兩天取出一次產卵紙,即製作成卵卡。另有部分蟲卵散落於飼料中,可以忽略不計,也可用作孵化時的覆蓋物。
將卵卡紙置於另一個標準飼養盤中,做成孵化盤。先在標準飼養盤底部鋪設一層廢舊紙張(報紙、紙巾紙、包裝用紙、糙紙等),上面覆蓋0.5釐米厚麩皮,其上放置第一張卵卡。在第一張卵卡上,再覆蓋0.5釐米厚麩皮,中間加置3~4根短支撐棍,上面放置第二張卵卡。
如此反覆,每盤中放置4張卵卡,共計約400000~600000粒卵。然後將孵化盤置於孵化箱中(孵化箱見文後附圖),1星期後取出,送入生產車間。
3、蛹的收集與羽化:
大麥蟲的羽化率一般都能達到97%以上,只有極為少數體質很弱或受傷的老幼蟲會在羽化過程中死亡, 化蛹要單獨放開
4、飼養種群密度:
大麥蟲為群居性昆蟲。若種群密度過小,直接影響蟲體活動和取食,不能保持平均產量與總產量;密度過大則互相摩擦生熱,且自相殘殺機率提高,增加死亡率。所以,幼蟲的面積密度一般保持在3.5~6kg/m2之間。幼蟲越大,相對密度應越小一些,室溫高、溼度大時,密度也應小一些。成蟲面積密度一般1000~12000頭/m2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