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失敗後,隻身逃回白帝城永安宮中的劉備,為悲憤和羞愧交加,痢疾小疾竟轉為沉痾。自知將不久人世,從成都召來丞相諸葛亮託咐後事,口授了一道稀世遺詔:“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定國,終成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見《三國志·先主傳》)。
諸葛亮雖然想受“十錫”直接做皇帝,但是卻受複雜的形勢制約而難以實現。以當時形勢觀察,諸葛亮根本無法做皇帝。 受涿州籍、益州籍兩股勢力的掣肘 。
劉備集團主要成員的構成,與曹魏、孫吳有很大不同,以曹操、曹丕為首的曹魏集團,是以夏侯敦、夏侯淵、曹仁、曹洪、曹彰、曹真、曹休、夏侯尚等家族子弟為核心的,其他非曹姓成員則來之於五湖四海,不可能形成地域性的幫派勢力。
孫權集團的主要成員,大多來之於東南一隅,經歷孫堅、孫策、孫權三世而逐漸凝聚,也不可能形成地域性幫派勢力。
由於劉備經歷坎坷,這一集團的主要成員大體來之於三個方面,
其一是涿州籍官員。他們從劉備招幕兵勇參加鎮壓黃巾農民大起義開始,主要成員有關羽、張飛、趙雲、魏延、陳到、劉琰等將領,有糜竺、孫乾、簡雍等文臣。這些人是久經失敗考驗,始終如一的死士,是棒打不散的“鐵哥兒們”。
其二是荊州籍官員,主要成員有諸葛亮,龐統、馬良、陳震、伊籍、廖立等謀臣文官,有黃忠、申耽、申儀、劉封、馮習、張南、霍峻等將領。
其三是益州籍官員,主要成員有許靖、秦宓、呂乂、彭羕、費詩等文官,有王連、張裔、楊洪、黃權、孟達、李恢、呂凱、馬忠、王平、張嶷、鄧芝、張翼、楊戲等將領,更有法正,李嚴等文可安邦、武可定國的全才。
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條件下,農民階級的畛域觀念特別嚴重,它反映在社會政治領域,就是幫派意識,流氓階層則更為強烈。以籍貫地域形成政治幫派的,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
劉備儘管出身於破落貴族,小時跡近於市井少年;圖謀自立中又以“投奔”作掩護,從而獲得“梟雄”這一十分醜惡的綽號。但是劉備又是非常人,雖然其文治武功都很平平,但善於待下卻是突出的優點,具體表現在禮賢下士,通達寬容,知人善任,平易近人等方面,所以其核心成員雖來之三個方面,他都能以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加以延攬和使用。
但是請注意,在成都自稱漢中王及稱帝之後,他派往外地鎮守一方的軍政大員,是以涿州籍為主。劉封雖系荊州籍,但被劉備收為義子,這種血緣關係的無機延伸使他獲得了殊榮,自然成為涿州籍的重要成員,故而以副軍中朗將之職駐節上庸(今湖北房縣),統領宜都太守孟達,徵北將軍申耽,西域太守申儀等,也成為藩屏皇室的一路諸侯。
文官中,涿州籍亦佔重要地位,糜竺雖然才能平平,劉備奪得荊州後,仍拜其“為安漢將軍,班在軍師將軍(諸葛亮)之右,賞賜優寵,無與為此”。(見《三國志·糜竺傳》)孫乾、簡雍等大致如此。 諸葛亮雖然籍貫山東沂南縣,但他是從荊州發達的,且和荊州士人源淵很深,從後來的作為看,他不僅自認荊州籍,且成為獨一無二的代表人物。
荊州籍中,龐統、黃忠等對奠定西蜀政權的貢獻最大,但龐統戰死於雒城,黃忠獲得後將軍爵位後不久病死,特別是關羽荊州失敗,劉備猇亭失敗時,荊州籍官員損失最大,侍中馬良被殺,大都(元帥)馮習、先鋒張南均死於戰場,申耽、申儀投降曹魏,殘留荊州籍官員之中,受到劉備晚年重用的,僅諸葛亮、董和兩人。
益州籍地位十分特殊,儘管他們與劉備交往其淺,但是劉備要把益州作為鞏固的後方,就不得不重用蜀人,自然要起用一大批素無淵源的益州籍軍政精英,法正以卓越的軍政才能和反戈投奔的功勞,被任命為京畿之地的“蜀郡太守,揚威將軍,外統都畿,內為謀主”,成為劉備麾下的第一人。
諸葛亮擔當丞相後,雖然強調“寬濟以猛”(即以嚴刑峻法替代劉璋時代的法制松馳)的治蜀原則,但對法正揚眉吐氣後,多次挾嫌報復殺人傷人的違法行徑,也只能緊閉雙眼聽之任之。
劉璋時的蜀郡太守許靖曾對劉備鼠首兩端,更加之徒負虛名缺乏才能,劉備雖然很蔑視,依然使他在三年中完成了仕途“三級跳”,即公元一一八年任左將軍長史,第二年任太傅,第三年又升為司徒,班列僅次於諸葛亮。而鎮邊的將領中,益州籍亦為數不少,僅降庲都督一職,先後有鄧方、李恢、張翼、馬忠等;劉備東征孫吳時,率偏師於江北側應的鎮北將軍黃權也是益州籍;及至諸葛亮時代,益州籍的鄧芝、王平、張嶷、馬忠等,都以軍功才能成為西蜀的重要將領。
永安宮託孤並不只諸葛亮一人,而是“託孤於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為副,”而且加封其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見《三國志·李嚴傳》)相比較之下,荊州籍將領沒有了獨當一面的人物。 三種勢力只所以能較好地結合起來,都因為劉備的善於攏絡和平衡關係。劉備之後,雖然諸葛亮掌握國柄,但是涿州籍、益州籍文武大員,依然把希望寄託於以劉禪為代表的蜀漢政權,榮辱與共,不可能預設皇權轉移。
夷陵之戰失敗後,隻身逃回白帝城永安宮中的劉備,為悲憤和羞愧交加,痢疾小疾竟轉為沉痾。自知將不久人世,從成都召來丞相諸葛亮託咐後事,口授了一道稀世遺詔:“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定國,終成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見《三國志·先主傳》)。
諸葛亮雖然想受“十錫”直接做皇帝,但是卻受複雜的形勢制約而難以實現。以當時形勢觀察,諸葛亮根本無法做皇帝。 受涿州籍、益州籍兩股勢力的掣肘 。
劉備集團主要成員的構成,與曹魏、孫吳有很大不同,以曹操、曹丕為首的曹魏集團,是以夏侯敦、夏侯淵、曹仁、曹洪、曹彰、曹真、曹休、夏侯尚等家族子弟為核心的,其他非曹姓成員則來之於五湖四海,不可能形成地域性的幫派勢力。
孫權集團的主要成員,大多來之於東南一隅,經歷孫堅、孫策、孫權三世而逐漸凝聚,也不可能形成地域性幫派勢力。
由於劉備經歷坎坷,這一集團的主要成員大體來之於三個方面,
其一是涿州籍官員。他們從劉備招幕兵勇參加鎮壓黃巾農民大起義開始,主要成員有關羽、張飛、趙雲、魏延、陳到、劉琰等將領,有糜竺、孫乾、簡雍等文臣。這些人是久經失敗考驗,始終如一的死士,是棒打不散的“鐵哥兒們”。
其二是荊州籍官員,主要成員有諸葛亮,龐統、馬良、陳震、伊籍、廖立等謀臣文官,有黃忠、申耽、申儀、劉封、馮習、張南、霍峻等將領。
其三是益州籍官員,主要成員有許靖、秦宓、呂乂、彭羕、費詩等文官,有王連、張裔、楊洪、黃權、孟達、李恢、呂凱、馬忠、王平、張嶷、鄧芝、張翼、楊戲等將領,更有法正,李嚴等文可安邦、武可定國的全才。
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條件下,農民階級的畛域觀念特別嚴重,它反映在社會政治領域,就是幫派意識,流氓階層則更為強烈。以籍貫地域形成政治幫派的,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
劉備儘管出身於破落貴族,小時跡近於市井少年;圖謀自立中又以“投奔”作掩護,從而獲得“梟雄”這一十分醜惡的綽號。但是劉備又是非常人,雖然其文治武功都很平平,但善於待下卻是突出的優點,具體表現在禮賢下士,通達寬容,知人善任,平易近人等方面,所以其核心成員雖來之三個方面,他都能以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加以延攬和使用。
但是請注意,在成都自稱漢中王及稱帝之後,他派往外地鎮守一方的軍政大員,是以涿州籍為主。劉封雖系荊州籍,但被劉備收為義子,這種血緣關係的無機延伸使他獲得了殊榮,自然成為涿州籍的重要成員,故而以副軍中朗將之職駐節上庸(今湖北房縣),統領宜都太守孟達,徵北將軍申耽,西域太守申儀等,也成為藩屏皇室的一路諸侯。
文官中,涿州籍亦佔重要地位,糜竺雖然才能平平,劉備奪得荊州後,仍拜其“為安漢將軍,班在軍師將軍(諸葛亮)之右,賞賜優寵,無與為此”。(見《三國志·糜竺傳》)孫乾、簡雍等大致如此。 諸葛亮雖然籍貫山東沂南縣,但他是從荊州發達的,且和荊州士人源淵很深,從後來的作為看,他不僅自認荊州籍,且成為獨一無二的代表人物。
荊州籍中,龐統、黃忠等對奠定西蜀政權的貢獻最大,但龐統戰死於雒城,黃忠獲得後將軍爵位後不久病死,特別是關羽荊州失敗,劉備猇亭失敗時,荊州籍官員損失最大,侍中馬良被殺,大都(元帥)馮習、先鋒張南均死於戰場,申耽、申儀投降曹魏,殘留荊州籍官員之中,受到劉備晚年重用的,僅諸葛亮、董和兩人。
益州籍地位十分特殊,儘管他們與劉備交往其淺,但是劉備要把益州作為鞏固的後方,就不得不重用蜀人,自然要起用一大批素無淵源的益州籍軍政精英,法正以卓越的軍政才能和反戈投奔的功勞,被任命為京畿之地的“蜀郡太守,揚威將軍,外統都畿,內為謀主”,成為劉備麾下的第一人。
諸葛亮擔當丞相後,雖然強調“寬濟以猛”(即以嚴刑峻法替代劉璋時代的法制松馳)的治蜀原則,但對法正揚眉吐氣後,多次挾嫌報復殺人傷人的違法行徑,也只能緊閉雙眼聽之任之。
劉璋時的蜀郡太守許靖曾對劉備鼠首兩端,更加之徒負虛名缺乏才能,劉備雖然很蔑視,依然使他在三年中完成了仕途“三級跳”,即公元一一八年任左將軍長史,第二年任太傅,第三年又升為司徒,班列僅次於諸葛亮。而鎮邊的將領中,益州籍亦為數不少,僅降庲都督一職,先後有鄧方、李恢、張翼、馬忠等;劉備東征孫吳時,率偏師於江北側應的鎮北將軍黃權也是益州籍;及至諸葛亮時代,益州籍的鄧芝、王平、張嶷、馬忠等,都以軍功才能成為西蜀的重要將領。
永安宮託孤並不只諸葛亮一人,而是“託孤於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為副,”而且加封其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見《三國志·李嚴傳》)相比較之下,荊州籍將領沒有了獨當一面的人物。 三種勢力只所以能較好地結合起來,都因為劉備的善於攏絡和平衡關係。劉備之後,雖然諸葛亮掌握國柄,但是涿州籍、益州籍文武大員,依然把希望寄託於以劉禪為代表的蜀漢政權,榮辱與共,不可能預設皇權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