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的不是起居注,而是實錄,這兩者是有區別的。至於李世民可能對那些內容進行修改,別的不能保證,但至少可以肯定包括唐朝創業階段李淵、李建成的表現,以及玄武門之變中的某些細節。
先來解釋一下起居注和實錄的區別。起居注是記錄皇帝日常言行的第一手直接資料。由專門的官員時刻緊跟皇帝左右進行記錄。漢武帝時始創,晉朝確定為制度,至清末一直保留。而實錄則是將起居注進行編輯,是二手的資料。實錄和起居注都是各朝各代編撰國史的重要(甚至唯一)參考資料。不過一旦有了實錄 後來的史書基本也就不看原始起居注(原始起居注也可能完全找不到了),只按照實錄來編輯了。實錄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的梁。但實錄最著名的,恐怕就是李世民的了。也就是著名的李世民改史的故事了。
李世民繼位後,對於起居注裡對自己的評價一直比較執著。《貞觀政要》有如下記載:
這段記述很有意思,講的是李世民詢問褚遂良在起居注中記錄寫什麼內容,並表示想看看起居注,褚遂良直言起居注不能給皇帝看,並說明一定會秉筆直書,包括皇帝有過錯的地方。
褚遂良這邊說不通,李世民也不放棄,又找了房玄齡,想看看當代國史怎麼記錄自己,於是有了以下對話:
房玄齡還是表示不能看,李世民就退而求其次,要他編撰編年體的實錄給自己看。房玄齡照做了。所以,李世民確實沒能隨便改起居注,並且連看都沒看到,但是他看到了實錄,並且不止看了,還要修改:
所謂“六月初四事”指的就是武德四年六月初四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看到《實錄》記載有所不滿,就表示這是周公誅管蔡一類的正義之舉,不必隱晦,應該直接寫,讓房玄齡等“削去浮詞,直書其事”。
表面上看,李世民是要房玄齡實事求是。實際上,這是李世民給了房玄齡一個修改意見。那房玄齡所改出來的實錄也只能是按照李世民的意思寫,真的能實事求是嗎?
所以,這就說明了李世民更改的第一個內容,玄武門之變。如何證明玄武門之變確實有過修改?那就是由實錄編輯而成的新舊唐書對這個事件的記載有些完全不合邏輯的地方。那就是李淵當時在幹什麼。
由現在的新舊唐書記載,玄武門之變發生時,李淵在海池泛舟。等到事件平息,尉遲恭才一身是血地出現在李淵面前,李淵和宰相們還渾然不知發生了什麼。但是,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前一日向李淵告李建成、李元吉穢亂宮闈,李淵召三人一早進宮對質。這個時候,三兄弟都遲到了,李淵居然跑去划船?就算真的去了。根據唐朝太極宮地圖,幾個“海池”都在皇宮北面,非常靠近政變發生地北宮門玄武門。這麼近的距離,李淵居然一點都沒聽到?這顯然不合理。
第二個李世民要修改的內容也很清楚,那就是要絕對美化自己在唐朝建立及一統天下過程中的表現。勢必也要弱化父親李淵和哥哥李建成。由實錄所編輯而成的新舊唐書中,李淵幾乎是一個懦弱的提線木偶。毫無主見,一切都是李世民的功勞。甚至連晉陽起兵都是李世民和裴寂設計灌醉李淵,讓楊廣行宮裡的宮女侍寢,使李淵犯下欺君重罪才不得不起兵。這種荒唐的劇情實在有些說不過去。如果李淵是這樣一個人,究竟憑什麼得到這麼多大臣的擁護?
所以,當我們看到李淵身邊書佐溫大雅所作的《大唐創業起居注》就一下釋然了。這裡的李淵完全不同於新舊唐書那樣毫無主見,而是有勇有謀,為了起兵精心佈置,果斷除掉了朝廷安插的耳目,並與虎視眈眈的突厥周旋,厚積薄發,走上一統天下之路。不能說這絕對沒有美化李淵,但至少比傻乎乎的跟宮女睡一覺才決定反叛進而居然建立一個強大王朝要合理多了吧。
而關於李建成,在《大唐創業起居注》中也與新舊唐書有諸多不同。在許多戰役中,新舊唐書都只記錄了李世民的意見,李建成完全如圖人間蒸發。而起居注則寫明是同時徵求了李建成和李世民,在很多重要事件中至少李建成都有參與。起居注的作者溫大雅,在後來李世民與李建成的角逐中是旗幟鮮明站著李世民一邊的。所以,他顯然沒有理由美化李建成。故其記載是真實可信的。
改的不是起居注,而是實錄,這兩者是有區別的。至於李世民可能對那些內容進行修改,別的不能保證,但至少可以肯定包括唐朝創業階段李淵、李建成的表現,以及玄武門之變中的某些細節。
先來解釋一下起居注和實錄的區別。起居注是記錄皇帝日常言行的第一手直接資料。由專門的官員時刻緊跟皇帝左右進行記錄。漢武帝時始創,晉朝確定為制度,至清末一直保留。而實錄則是將起居注進行編輯,是二手的資料。實錄和起居注都是各朝各代編撰國史的重要(甚至唯一)參考資料。不過一旦有了實錄 後來的史書基本也就不看原始起居注(原始起居注也可能完全找不到了),只按照實錄來編輯了。實錄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的梁。但實錄最著名的,恐怕就是李世民的了。也就是著名的李世民改史的故事了。
李世民繼位後,對於起居注裡對自己的評價一直比較執著。《貞觀政要》有如下記載:
貞觀三年,褚遂良為諫議大夫,兼知起居注。太宗問曰:“卿比知起居,書何等事?大抵於人君得觀見否?朕欲見此註記者,將卻觀所為得失以自警戒耳。”遂良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以記人君言行,善惡畢書,庶幾人主不為非法,不聞帝王躬自觀史。”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記耶?”遂良曰:“臣聞守道不如守官,臣職當載筆,何不書之?” 黃門侍郎劉洎進曰:“人君有過失,如日月之蝕,人皆見之。設令遂良不記,天下之人皆記之矣。”這段記述很有意思,講的是李世民詢問褚遂良在起居注中記錄寫什麼內容,並表示想看看起居注,褚遂良直言起居注不能給皇帝看,並說明一定會秉筆直書,包括皇帝有過錯的地方。
褚遂良這邊說不通,李世民也不放棄,又找了房玄齡,想看看當代國史怎麼記錄自己,於是有了以下對話:
貞觀十四年,太宗謂房玄齡曰:“朕每觀前代史書,彰善癉惡,足為將來規誡。不知自古當代國史,何因不令帝王親見之?”對曰:“國史既善惡必書,庶幾人主不為非法。止應畏有忤旨,故不得見也。” 太宗曰:“朕意殊不同古人。今欲自看國史者,蓋有善事,固不須論;若有不善,亦欲以為鑑誡,使得自修改耳。卿可撰錄進來。” 玄齡等遂刪略國史為編年體,撰高祖、太宗實錄各二十卷,表上之。房玄齡還是表示不能看,李世民就退而求其次,要他編撰編年體的實錄給自己看。房玄齡照做了。所以,李世民確實沒能隨便改起居注,並且連看都沒看到,但是他看到了實錄,並且不止看了,還要修改:
太宗見六月初四事,語多微文,乃謂玄齡曰:“昔周公誅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鴆叔牙而魯國寧。朕之所為,義同此類,蓋所以安社稷、利萬民耳。史官執筆,何煩有隱?宜即改削浮詞,直書其事。”所謂“六月初四事”指的就是武德四年六月初四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看到《實錄》記載有所不滿,就表示這是周公誅管蔡一類的正義之舉,不必隱晦,應該直接寫,讓房玄齡等“削去浮詞,直書其事”。
表面上看,李世民是要房玄齡實事求是。實際上,這是李世民給了房玄齡一個修改意見。那房玄齡所改出來的實錄也只能是按照李世民的意思寫,真的能實事求是嗎?
所以,這就說明了李世民更改的第一個內容,玄武門之變。如何證明玄武門之變確實有過修改?那就是由實錄編輯而成的新舊唐書對這個事件的記載有些完全不合邏輯的地方。那就是李淵當時在幹什麼。
由現在的新舊唐書記載,玄武門之變發生時,李淵在海池泛舟。等到事件平息,尉遲恭才一身是血地出現在李淵面前,李淵和宰相們還渾然不知發生了什麼。但是,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前一日向李淵告李建成、李元吉穢亂宮闈,李淵召三人一早進宮對質。這個時候,三兄弟都遲到了,李淵居然跑去划船?就算真的去了。根據唐朝太極宮地圖,幾個“海池”都在皇宮北面,非常靠近政變發生地北宮門玄武門。這麼近的距離,李淵居然一點都沒聽到?這顯然不合理。
第二個李世民要修改的內容也很清楚,那就是要絕對美化自己在唐朝建立及一統天下過程中的表現。勢必也要弱化父親李淵和哥哥李建成。由實錄所編輯而成的新舊唐書中,李淵幾乎是一個懦弱的提線木偶。毫無主見,一切都是李世民的功勞。甚至連晉陽起兵都是李世民和裴寂設計灌醉李淵,讓楊廣行宮裡的宮女侍寢,使李淵犯下欺君重罪才不得不起兵。這種荒唐的劇情實在有些說不過去。如果李淵是這樣一個人,究竟憑什麼得到這麼多大臣的擁護?
所以,當我們看到李淵身邊書佐溫大雅所作的《大唐創業起居注》就一下釋然了。這裡的李淵完全不同於新舊唐書那樣毫無主見,而是有勇有謀,為了起兵精心佈置,果斷除掉了朝廷安插的耳目,並與虎視眈眈的突厥周旋,厚積薄發,走上一統天下之路。不能說這絕對沒有美化李淵,但至少比傻乎乎的跟宮女睡一覺才決定反叛進而居然建立一個強大王朝要合理多了吧。
而關於李建成,在《大唐創業起居注》中也與新舊唐書有諸多不同。在許多戰役中,新舊唐書都只記錄了李世民的意見,李建成完全如圖人間蒸發。而起居注則寫明是同時徵求了李建成和李世民,在很多重要事件中至少李建成都有參與。起居注的作者溫大雅,在後來李世民與李建成的角逐中是旗幟鮮明站著李世民一邊的。所以,他顯然沒有理由美化李建成。故其記載是真實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