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肥肥子
-
2 # 王舉文168
賈島的“一句三年得,一呤雙淚流。呤破五個字,用破一生心。"讀了四十幾年了,記憶猶新看成五言絕句的楷模。沒齒難忘。
-
3 # 科捐雜稅
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後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後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後受教於韓愈,並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
-
4 # 樊虛
賈島不是被稱為“碣石山人”,而是自命此號。
碣石山位於河北昌黎、渤海北岸,主峰仙台頂,海拔695米,是環渤海近岸的最高峰;“碣”意為石碑,峰頂有巨石突起如碑,故名碣石山。
《山海經.北次三經》記載:“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繩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其中多蒲夷之魚。其上有玉,其下多青碧。”(再向北五百里,是碣石山。繩水從那裡流出,向東流淌注入黃河,河中多蒲夷魚。山上產白玉,山下多青玉。)
黃河曾北行至碣石山附近入海。《尚書.禹貢》記載,大禹治理了水患,把天下分為九州,巡視各處,考察土地肥瘠,確定賦稅等級;行至碣石山,海島夷人前來進貢皮服,大禹接納,率隊乘船沿黃河返回。
遠古時,物力技術簡陋,古人的行蹤和視界受限,遂把碣石山作為重要的地理標誌,或許成語“山南海北”便與此有關,碣石山之南,是開化的華夏大地,渤海之北,是未知世界。
傳說,碣石山是仙人羨門、高誓的洞府。秦始皇派盧生到那求仙,未果,再令盧生航海探訪蓬萊、方丈、瀛洲三仙山;盧生回來說,有大魚擋道,船行不通,但得仙人傳信,言“亡秦者胡也”。漢武帝封禪泰山後,北行至碣石山,築臺求仙,還要蹈海追尋,被東方朔諫止。
神話傳說的流傳,秦皇漢武的活動,為碣石山抹上奇幻色彩,在五嶽之外,碣石山被尊為神嶽,是仙途起點、通天渡口。
至三國時期,曹操北伐烏桓,回軍途中,登臨碣石,有雄文傳世。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詩描繪山海氣象,蒼茫恢宏,自成宇宙,似乎包藏無盡玄機。此後,有北魏文成帝、北齊文宣帝、唐太宗李世民等大人物登碣石山,憑海臨風,欲窺其妙。
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人類文化活動,使碣石山成為幽燕地界的自然、人文名山。
賈島是幽燕人士,必定對本地第一名勝心馳神往,興許驅身遊歷過神嶽。古人自我介紹,常用“鄉籍+姓名”模式,兩者加成,同時具備自謙自傲效果,例如“常山趙子龍”、“燕人張翼德”。賈島號“碣石山人”,除了為鄉自豪、為己自謙的作用外,還能寄寓“慕仙”的情思志趣。
賈島年少出家,按他情志,該入道門才對,但是道門高門檻,所謂貧僧富道,貧寒只能棲身佛門。賈島酷愛寫詩,可稱為詩僧,但他不象別的詩僧,用詩闡發佛理禪意,他是外僧內道,詩情散發道家方士氣息。
遊仙
借得孤鶴騎,高近金烏飛。
掬河洗老貌,照月生光輝。
天中鶴路直,天盡鶴一息。
歸來不騎鶴,身自有羽翼。
若人無仙骨,芝術徒煩食。
題戴勝
星點花AVANCIER士衣,紫陽宮女化身飛。
能傳上界春訊息,若到蓬山莫放歸。
賈島的詩,吟詠僧道、隱士的篇章佔了很大部分,詠道士、隱士的詩自然道氣瀰漫,詠佛僧的作品也是道機多於禪思。
贈牛山人
二十年中餌茯苓,致書半是老君經。
東都舊住商人宅,南國新修道士亭。
鑿石養蜂休買蜜,坐山秤藥不爭星。
古來隱者多能卜,欲就先生問丙丁。
宿山寺
眾岫聳寒色,精廬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日逆行雲。
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聞。
賈島還俗後,走科舉路,冀望取得功名入仕途,開始信心十足,豈料接連鎩羽。羈旅長安,在晦暗日子,彷徨苦悶,不知所措,進退失據。時而遊思象外,幻想遊仙跳出困境;時而觸景思鄉,頗有“歸臥故山秋”的念想。
寓興
莫居暗室中,開目閉目同。
莫趨碧霄路,容飛不容步。
暗室未可居,碧霄未可趨。
勸君跨仙鶴,日下云為衢。
晚晴見終南諸峰
秦分積多峰,連巴勢不窮。
半旬藏雨裡,此日到窗中。
圓魄將升兔,高空欲叫鴻。
故山思不見,碣石泬寥東。
(泬寥:清朗遼遠。)
神嶽碣石山,是賈島的靈魂歸宿。縱觀他的創作,無論為僧還是處俗,仙道之思貫穿始終。賈島百年之後,被稱為賈島仙而非賈島佛,說明人們公認他道心許仙。賈島自號“碣石山人”,名符其實。
回覆列表
和經歷相關吧,也是他的自號,被稱為詩奴,說明寫詩是其生命的全部了,後期成風格,影響也頗大,叫碣石山人,夾雜了生活和一生的無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