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在1871年實現了統一,之後經濟迅速發展。如果說在1871年之前,德國的經濟發展緩慢,那麼在1871年之後,德國的經濟就如同巨人的速度在跑步前進,傳統的英國、法國等殖民主義國家遠遠的甩到了身後。(威廉一世稱帝)
造成這一個現象的原因是,德國的統一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為德國的工商業提供了便利。德國統一之後,國家的安全保衛的能力大為加強,使得德國對外界的干擾和打擊有了充足的應對手段。
德國在教育改革的紅利下,湧現了大批的科技成果。德華人如飢似渴地吸收著這些新的科技成果。英華人開創的工業革命到1850年後就逐步讓位給了電氣革命。
德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是後發國家,可以用少量的代價就取得了工業基礎的建設成果。
1871年之後,德國依靠強大的科研實力成為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領導者。在日新月異的科技商業化專案中中,德國的工業實力得到了大規模的提升。
工業實力的強大,使得德國的安全狀況和對自身的定位也發悄然生了變化。
俾斯麥模糊政策在1871年之後得到了堅持,德國仍致力於維持周邊各強國關係,避免德國在東西兩個戰線同時出現危機。
此時,德國安全戰略選擇有所改變,影響國家安全戰略選擇的因素有:
一、國家所處的安全環境,包括地理位置、實力對比、相關國家的政策取向等。
二、國家對威脅的主觀判斷。
三,國家對自身安全利益目標的界定。
德國崛起於舊的歐洲體系的中心,它的建立衝擊著周邊國家的利益,並改變著各大國之間的相對地位。
德意志人居住的空間,恰好位於歐洲的中心地帶,在歐洲是鄰國最多的國家。 德國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北部的北海和波羅的海雖可做天然屏障,但其東、西部幾乎是完全開放的。
德國小心翼翼地維持著與俄國、奧地利之間的關係的微妙的平衡。俄國與奧地利都對東南歐有這個核心利益的競爭,俾斯麥致力於不再這兩個國家之間選擇站隊。
後來這種關係到了1888年德國老皇帝威廉一世去世了,新的皇帝腓特烈三世只做了一百多天的皇位就撒手人寰。然後呢,腓特烈的兒子威廉二世繼承了皇位。威廉二世是一個殘疾人,他的左手有殘疾。可能與此有關,這位皇帝的性格就有些偏激。(威廉二世)
他逐漸不滿意德國模稜兩可的外交政策,他認為,你德國現在的經濟實力和蓬勃發展的工業實力,可以挑戰原有的國際秩序。他認為,德國要活得Sunny下的土地,在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宣佈:“德意志帝國要成為世界帝國。在地球遙遠的地方,到處都居住著我們的同胞。德國的貨物、德國的知識、德國的勤奮要漂洋過海。”
德國早在1879年就與奧地利建立了同盟國關係,後來在1883年,義大利也加入了同盟。這樣,德國就建立了一箇中歐軍事同盟。這對法國形成了極大的軍事壓力,因此法國的1891年與俄國建立了密切的聯絡和合作。
1890年,德國制定了野心勃勃的海軍計劃,透過新技術,還有德國積累的工業實力,德國的海軍建設如火如荼地發展著,對原來的世界霸主英國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英國在壓力下也迫切的尋找同盟,因此英國和法國達成諒解。同時,在遠東和中亞,英國與俄國也暫時形成了妥協。因此英國,法國和俄羅斯形成了三國協約。
歐洲開始形成了兩個集團,這兩個集團劍拔弩張,都視對方為自己的終極對手。歐洲大戰的爆發不可避免了,整個歐洲都在馬不停蹄的準備戰爭。他們原本以為戰爭會像19世紀那樣一場決定性的戰役結束就可以談判解決紛爭,然而戰事的發展遠遠超出了當事各國的預計。
德國之所以放棄了睦鄰友好的老狐狸政策,轉而尋求野心勃勃的開拓政策,其背後的社會原因深刻且複雜。
在1890年,俾斯麥下臺後,有人認為德國應當成為歐洲中部的主導力量,也有人野心勃勃地主張德國應當以成為世界強國為目標。19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越來越多的人支援後一種觀點。
這種帝國主義不僅僅出於政治上的考慮,也有經濟、文化的多方面因素。
文化上,正如韋伯在1895年弗萊堡就職演說中提出的,德意志文化必須由世界舞臺上強大的德意志民族國家來保護。尤其是與海軍建設計劃聯絡起來之後,帝國主義更是成為德意志文化理所當然的選擇。(深孚眾望的俾斯麥)
有人說,如果俾斯麥不下臺,德國可以避免一戰的發生,也就不會出現德國被肢解的後果。可是,德國的社會深層矛盾與英法主導下的殖民地經濟體系的矛盾是結構性的,德國並沒有能夠找到一條像美國那樣的發展道路。強國環伺的德國,帝國主義道路的選擇幾乎成為必然。俾斯麥下課後還有8年時間,作為老道的政治家,他會熟視無睹德國面臨的糟糕狀況嗎?應該說,在俾斯麥8年多在德里弗利希斯魯莊園撰寫回憶錄時,對德國社會的矛盾的解決,也採取了預設現實的態度吧。
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德國在1871年實現了統一,之後經濟迅速發展。如果說在1871年之前,德國的經濟發展緩慢,那麼在1871年之後,德國的經濟就如同巨人的速度在跑步前進,傳統的英國、法國等殖民主義國家遠遠的甩到了身後。(威廉一世稱帝)
造成這一個現象的原因是,德國的統一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為德國的工商業提供了便利。德國統一之後,國家的安全保衛的能力大為加強,使得德國對外界的干擾和打擊有了充足的應對手段。
德國在教育改革的紅利下,湧現了大批的科技成果。德華人如飢似渴地吸收著這些新的科技成果。英華人開創的工業革命到1850年後就逐步讓位給了電氣革命。
德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是後發國家,可以用少量的代價就取得了工業基礎的建設成果。
1871年之後,德國依靠強大的科研實力成為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領導者。在日新月異的科技商業化專案中中,德國的工業實力得到了大規模的提升。
工業實力的強大,使得德國的安全狀況和對自身的定位也發悄然生了變化。
俾斯麥模糊政策在1871年之後得到了堅持,德國仍致力於維持周邊各強國關係,避免德國在東西兩個戰線同時出現危機。
此時,德國安全戰略選擇有所改變,影響國家安全戰略選擇的因素有:
一、國家所處的安全環境,包括地理位置、實力對比、相關國家的政策取向等。
二、國家對威脅的主觀判斷。
三,國家對自身安全利益目標的界定。
德國崛起於舊的歐洲體系的中心,它的建立衝擊著周邊國家的利益,並改變著各大國之間的相對地位。
德意志人居住的空間,恰好位於歐洲的中心地帶,在歐洲是鄰國最多的國家。 德國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北部的北海和波羅的海雖可做天然屏障,但其東、西部幾乎是完全開放的。
德國小心翼翼地維持著與俄國、奧地利之間的關係的微妙的平衡。俄國與奧地利都對東南歐有這個核心利益的競爭,俾斯麥致力於不再這兩個國家之間選擇站隊。
後來這種關係到了1888年德國老皇帝威廉一世去世了,新的皇帝腓特烈三世只做了一百多天的皇位就撒手人寰。然後呢,腓特烈的兒子威廉二世繼承了皇位。威廉二世是一個殘疾人,他的左手有殘疾。可能與此有關,這位皇帝的性格就有些偏激。(威廉二世)
他逐漸不滿意德國模稜兩可的外交政策,他認為,你德國現在的經濟實力和蓬勃發展的工業實力,可以挑戰原有的國際秩序。他認為,德國要活得Sunny下的土地,在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宣佈:“德意志帝國要成為世界帝國。在地球遙遠的地方,到處都居住著我們的同胞。德國的貨物、德國的知識、德國的勤奮要漂洋過海。”
德國早在1879年就與奧地利建立了同盟國關係,後來在1883年,義大利也加入了同盟。這樣,德國就建立了一箇中歐軍事同盟。這對法國形成了極大的軍事壓力,因此法國的1891年與俄國建立了密切的聯絡和合作。
1890年,德國制定了野心勃勃的海軍計劃,透過新技術,還有德國積累的工業實力,德國的海軍建設如火如荼地發展著,對原來的世界霸主英國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英國在壓力下也迫切的尋找同盟,因此英國和法國達成諒解。同時,在遠東和中亞,英國與俄國也暫時形成了妥協。因此英國,法國和俄羅斯形成了三國協約。
歐洲開始形成了兩個集團,這兩個集團劍拔弩張,都視對方為自己的終極對手。歐洲大戰的爆發不可避免了,整個歐洲都在馬不停蹄的準備戰爭。他們原本以為戰爭會像19世紀那樣一場決定性的戰役結束就可以談判解決紛爭,然而戰事的發展遠遠超出了當事各國的預計。
德國之所以放棄了睦鄰友好的老狐狸政策,轉而尋求野心勃勃的開拓政策,其背後的社會原因深刻且複雜。
在1890年,俾斯麥下臺後,有人認為德國應當成為歐洲中部的主導力量,也有人野心勃勃地主張德國應當以成為世界強國為目標。19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越來越多的人支援後一種觀點。
這種帝國主義不僅僅出於政治上的考慮,也有經濟、文化的多方面因素。
文化上,正如韋伯在1895年弗萊堡就職演說中提出的,德意志文化必須由世界舞臺上強大的德意志民族國家來保護。尤其是與海軍建設計劃聯絡起來之後,帝國主義更是成為德意志文化理所當然的選擇。(深孚眾望的俾斯麥)
有人說,如果俾斯麥不下臺,德國可以避免一戰的發生,也就不會出現德國被肢解的後果。可是,德國的社會深層矛盾與英法主導下的殖民地經濟體系的矛盾是結構性的,德國並沒有能夠找到一條像美國那樣的發展道路。強國環伺的德國,帝國主義道路的選擇幾乎成為必然。俾斯麥下課後還有8年時間,作為老道的政治家,他會熟視無睹德國面臨的糟糕狀況嗎?應該說,在俾斯麥8年多在德里弗利希斯魯莊園撰寫回憶錄時,對德國社會的矛盾的解決,也採取了預設現實的態度吧。
誰負誰勝出,天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