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做的叫麻餈,以晚米做的稱年糕。清明做麻餈,過年做年糕,這是新昌民間流傳至今的風俗習慣。過去,清明祭掃太公墳時有分麻糕的習慣。輪到作祭主的必須預先作好準備,待祭掃分,在墳壇前當場按人分麻餈。民間所講的“清明拿麻餈,見人頭分麻餈”之說蓋出於此。新昌縣誌載:“宗族的太公墳,掃墓人多……祭掃會餐後,分胙肉和麻餈。”建國後,清明分麻餈的習慣已屬少見,可是清明節做麻餈卻更為普遍了。但它的意義並非單一為掃墓。 在新昌還有清明送麻餈的習慣。這是兩家聯姻後嫁娶前的一種禮儀。這一禮俗很早以前便在全縣各地農村中流行。在嵊州市與新昌毗鄰的農村中也如此。誰家要娶媳婦了,男家一般都要在清明節前向女家送去清明麻餈,預示在下一個清明節前將要來娶新媳婦過門了。女兒出嫁後,女家父母到了清明節又得向男家回送清明麻餈。據說這是預祝小倆口結成夫妻日子能過得糯滋滋、甜絲絲。 送清明麻餈最為講究的是回山一帶。春分後一星期便開始打算好辦齊所用的作料。離清明節還五、六天就要安排送去,寧可早一天,不能遲一日。送的時間必須是上午,於是頭一天下午或晚上一定要做好麻餈。凡是禮儀麻餈都須嵌過餡,叫做嵌糖麻餈。在製作中也比一般精細一些、搗得透一些,外形儘量做得樣子好一些。大小要勻稱,長短要致,餡的甜度也總是足一些。用來送麻餈的傢伙也有一套講究。大多用團空(用篾編成,工藝精細,形似鞋籃)或切籃。把麻餈一段一段分層次整齊地碼放在裡面,外面再套以青色麻袋,然後打好牢固的結(表示吉慶、結親)。向女家送,一般都應由新女婿親自挑著去,以表誠意。如新女婿因故無法親自去,也有由兄弟代送的。女方向男家送,多由新媳婦的兄弟送。 麻餈送到後,還應將送來的麻餈馬上分別向鄰里家分過去,以表熱情大方。這時鄰里鄉親便會圍上來看一看新上門的“毛腳女婿”,相互認識一番,大家也便知道這姑娘不久就要出嫁了。所以群眾中還有“吃過清明糕,囡便養勿牢”之說。女家向男家回送的清明麻餈也一樣,總得分給鄰里鄉親共享口福,鄉親們接過贈送的麻餈,總是樂呵呵地還要回敬幾句客套。 關於送清明麻餈,新縣誌中有“鄉下有些男家給女家送三年清明麻餈,以示家底殷實”的記載。 風俗 往昔,慶元菇民每年冬季去異鄉砍樹制菇,路上往往要步行半個月或幾十天,受盡了挨餓受凍的苦楚。為免途中炊灶之難,菇民在出門前選用上等糯米洗淨浸透,然後放入舂臼用舂槌搗成稠寥粘性的團狀,俗稱“麻餈”。麻滋陰乾後蒸、煎、火烤、砂炒皆宜,便於菇民路途食用。 慶元農家秋收後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做麻餈,稱之為“洗桶”(過去脫粒用的谷桶)。意思是說,秋收時節莊稼人遍身粘著穀殼芒屑,使人皮膚髮癢,甚至難免將穀殼芒屑吸入肚裡以至發病,透過吃麻餈,就能將這些穀殼芒屑粘走排淨。剛出臼的麻餈可用豆粉、芝麻蘸著吃,其味香甜、柔韌,深受人們喜愛。 麻餈是你到英都鎮不可錯過的一種特色小吃,它至今已有五百年曆史。洪愛連的祖輩、父輩們都是在英都鎮做小吃生意的。英都麻餈歷經百年曆史滄桑,影響了洪家幾代人,一直到現在,洪家制作麻餈一直是家庭小作坊式的經營模式。 當年洪愛連的父親洪老古就肩挑小擔,沿街叫賣做麻餈生意。洪愛連介紹,她從八歲起就跟著父親學做麻餈。本來家裡幾個兄妹都跟著父親學做這門手藝,但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做麻餈的每道工序都需要手工操作,耗時費力又掙不了幾個錢,於是,她的幾個兄弟陸續改行做了其他的生意。 “如果不是為了把這手藝傳下去,我早就改行了。可每次一聽到鎮上的人稱讚我做的麻餈比我父親做的還好吃時,我就覺得這幾十年的心血沒有白費。”洪愛連說。 看似小小的糯米糰子,製作起來可真不簡單。作為洪家麻餈的第四代傳人,洪愛連為了讓祖輩們留下來的傳統手藝不在她手中失傳,經過四十多年的反覆創新,探索出了一套獨特的製作訣竅,使麻餈在保留傳統口味的同時,又增強了它甜而不膩、糯而不黏的特性,讓吃過洪家麻餈的人都有一個香甜的回憶。 洪愛連一邊做著麻餈,一邊向記者介紹做麻餈的竅門:想要製作出好吃又好看的麻餈,要注重心到、手到、眼到。以前做麻餈要先將糯米浸透了,再蒸熟,然後倒進大石臼裡,用一根大木槌反覆舂成柔韌的糯米餈,再放在案板上反覆揉成糯米糰。在製作過程中,最麻煩的就是舂糯米餈。舂糯米餈很費力,舂得越久才越有韌性,做出來的麻餈更好吃,但舂糯米餈要有力道,所以這力氣活不太適合女孩子做,一般都由家裡的男人來做。在積累了多年做麻餈的經驗後,洪愛連想到用攪拌的方法代替用木槌舂,這樣既省人力,又能讓糯米餈更有韌性。 英都麻餈的特色就是香甜可口,軟韌微冰。如今,古老的製作方法已經隨著電器裝置的產生而逐漸改進,從原始的石磨磨漿改成了電磨磨漿,節省了不少人力、物力。但純手工製作的麻餈自有一種獨特風味。因此,洪愛連除了將石磨改為電磨外,餘下的步驟仍然保留傳統的做法,並且把家傳手藝帶到了自己的婆家和親戚家,在空閒時,她也會毫無保留地教村裡有心學做麻餈的人。 以前做麻餈是為了填飽肚子,而現在的消費市場早已從吃飽肚子轉為品嚐文化感受歷史。所以,英都麻餈除了作為紅白喜事的珍品和祭品,還成為華僑賓客來南安時常購的馳名特產。
糯米做的叫麻餈,以晚米做的稱年糕。清明做麻餈,過年做年糕,這是新昌民間流傳至今的風俗習慣。過去,清明祭掃太公墳時有分麻糕的習慣。輪到作祭主的必須預先作好準備,待祭掃分,在墳壇前當場按人分麻餈。民間所講的“清明拿麻餈,見人頭分麻餈”之說蓋出於此。新昌縣誌載:“宗族的太公墳,掃墓人多……祭掃會餐後,分胙肉和麻餈。”建國後,清明分麻餈的習慣已屬少見,可是清明節做麻餈卻更為普遍了。但它的意義並非單一為掃墓。 在新昌還有清明送麻餈的習慣。這是兩家聯姻後嫁娶前的一種禮儀。這一禮俗很早以前便在全縣各地農村中流行。在嵊州市與新昌毗鄰的農村中也如此。誰家要娶媳婦了,男家一般都要在清明節前向女家送去清明麻餈,預示在下一個清明節前將要來娶新媳婦過門了。女兒出嫁後,女家父母到了清明節又得向男家回送清明麻餈。據說這是預祝小倆口結成夫妻日子能過得糯滋滋、甜絲絲。 送清明麻餈最為講究的是回山一帶。春分後一星期便開始打算好辦齊所用的作料。離清明節還五、六天就要安排送去,寧可早一天,不能遲一日。送的時間必須是上午,於是頭一天下午或晚上一定要做好麻餈。凡是禮儀麻餈都須嵌過餡,叫做嵌糖麻餈。在製作中也比一般精細一些、搗得透一些,外形儘量做得樣子好一些。大小要勻稱,長短要致,餡的甜度也總是足一些。用來送麻餈的傢伙也有一套講究。大多用團空(用篾編成,工藝精細,形似鞋籃)或切籃。把麻餈一段一段分層次整齊地碼放在裡面,外面再套以青色麻袋,然後打好牢固的結(表示吉慶、結親)。向女家送,一般都應由新女婿親自挑著去,以表誠意。如新女婿因故無法親自去,也有由兄弟代送的。女方向男家送,多由新媳婦的兄弟送。 麻餈送到後,還應將送來的麻餈馬上分別向鄰里家分過去,以表熱情大方。這時鄰里鄉親便會圍上來看一看新上門的“毛腳女婿”,相互認識一番,大家也便知道這姑娘不久就要出嫁了。所以群眾中還有“吃過清明糕,囡便養勿牢”之說。女家向男家回送的清明麻餈也一樣,總得分給鄰里鄉親共享口福,鄉親們接過贈送的麻餈,總是樂呵呵地還要回敬幾句客套。 關於送清明麻餈,新縣誌中有“鄉下有些男家給女家送三年清明麻餈,以示家底殷實”的記載。 風俗 往昔,慶元菇民每年冬季去異鄉砍樹制菇,路上往往要步行半個月或幾十天,受盡了挨餓受凍的苦楚。為免途中炊灶之難,菇民在出門前選用上等糯米洗淨浸透,然後放入舂臼用舂槌搗成稠寥粘性的團狀,俗稱“麻餈”。麻滋陰乾後蒸、煎、火烤、砂炒皆宜,便於菇民路途食用。 慶元農家秋收後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做麻餈,稱之為“洗桶”(過去脫粒用的谷桶)。意思是說,秋收時節莊稼人遍身粘著穀殼芒屑,使人皮膚髮癢,甚至難免將穀殼芒屑吸入肚裡以至發病,透過吃麻餈,就能將這些穀殼芒屑粘走排淨。剛出臼的麻餈可用豆粉、芝麻蘸著吃,其味香甜、柔韌,深受人們喜愛。 麻餈是你到英都鎮不可錯過的一種特色小吃,它至今已有五百年曆史。洪愛連的祖輩、父輩們都是在英都鎮做小吃生意的。英都麻餈歷經百年曆史滄桑,影響了洪家幾代人,一直到現在,洪家制作麻餈一直是家庭小作坊式的經營模式。 當年洪愛連的父親洪老古就肩挑小擔,沿街叫賣做麻餈生意。洪愛連介紹,她從八歲起就跟著父親學做麻餈。本來家裡幾個兄妹都跟著父親學做這門手藝,但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做麻餈的每道工序都需要手工操作,耗時費力又掙不了幾個錢,於是,她的幾個兄弟陸續改行做了其他的生意。 “如果不是為了把這手藝傳下去,我早就改行了。可每次一聽到鎮上的人稱讚我做的麻餈比我父親做的還好吃時,我就覺得這幾十年的心血沒有白費。”洪愛連說。 看似小小的糯米糰子,製作起來可真不簡單。作為洪家麻餈的第四代傳人,洪愛連為了讓祖輩們留下來的傳統手藝不在她手中失傳,經過四十多年的反覆創新,探索出了一套獨特的製作訣竅,使麻餈在保留傳統口味的同時,又增強了它甜而不膩、糯而不黏的特性,讓吃過洪家麻餈的人都有一個香甜的回憶。 洪愛連一邊做著麻餈,一邊向記者介紹做麻餈的竅門:想要製作出好吃又好看的麻餈,要注重心到、手到、眼到。以前做麻餈要先將糯米浸透了,再蒸熟,然後倒進大石臼裡,用一根大木槌反覆舂成柔韌的糯米餈,再放在案板上反覆揉成糯米糰。在製作過程中,最麻煩的就是舂糯米餈。舂糯米餈很費力,舂得越久才越有韌性,做出來的麻餈更好吃,但舂糯米餈要有力道,所以這力氣活不太適合女孩子做,一般都由家裡的男人來做。在積累了多年做麻餈的經驗後,洪愛連想到用攪拌的方法代替用木槌舂,這樣既省人力,又能讓糯米餈更有韌性。 英都麻餈的特色就是香甜可口,軟韌微冰。如今,古老的製作方法已經隨著電器裝置的產生而逐漸改進,從原始的石磨磨漿改成了電磨磨漿,節省了不少人力、物力。但純手工製作的麻餈自有一種獨特風味。因此,洪愛連除了將石磨改為電磨外,餘下的步驟仍然保留傳統的做法,並且把家傳手藝帶到了自己的婆家和親戚家,在空閒時,她也會毫無保留地教村裡有心學做麻餈的人。 以前做麻餈是為了填飽肚子,而現在的消費市場早已從吃飽肚子轉為品嚐文化感受歷史。所以,英都麻餈除了作為紅白喜事的珍品和祭品,還成為華僑賓客來南安時常購的馳名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