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譯名《自卑與超越》)這本書,以為這是一本將讓我們正確認識自己的自卑情緒,然後交給我們克服自卑的方法。但是看完整本書後,明顯感覺中文翻譯這本書的的名字是不合適的。裡面強調的是“合作”這兩個字,從人出生到長大到青春期到工作結婚有小孩,這兩個字是生活的基石。裡面有很多心理學知識,感覺是一本幫助人們認識自己,認識別人的書。同時也適合準備孕育新生命的年輕的夫妻閱讀,注意對小孩的教育與培養。
看完了《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譯名《自卑與超越》)這本書,以為這是一本將讓我們正確認識自己的自卑情緒,然後交給我們克服自卑的方法。但是看完整本書後,明顯感覺中文翻譯這本書的的名字是不合適的。裡面強調的是“合作”這兩個字,從人出生到長大到青春期到工作結婚有小孩,這兩個字是生活的基石。裡面有很多心理學知識,感覺是一本幫助人們認識自己,認識別人的書。同時也適合準備孕育新生命的年輕的夫妻閱讀,注意對小孩的教育與培養。
片段分享: 1.不言而喻,人們的一舉一動中都蘊含著對於世界和自身的總結,一個“我就是這樣,世界就是這樣”的論斷,一種賦予自身的意義、解釋生命的意義。有多少人類,就有多少種生命的意義。 2.人生的三大約束。第一大約束,是我們都生活在這個小小星球--地球的堅硬地殼表面,別無他所可居。第二個約束,是沒有誰是人類中唯一的存在。第三個支配著我們的約束在於,人類由男女兩性構成。 3.五歲前,兒童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牢固的行為模式,能夠開始用他們自己的方式來應對問題和任務,我們將這稱為他們的“生活方式”。 4.所有失敗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缺乏合作能力......到目前為止,我們理解個體的最好途徑還是對其合作能力的考察。 5.我們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會發現自己所處的環境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果我們能保持勇氣,就能透過唯一直接、現實和令人滿意的方式來消除這種感覺,那就是改善現狀。沒有人能長期忍受自卑感,人們會被壓力逼迫著採取某些行動。但假如一個人喪失了信心,假如他認為腳踏實地無法改善自己的處境,但又因為無法繼續承受自卑感帶來的壓力而想要擺脫它,那麼他們就會採取行動,雖然只是徒勞。他們的目標仍然是“凌駕於困難之上”,但卻不再試圖跨越障礙,而是力圖說服甚至強迫自己任憑產生優越感。與此同時,他們的自卑感會越來越嚴重,因為造成自卑感的情況並未改變。既然問題的根源還在,那麼接下來的每一步都不過是讓他們更深地陷入自我欺騙之中,而所有的問題都會堆積起來,越來越急迫,壓力越來越大......他們選擇讓自己在自己的眼中“顯得”更強壯.....到了給自卑情結下個明確定義的時候了。當有問題出現時,如果個體無法恰當的適應或應付,並且堅信他們一定沒有辦法解決,這就是自卑情結的表現。 5.自卑感本身並非異常。它是人類處境得以改善的動力之源。在我看來,一切人類文明都是基於自卑感而發展起來的。 6.爭取優越地位的努力是一個人完整人格的關鍵所在,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在他們精神發展的方方面面看到這一努力的痕跡。 7.將概念對立起來,楚河漢界,針鋒相對。這種對立或二元思維在神經官能症患者的身上也有明顯的體現。人們常常認為左和右是對立的,與之類似的,男人和女人,熱與冷,輕與重,強壯與孱弱,統統都是對立的。然而,以科學的觀點來看,它們之間的關係並非對立,而是一種相對的變化。它們是依照與虛構的理想點的關係而排列在標尺上的不同的點。好和壞,正常與異常,也並不真正是對立的。任何將睡眠與清醒、夢中思維與日常思維對立起來考量的理論從根本上說就是不科學的。 8.夢的目的必定就在於它們所激發出的感覺之中。而夢就是喚起感覺的工具與方式。之所以有夢,就是為了留下這些感覺……不過,不管怎麼說,儘管感官知覺從未缺席,它卻的確是減弱了的,我們與外界現實的聯絡也因此而更鬆散……所以,夢的意義就在於為個人的生活方式提供防護,以此對抗常規認知的壓力。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有趣的見解。如果個體正面臨著一個他不願利用常識來解決的問題,那麼他就會藉助於夢所喚起的感覺來肯定自己的態度。 9.在家庭生活的所有行為中,最不需要的就是權威的存在。家庭中不應存在統治,任何可能導致不平等感的事情都應當被避免。 10.母性的渴望其實是人類追求優越感的一個側面,是人類力圖貼近神的渴望的一種體現。 11.因此母親的任務是雙重的:她必須成為孩子們可信賴的第一個人,同時也必須做好準備,引導這種信任和友善擴散開去,直至整個人類社會。 12.同樣重要的是,當父母在向子女解釋有關性的問題時,要小心不要一廂情願地涉及太多,只要告訴孩子他們想要知道的,同時也是在他們當前的年齡階段裡能夠理解的內容,就足夠了。 13.一個人對異性的態度的形成在四五歲時就開始了。性驅動力在嬰兒期的最初幾週中表現明顯,但在有恰當的紓解渠道前,不應去加以刺激。性驅動力未被刺激的話,對於它的表現自然也無需大驚小怪。看到幾個月大的嬰兒研究自己的身體,撫摸自己,也沒什麼可擔憂的,但我們應該利用影響力引導他們少關注自己的身體,多看看周邊的世界。 14.趁孩子年幼時詢問他們將來想要做什麼是大有益處的。 15我們甚至可以說,兩個人之間要充分實現合作,每一個都必須關心對方甚於關心自己。這是愛情和婚姻成功的唯一基礎……如果合作中每個個體對對方的興趣都超過對自己的興趣,就一定能達到平等。如果能做到如此親密而雙向的熱愛與奉獻,沒人會覺得自己被壓制,被埋沒。但也只有雙方都秉持著這樣的態度,平等才會成為可能。每個人都應該竭盡全力讓對方的生活更輕鬆,更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