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巨愛電影
-
2 # 對不起此使用者名稱已被
《養生主》前兩句話指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莊子說:生命是有限度的,而學問知識是無窮盡的,拿有限度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盡的知識,多危險呀!你看,真好!不要聯考,也不要念書,我要求同學寫日記,同學就說:老師你不要罵我了,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下面兩句你忘記了?我一點也沒有忘記,以有限的生命跟著無窮盡的知識去追,太危險了!但是,我們不要被莊子騙了,既然以有限的生命跟著無窮盡的知識去追,“殆已!”那他自己為什麼又寫《莊子》?對不對?等於白居易寫的一首詩:“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既然不說話是大智慧,老子自己又為何寫了五千言《道德經》。老子若是碰到白居易,會問得一句話也答不出來。所以,我們不要上莊子的當。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我們再回轉來說,生命有盡,知識學問無盡,以有盡的生命跟在無窮的知識後面追,是很危險的。既然如此,我們拿著一點點知識,就自以為了不起,自己認為是智慧,有學問,了不起,是自找麻煩,太危險了!有許多學禪的同學對我講:老師啊,你不是說我們學識不夠,要我們看書嗎,那個六祖連一個大字都不認識嘛?我想,你該不是七祖呢?六祖以前沒有六祖,六祖以後也沒找到七祖,六祖是六祖,你是你。六祖不能超越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從小到十幾歲,世間的學問學遍了,你為什麼不學釋迦牟尼佛?一定要學六祖呢?就是這個道理。真有道理,道理是什麼?學問到了極點,要“入乎其內,出乎其外”,進得去,跳得出來,然後把一切書本知識丟光,白紙一張,到這個境界,可以養生,可以談道,可以學禪。所以莊子講的是對的,學問到了最高處,把所有學問丟光,這是高明人。自己沒有學問,本來是一張黑紙,冒充白紙一張,是不對的。講養生,中國民間文化歸納出兩句話,是從《莊子》裡面出來的,不過是消極的,不太好。“知識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但是話說回來,為了養生,這兩句話是真正名言。所以知識越高,痛苦越深,學問越多,煩惱越大,這是我們深深體驗到的。有時自己看到書,恨不得把它燒掉,就是被書害,但書並未害人。南朝梁元帝讀書讀呆了,敵兵臨境,還要文武諸臣戎服聽他講書。他在投降時,放一把火,把收藏的十四萬捲圖書燒光了。他說讀書幾十年,結果還弄得我亡國。你說笨不笨?學問並不害人,要懂這個道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這兩句話從表面上看來是反對知識的,因為所知越多,煩惱越多。譬如現在很流行的一本書,明朝理學家潵自誠先生的《菜根譚》,這本書兩百多年來不見了,清末民初,有人到日本留學發現了,就把它帶回國內,因此《菜根譚》才流行。書中第一條就說“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生。”“涉世”就是處事的經驗。“機械”代表心理、機心、辦法、煩惱。年青人剛剛踏上社會,人生的經驗比較淺一點,像塊白布一樣,染的顏色不多,比較樸素可愛。慢慢年齡大了,嗜慾多了,(所謂嗜慾不一定是菸酒賭嫖,包括功名富貴都是。)機心的心理,各種鬼主意也越來越多7。這個體驗就是說,有時候年齡大一點,見識體驗得多,是可貴!但是從另一個觀點來看,年齡越大,的確麻煩越大。有些人變得沉默寡言,看起來似乎很沉著,似乎修養非常高,但實際上卻是機械更深。因為有話不敢說,說對,得罪人,說不對也得罪人。假使一個心境比較樸實的人,就敢說話了。“故君子與其練達,”我們普通喜歡講做人要通達,“不如疏狂。”不如有些地方馬虎一點。意思大約是如此。講到“練達”,就想起《紅樓夢》一書,我們小時候偷偷地看,書上的好句子都會背,那時認為《紅樓夢》已經黃得不得了,現在看起來清白得不得了。《紅樓夢》上有幅名對子:“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世事一切都洞明,很透徹,是真學問。“練”等於經驗很多,對人情世故很通達了,這是大文章。這兩句話是人生最高的名言。可以說,一個人一輩子的修養能夠做到這兩句話,就非常成功,書中的主角賈寶玉,不大肯讀書,這位少爺最討厭這幅對子,換句話說,賈寶玉之所以討厭這幅對子,就是受了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思想的影響。既然已經說了“世事洞明緣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就已經不夠洞明世事
回覆列表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解釋為:人的一生是可以看到邊際的,對認知的物件卻看不到邊際。用能看到邊際的人生去追隨看不到邊際的認知物件,危險將要臨近;危險將要臨近了還去追隨看不到邊際的認知物件,危險已經臨身了。
這句話出自 《莊子·內篇·養生主第三》,其原文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進一步對此話進行理解,人生而有涯而學無涯,我們是不是可以不去努力的瞭解世界,認識世界了?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人類之所以現在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就是因為人類能夠認識世界並創造物質條件讓人類的生活更優越,更幸福。思考和溝通讓我們產生了社會,產生了意識,能夠不止為了物質條件而窮極一生,所以我們應該用一輩子的時間去追求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