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洛杉磯科比布萊恩特
-
2 # 風吹過已靜下46339537
多了花費太大,基本上都是邀請制,這項賽事知名度不高,再加上是區域性性賽事,高水平的球隊不來,因為沒啥鍛鍊價值,主要是我們的球隊水平不高,人家即便為了面子來也都是派出二三隊隊員前來鍛鍊,如果請的球隊多了,則承辦方有花費的費用就高了,由於賽事知名度不高,轉播,廣告門票以及企業贊助不會有太高的收入,所以只能限制球隊數量,這樣賽事下來不至於賠錢~
-
3 # 豬油鹼
斯坦科維奇盃是2005年開始舉辦的。前兩屆比賽,都是6支球隊參加,而且球隊水平相當高。但是從2007年開始,斯坦科維奇盃就逐漸走向沒落,變成只有4支球隊參加,而且相當“水”。發起人程萬琦卸任國際籃聯主席
斯坦科維奇盃,是在2005年由當時的國際籃聯主席程萬琦博士發起的。旨在紀念曾經擔任國際籃聯秘書長的鮑里斯-斯坦科維奇的卓越貢獻,每年固定都在中國舉行,中國男籃固定參加。在2006年,程萬琦先生卸任國際籃聯主席。缺少了實權人物的推動,這個盃賽走下坡路也是理所當然的。
參賽球隊水平下降斯坦科維奇盃舉辦之初,全名是“斯坦科維奇洲際籃球冠軍盃賽”。參賽的6支球隊,是每個大洲的洲際冠軍。第一屆斯杯,來的就是亞洲冠軍中國隊,歐洲冠軍立陶宛隊,非洲冠軍安哥拉隊,大洋洲冠軍奧拉利亞隊,美洲亞軍波多黎各隊,奧運會冠軍阿根廷隊。雖然美國隊沒來,但也算是名副其實的“洲際籃球冠軍賽”。2006年的第二屆,同樣是星光熠熠。美洲冠軍巴西隊,大洋洲冠軍澳洲隊,歐洲冠軍希臘隊都前來參加。同時還有歐錦賽的二三名,德國隊和法國隊。
不過經歷了這次高峰之後,斯坦科維奇盃迅速進入低谷。他們不得不更名為“斯坦科維奇盃”,去掉了“洲際籃球冠軍賽”的性質。參加比賽的球隊再也沒有門檻,名額也從6支減少到了4支。
比賽獎金持續降低成立之初,斯坦科維奇盃的比賽獎金是10萬美元。到了2007年,縮減到5萬美元。再到2009年,又再次縮減到3萬美元。這樣的獎金,這樣的比賽規格,已經很難吸引到強隊來參加比賽了。很多名氣較大的球隊,也只是派二三線隊伍出戰,主力都不會參加。斯杯也逐漸進入了低谷,成為了雞肋比賽,鍛鍊隊伍的價值有限。
2018年的斯杯,紅隊和藍隊都會參加今年的斯杯,依然是4支球隊參加。除了中國隊之外,參加比賽的還有克羅埃西亞,芬蘭和突尼西亞。比賽將在8月14日在深圳正式開打。值得一提的是,本屆比賽中國男籃紅隊和藍隊都會參加。藍隊是參賽的主力球隊,而因為亞運會的原因,紅隊將參加8月16日對陣克羅埃西亞隊的比賽。
回覆列表
實際上斯坦科維奇盃最近幾年都是4只球隊參加比賽,並非只有2018年才是這樣安排的。本來這項比賽在成立之初確實有6只球隊參加,每支球隊都來自世界六大洲的頂級國家男子籃球隊或被邀請的球隊。而且2005年與2006年也確實是6只球隊參加,但是自從2007年之後,不知道什麼原因,這項賽事就基本固定由4只球隊來參加,而且最近12年以來,參賽的球隊依舊沒有變,也就是說現在的斯坦科維奇盃已經就是4只球隊之間的比賽了!斯坦科維奇洲際籃球冠軍盃是在中國舉行的最高級別的官方國際籃球賽事之一。本來它的前名就叫做洲際籃球冠軍盃,後來為了表彰前國際籃聯秘書長斯坦科維奇為國際籃球發展所做出的貢獻特意改名的,而提出建議的這個人是越南籍華人程萬奇先生,他為了推動中國籃球的發展與進步,特意把這項賽事年年固定在中國舉行。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男籃曾經在2012年奪取了該屆斯坦科維奇盃的冠軍,而這也是唯一的一次。
斯坦科維奇盃自從2005年成立以來,按照每一年舉辦一次來算的話,這項賽事距今已經舉辦了14次。而2018年的比賽將在8月14日至17日在深圳市寶安體育館舉行,屆時將有4只球隊分別爭奪最後的冠軍,這4只球隊分別是中國,克羅埃西亞,突尼西亞以及芬蘭。本屆賽事將採取單迴圈制,每隻球隊互相較量一次,每天舉行2場比賽,然後按照成績排名,最終選出冠亞季軍。此前有訊息表明,本屆斯坦科維奇盃中國將派出杜峰為主帥的藍隊出戰,但是最新的訊息是紅隊也將參加這項賽事,說是為了更好的備戰亞運會,而且中間的時間間隔允許這般操作,所以最終的結果就是本屆斯坦科維奇盃男籃紅藍兩隊都會參加。屆時易建聯,郭艾倫,韓德君,李根,周琦,丁彥雨航等國手都將出戰。在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的幾個對手實力不容小覷,其中克羅埃西亞是前南斯拉夫球隊,就是現在塞爾維亞一起組成的南斯拉夫,突尼西亞則是非洲男籃錦標賽的冠軍,芬蘭則是一隻後勁十足的歐洲勁旅,所以中國男籃要想擊敗他們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不過這對於男籃明年征戰世界盃也是一個很好鍛鍊與預演機會,相信積極的效果還是會有的。最後作為中國男籃的支援著,我們還是希望這項賽事能夠好好的進行下去,畢竟這是在中國為數不多的國際性籃球賽事,而且大家的參與度也非常積極,所以小夥子們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