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說精神
-
2 # 心理科的小李大夫反社會人格障礙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最典型的特徵是對他人基本權益的廣泛忽視或故意侵害。他們往往對社會和他人冷酷無情,對他人的痛苦或求救訊號無動於衷,甚至會享受與他人的爭鬥或侮辱他人。襲擊、強姦和謀殺等傷害他人的行為在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患者身上很常見。這些行為並不是為了逃避他人的傷害,或因為某種社會不公,而僅僅是一時衝動。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患者很少信守承諾、不服從社會道德、有暴力傾向。另外,他們往往缺乏目標和計劃、行為衝動,並因此而長期失業,或出現婚姻問題、吸毒或酗酒等。
對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患者來說,人際只是他們達到自身目的一種工具。他們似乎缺乏與他人建立積極關係的興趣。在學要的時候他們也會表現得優雅或令人愉悅。但一旦達到目的,他們就會立即恢復其無禮和傲慢的特點。本質上他們並沒有興趣建立和維持長期穩定的人際關係。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患者對危險情境的焦慮水平較常人低,他們缺乏罪惡感,行為衝動、習慣於冒險、追求刺激而不考慮危險,他們不習慣穩定的生活,容易從一個關係轉向另一個關係。儘管這類人常常以進監獄或死亡而告終,但還有許多人可有較為穩定的職業。
雙相情感障礙(躁鬱症)雙相情感障礙是情感障礙疾病,是一類既有躁狂發作或輕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典型特徵)的常見精神障礙。躁狂發作常見情感高漲、言語活動增多、精力充沛,抑鬱發作則出現情緒低落、並愉快感喪失、言語活動減少、疲勞遲鈍等症狀。簡單地說,就是情緒變化較大,抑鬱和躁狂都有。
雙相障礙臨床表現複雜,在情緒低落或情感高漲反覆交替出現的同時,還可伴有焦慮、強迫、物質濫用,甚至會出現幻覺、妄想或緊張症狀等精神病性症狀。病程變化較大,可以呈發作性、迴圈往復或者混合遷延加重等表現。這個疾病有一定的自愈性,但間歇期時長不定。
雙相情感障礙的患者人格特徵往往是以環型人格、情感旺盛性人格為特徵(明顯外向性格、精力充沛、睡眠需求少)等特點,這類人格往往具有熱衷社交,主動性較強,情感飽滿或豐富為主,有的還具有熱心腸、爭強好勝等特點,這與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不同。
雙相情感障礙的患者具有強烈的情緒表現,這是疾病的典型特點。它的所有症狀都是圍繞著情緒的極端性變化而展開。透過治療一般可以完全治癒或緩解,治療手段也是藥物治療為主,心理、物理等治療手段也有效。
透過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是一種難以治療的疾病,我們所說的壞人就是這個樣子,可以說是一個天生的壞種。而雙相情感障礙則是一個可以治療的重性精神疾病,它的問題出現在情感而非人品上,破壞力與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祝大家健康!
回覆列表
你好,你的問題很有趣,為什麼你會覺得反社會人格障礙和躁鬱症,也就是雙相情感障礙是一樣一樣的呢?它們的區別在我看來,還是非常明顯的。聽我給你介紹一下就知道了。
首先人格障礙和雙相障礙(躁鬱症)這樣的疾病還是有本質區別的人格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人從小養成的一種獨立的,區別於其他人的性格特徵,所以也可以理解為性格,不管任何一種人格障礙,診斷的標準都是成年以後,因為18歲成年之前是有改變的可能的,一旦成年,人格基本成型,不會有再大的變化,除非遭遇重大社會事件情況下可能出現人格改變,但這樣的情況也是萬中無一吧。
所以第一個結論:人格障礙幾乎是沒辦法去治療的,而雙相障礙這樣的醫學疾病是完全可以治療並且幫助她完全恢復到患病以前的生活的。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特點就是對他人基本利益的廣泛忽視或故意侵害。他們常常的做法和行為會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對周圍人的痛苦和求助無動於衷,甚至會享受與他人爭鬥或侮辱他人。最常見的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就是多次傷人,殺人,強姦的罪犯。他們不守信用,不守道德,不受良心譴責,衝動不計後果。
而雙相障礙只是人的情感忽高忽低的表現,確實在躁狂發作的時候可能會出現衝動傷人,或者做事衝動不計後果的情況,但那時在情緒激越的情況下出現的,與人格障礙那樣無原因持續的傷人行為有本質區別。
所以第二個結論:人格障礙患者是持續的壞,而雙相障礙的患者是偶爾的病。
透過我的介紹相信你一定可以知道人格障礙和雙相情感障礙兩者的本質區別了。人格障礙一般形成與童年或青少年,有一定的先天(遺傳)基礎,但發病與後天(環境)影響。一般人格障礙,尤其是反社會人格障礙的人,從小就會表現為社交關係的緊張,沒有朋友,或只有極少數的能夠容忍她的朋友,從小就會表現為不合群,常常與人發生衝突。這一點在發病之前的雙相障礙患者身上是不會有的。
希望對於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和雙相障礙(躁鬱症)的區別,透過我的介紹能夠幫助到你,相信你已經發現兩者的巨大區別了。當然有些時候雙相障礙中有部分混合的患者可能表現出類似人格障礙的表現,但收集患者發病前後的情況資料,還是很容易可以區分開兩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