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村螢火蟲

    玉米大斑病在不同的地方有許多別稱,它也會被稱為條紋病、煤紋病、枯葉病、葉斑病。但無論怎麼稱呼,其實造孽的都是哪個真菌中的大斑突臍蠕孢。就是大斑突臍蠕孢侵染了農民朋友的玉米,引起了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的症狀及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玉米大斑病在玉米的整個生長期內都可感病,但玉米苗期很少發病,玉米抽穗後病害會逐漸加重。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玉米葉片、葉鞘和苞葉。被大斑突臍蠕孢侵染的玉米植株,一般先從下部葉片開始發病,感病初期葉片上會出現水漬狀青灰色斑點。隨後,病葉上的病斑會逐漸沿葉脈向兩端擴充套件,形成梭形大斑,病斑大小不等,長度一般在50毫米以上。受害植株的病情也會自下而上蔓延,嚴重病葉上的病斑連成一片,葉片變黃枯死,田間一片枯黃。潮溼時,病斑表面會產生大量灰黑色黴層。受害玉米輕者減產10——20%,重病地減產量可以達到50%以上。

    玉米大斑病在不同的玉米產區、不同的玉米品種上、受不同的生理小種侵染,病斑主要表現為3種類型:黃褐色,中央灰褐色,邊緣有較窄的褐色到紫色暈圈,病斑較大,多個病斑常連線成片狀枯死,出現在感病品種上。氣候潮溼時,病斑上可產生大量灰黑色黴層。黃褐色或灰綠色,中心灰白色,外圍有明顯的黃色褪綠圈,病斑相對較小,病情擴充套件速度較慢,出現在抗病品種上。紫紅色,周圍有或沒有黃色或淡褐色褪綠圈,中心有時灰白色,產生在抗性品種上。

    玉米大斑病的發生條件及規律

    大斑突臍蠕孢可分為高粱專化型和玉米專化型兩種,高粱專化型可以侵染玉米,玉米專化型只侵染玉米。玉米專化型目前共發現5個生理小種,在中國侵染玉米引起玉米大斑病的是危害大部分地區的1號和2號生理小種,還有在雲南一些地方危害的3號生理小種。4號和5號生理小種,中國並未發現。

    大斑突臍蠕孢主要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帶菌種子上的少量病菌也能越冬。越冬後,病組織產生的分生孢子或越冬的分生孢子,借風雨、氣流傳播到玉米植株上,條件適宜時即萌發侵染玉米。侵入後潛育10——14天產生分生孢子,在溼潤的條件下,分生孢子從玉米葉片的氣孔伸出,再次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借風雨、氣流傳播和再侵染。玉米大斑病的流行與玉米品種和菌源有密切關係,玉米品種的抗病性是決定玉米大斑病能否發生和流行的基本因素之一。在一定數量的菌源和種植感病品種的條件下,大斑病病害發生輕重主要決定於溫度和溼度。在玉米田間擁有病菌的情況下,滿足大斑病的發生條件,不超過2天玉米大斑病就會發生。

    大斑突臍蠕孢的菌絲體,發育的溫度範圍是10——35℃,最適溫度為28——30℃。其分生孢子形成的溫度範圍是13——30℃,最適溫度為20℃。分生孢子萌發和侵入的溫度為23——25℃。大斑突臍蠕孢在PH2.6——10的酸鹼環境中均可發育,最適酸鹼度是PH5.7。相對溼度90%以上有利於病害發展,相對溼度小於60%、氣溫持續高於25℃或低於15℃幾天,玉米大斑病病害會受到抑制。在玉米生長中、後期,遇多霧、連陰雨天氣,玉米大斑病易發。連作地,栽培過密,後期脫肥,土壤潮溼,都是玉米大斑病的誘因。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方法

    1、選種與消毒防治。規避玉米大斑病,首選的重要措施就是根據當地實際選擇適合自己的抗病品種,並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包衣。使用種子重量0.3%的衛福300毫升,兌水1.5——2公斤可拌種包衣玉米種子100公斤。

    2、物理防治。提高有機肥施用比例,使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合理搭配磷鉀肥和鋅肥,增強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適期早播,合理密植,並在多雨季節注意雨後排水,降低田間溼度,規避病害。發病初期,及時摘除下部葉片,拔除病株並帶出田間妥善處理。玉米收穫後,對感病地塊的病殘體進行徹底清理,減少後續菌源。嚴重發病的地塊,應當與其他作物實行輪作。

    3、藥劑防治。對普通玉米田可選用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9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0%敵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等噴霧,7——10天1次,連續用藥2——3次。對玉米種子田,可考慮選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25%苯菌靈乳油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等噴霧,10天1次,連續使用2——3次。

    寫在後面

    使用藥劑防治玉米大斑病的關鍵,是要在玉米抽穗結束之前合理用藥,控制病害發展,把大斑病消滅在棒三葉之前。只有這樣,才能把玉米大斑病對玉米產量的影響降到最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轉行成為一名程式設計師,如何高效率地學習程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