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皙姑娘
-
2 # 魯南眼科eye
什麼是翼狀胬肉?
翼狀胬肉,是一種常見的眼部疾病,患病初期一般不易察覺。翼狀胬肉分為進行期和靜止期。對於進行期的翼狀胬肉,手術是主要治療措施。翼狀胬肉的術後複發率較高,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也可大大降低複發率。
進展型:
胬肉的頸部寬大,新生血管多,充血,肥厚,體部呈三角形向兩側伸展,頭部明顯隆起,長入黑眼珠表面,甚至遮擋瞳孔。
靜止型:
胬肉長到黑眼珠邊緣上就停止了,它不充血,微紅色,頭部扁平,頸及體部較薄,處於相對靜止狀態,但不自行消退。
另外有一種假性翼狀胬肉,它可以生長在黑眼珠邊緣任何一個部位,一般比較小,表面呈灰白色,但也有較肥厚的。常常由於外傷、角膜邊緣潰瘍、結膜的化學或熱燒傷形成瘢痕組織,形成後一般不再生長。它和前面兩種翼狀胬肉性質上完全不同。
胬肉形成的原因
1、長期暴露於煙塵、風沙、日光下,受冷、熱刺激,結膜結締組織變性增生,肥厚的球結膜及結膜下組織由球結膜向角膜表面侵襲;
2、飲食、情緒等,使臟腑失調,邪熱上攻於目,血滯於此而發病。若眼裂部位常受風沙、煙塵或Sunny等刺激,可加速胬肉的滋生與發展;
3、另外翼狀胬肉與眼內直肌的節制韌帶發育過強及遺傳因素有密切關係。
給我翅膀,讓我可以翱翔~~~然而不是所有的“翅膀”都可以讓你翱翔。因為,有些“翅膀”是長在眼睛裡的!
眼睛上長的“翅膀”,在醫學上叫“翼狀胬肉”。或許你可能覺得這個詞有點兒陌生,但類似下面這張照片可能很多人都見過。
翼狀胬肉是一種很常見的結膜變性眼疾,病變屬於贅生組織,一般起源於眼睛的球結膜,發生變性、肥厚、增生的結膜組織,非常緩慢地向角膜內生長,呈三角形,其後日漸增大,嚴重時可能引起角膜弧度改變引起散光,或者胬肉過大而影響視力,因其形狀酷似昆蟲的翅膀,所以叫翼狀胬肉。
為什麼眼睛會長翼狀胬肉?若結膜長期受到外界刺激,如日曬及紫外線等而引起的慢性炎症,就有可能患上翼狀胬肉。
有研究顯示,如果被紫外線照射,眼球表面的結膜細胞容易受到傷害,引起發炎反應,另外,細胞內的基因也可能因此受到影響,而令細胞呈現不正常的生長,從而導致翼狀胬肉的產生。
翼狀胬肉的高發人群多為老年人、男性,電焊工人、長期受紫外線照射的戶外作業者,長時間處在沙、混凝土、水、雪等反射平面工作的人等。
那該如何預防翼狀胬肉?避免Sunny刺激
翼狀胬肉的發生與紫外線損害有一定的關係,建議眼睛儘可能避免煙塵、風沙及Sunny刺激等。如無法避免,建議戴上寬邊帽,並佩戴合適的太陽鏡。
注意眼部衛生
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若患沙眼或其他型別結膜炎時,建議儘早治療。
如果“翼狀胬肉”引起眼部不適,炎症反覆發作,引起視力下降等症狀時,建議儘快到正規的眼科醫院進行檢查,及早治療。
若不小心患上,怎麼辦?翼狀胬肉在早期可能並沒有自覺症狀,但當胬肉逐漸生長、變大,可能出現一些列的症狀,包括眼紅,眼睛表面有異物感,隨著胬肉逐步向角膜中心方向生長,可能牽扯角膜引起散光引致視力障礙,而胬肉過大還可能在視軸範圍造成角膜疤痕,從而影響視力,嚴重的可能影響眼球運動。
胬肉的病變主要分為靜止期和活動期,而胬肉一般穩定,多處於靜止期。
靜止期的翼狀胬肉病變組織相對較薄、胬肉的體部充血不明顯、頭部平坦、前方角膜透明清亮;活動期的翼狀胬肉則病變組織肥厚、充血,頭部稍隆起,並侵犯在其前方的角膜,使得前方角膜出現灰白色混濁區域。
翼狀胬肉一般發展緩慢,多處於靜止期(a),如無症狀或大小在3mm以下,可不需治療,而如果進入活動期(b),或大於3mm則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如果是在早期或沒有症狀時,一般不須接受特別治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人造淚水滋潤眼睛,或使用去紅筋眼藥水,當有炎症刺激時可點抗炎症的眼藥水。
但若是較嚴重時,就可能需要用手術的方式處理。 而胬肉切除手術一般適用於:1. 胬肉≥3mm,造成視力障礙;2. 胬肉長期引起嚴重不適或發炎;3. 胬肉伸展至角膜時,由於牽扯而產生程度較嚴重的散光;4. 胬肉過大影響眼球轉動。
翼狀胬肉切除的手術方式種類很多,主要有3種:單純胬肉切除術、胬肉切除+抗代謝藥物、胬肉切除+自身結膜移植術等。
翼狀胬肉是一種發展緩慢的良性結膜病變,疾病處於靜止期時可無症狀可不治療。若胬肉發展至活動期,則需要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要注意的是,手術後仍有較高的複發率,因此手術須選擇適宜方式,建議聽從醫生的建議。同時術後仍需藥物治療,嚴密觀察,以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