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光侃歷史
-
2 # 大洲文苑
寶玉與黛玉共讀《西廂記》,是《紅樓夢》中最美的華彩段落之一,也是二人情感發展的一個高潮,可以說,《西廂記》是寶黛愛情的催化劑。 但問題來了,讀者甚至紅學家,提到這一段,都說寶黛是共讀西廂,可小說裡卻偏偏說成是《會真記》!何以然?
眾所周知,《會真記》與《西廂記》是兩種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前者是元稹創作的唐傳奇小說,後者是元代偉大戲劇家王實甫所作的雜劇,兩者劇情人物大致相同,但主題各異。前者是始亂終棄故事,後者是有情人終成眷屬,歌頌的是追求愛情戰勝封建禮教的精神,這顯然與寶黛二人的愛情理想與追求是一致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西廂記》是他們的思想啟蒙與愛情追求的教科書。 所以說,寶黛二人只會欣賞《西廂記》,絕不可能去讀《會真記》。
事實也是如此,他們讀出的書上的句子就是《西廂記》中的唱詞:“傾國傾城貌”“多愁多病身”“若共你多情小姐共鴛帳,怎捨得叫你疊被鋪床”.... 但為什麼曹雪芹要把《西廂記》說成《會真記》呢? 一種可能是當時人們習慣把改編自《會真記》的《西廂記》叫《會真記》。類似現象並不鮮見。
第二種可能是曹雪芹用的還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的障眼法:《會真記》是假,《西廂記》是真。 第三種可能便是曹雪芹寫錯了。 總而言之,還有一些可能性存在,也很難確定哪一種合曹翁原意。其實,也沒必要認定是哪一種正確,正像賈府究竟在北京還是南京一樣,《紅樓夢》的魅力就在謎多,就在猜不透!
這個情節出自《紅樓夢》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細語,牡丹亭豔曲警芳心”
一日,茗煙見寶玉新生煩惱,就想讓他開心一些,心想很多事情都是寶玉厭煩的,就給寶玉買了許多古今小說,傳奇指令碼來,其中包括飛燕合德,武則天,楊貴妃,其中也包括了《西廂記》,寶玉得到這些書之後如獲至寶,要知道在封建社會達到頂峰的那個時代,統治者文化專制導致思想禁錮,讀書人也都是些書呆子,怎麼會翻看這些書,這些書當時也被當做“淫詞豔曲”來對待了。
裡面描寫道“寶玉攜了一套《會真記》,走到沁芳閘橋邊桃花底下一塊石頭上坐著,展開《會真記》從頭細玩”後碰見黛玉葬花,恰好讀完,讀後“自覺辭藻警人,餘香滿口”,寶玉笑道“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以自己和林黛玉比作是張生和崔鶯鶯。
那麼問題來了,賈寶玉和林黛玉所讀的《會真記》是唐代元稹的傳奇小說《會真記》還是元代王實甫創作的元雜劇《西廂記》呢?
可以肯定的是二人所讀是元代王實甫創作的元雜劇《西廂記》。
首先根據後半段“牡丹亭豔曲警芳心”可以看出,林黛玉聽到“原來是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殘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這幾句唱詞之後自己也是思緒萬千。要知道《西廂記》宣揚的是“願天下有請的都成了眷屬”而湯顯祖的《牡丹亭》也是宣揚真情至上的,由此可見,二人所讀是《西廂記》並非《會真記》,而根據後林妹妹想到“落花流水紅,閒愁萬種”這句詞也是出自《西廂記》“可正是人值殘春蒲郡東,廳門掩重關蕭寺中;落花流水紅,閒愁萬種,無語怨東風”。
另外,作者宣揚的也是對封建禮教約束,禁錮人們思想的批判,在封建統治到達了高峰的明清時期,尤其是清代,為了加強統治者對人們思想的禁錮,維護封建統治,《西廂記》《牡丹亭》等一貫被列為禁書,“淫詞豔曲”因作者致力於年輕的一代敢於向封建權威進行挑戰,對封建家長的叛逆,所以對於清代的統治者來說,不利於鞏固自己的統治。所以在自己的書中,曹雪芹不可能使用《會真記》。
再看看這本《會真記》,其實,王實甫的《西廂記》故事原型人物就是《會真記》經過《董西廂》對《會真記》的發展改編到了王實甫這裡,《西廂記》成為一部充滿批判性,敢於挑戰封建家長制度的權威,宣揚真情至上的一本書。
《會真記》也叫《鶯鶯傳》是唐代大詩人元稹寫的一部唐傳奇故事,寫了張生是一個渣男,對鶯鶯始亂終棄的故事,張生住在普救寺的時候發生了一段兵亂,他想辦法救了自己遠房的親戚鄭氏,而後張生對自己的表妹崔鶯鶯一見鍾情,之後終於在一起,在張生進京赴考之時,二人也會經常書信往來,但是慢慢張生便變心,說鶯鶯是“尤物”紅顏禍水。而據說這是元稹在寫的自己的故事,他有個遠房表妹,和他青梅竹馬,後來元稹變心,這部作品顯然是站在張生的角度,或者說是男性的角度來說的,自己明明是渣男,還在為自己的變心而開脫,轉而寫受害者鶯鶯是“ 尤物,妖孽,不妖其身,必妖於人”。
到了元代初期,董解元對《鶯鶯傳》做了較大的改動,文學史上稱之為《西廂記諸宮調》又稱為《董西廂》改變了張生渣男的形象,二人終於衝破封建禮教,是個大團圓的結局。到了王實甫,又在《董西廂》的基礎上,使人物形象,人物性格更加完善,批判性更強,使得在《董西廂》中崔鶯鶯的報恩情節,才子佳人才能相配的情節更加完善,二人之間的愛情沒有報恩的雜質,沒有才子佳人的條條框框的限制,而單純只是因為愛情,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