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吹臉膀
-
2 # 機智小學生6
木姜子,樟科木姜子屬Litsea pungens Hemsl.落葉小喬木,產全國大部地區,生於山地陽坡雜木林中或林緣、溪邊。果含芳香油,為高階香料的原料。
中藥應用——
【藥 名】:木姜子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樟科植物木姜子的果實。
【植物形態】:
1.清香木姜子 落葉小喬木,高10m。幼枝有短柔毛;頂芽圓錐形,外被黃褐色柔毛。葉互生;葉柄長1.5cm;葉片卵狀橢圓形或長圓形,長7-14cm,寬2.5-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略圓,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粉綠色,被疏柔毛,中脈稍密。雌雄異株;傘形花序腋生,常4個簇生於短枝上,每一花序有花4-6朵,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花被裂片6,黃綠色或黃白色,橢圓形,長約2mm;能育雄蕊9,花絲有灰黃色柔毛,花葯4室,皆內向瓣裂。果球形,直徑5-7mm,先端具小尖頭,成熟時黑色;果柄長4mm,果託不增大,有稀疏短柔毛。花期2-3月,果期9月。
2.毛葉木姜子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4m。幼枝灰褐色,密被短柔毛,老時脫落;頂芽圓錐形,鱗片外面有柔毛。葉互生或聚生於枝頂;葉柄被白色柔毛;葉片長圓形橢圓形,長4-12cm,寬2-4.8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面暗綠色,無毛,僅中脈疏被柔毛,下面綠白色,密被白色柔毛。傘形花序腋生,常2-3個簇生於短枝上;花單性雌雄異株,每一花序有花4-6朵,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花被裂片6,黃色,寬倒卵形;能育雄蕊9,花絲有柔毛;退化雌蕊無。果球形,直徑約5mm,果託很小,成熟時藍黑色,果梗長5-8mm,有稀疏短柔毛。花期3-4月,果期9-10月。
3.木姜子,落葉小喬木,高3-7m。花枝細長。葉簇聚於枝端,紙質,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5-10cm,初有絹絲狀短柔毛,後漸變為平滑;葉柄有毛。花單性,雌雄異株;傘形花序,由8-12朵花組成,具短梗;花先於葉開放;總苞片表面有毛,早落;花黃色,花梗細小,長1-1.5cm,有絹絲狀粗毛;花被6,倒卵形;花葯4室,瓣裂,全內向,花絲僅於基部有細毛;雌花較大,有粗毛。核果球形,藍黑色,直徑約7-10mm;果梗上部稍肥大。花期3-4月。果期8-9月。
【功 效】:健脾,燥溼,調氣,和胃消食。
【主 治】:治胃寒腹痛,洩瀉,食滯飽脹,瘡毒。
【性味歸經】:辛,溫。《貴州民間藥物》:“性溫,味辛。”入脾、胃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入散劑。外用:搗爛敷。
【用藥忌宜】:《重慶草藥》:“腸胃有熱者忌用。”
【別 名】:原植物木姜子又名:山胡椒、臘梅柴、滑葉樹、山姜子、木香子、木樟子、山蒼子(貴州南部)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浙江、江蘇、江西、湖北、湖南、貴州、四川、雲南、河南、甘肅、陝西、山西等地。此外,四川地區尚以同屬植物山雞椒 Litsea cubeba(Lour.) Pers.及清香木姜子 L. Euosma W. W. Smith 的果實作木姜子使用。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8~9月間採取。
【拉丁名】:原植物木姜子 Litsea pungens Hemsl.
【考 證】: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各家論述】
1.《貴州民間藥物》:健脾燥溼,助消化,外治瘡毒。
2.《重慶草藥》:逐寒、鎮痛,健胃、消飽脹。治心胃冷氣痛,冷骨風,寒食擺子,痛經。腸胃有熱者忌用。
3.《湖南藥物志》:祛風,散寒。治感寒腹痛;木姜子四至五錢。水煎服。治關節痛:木姜子一兩,雄黃五錢,雞屎二兩。搗爛,炒熱,布包,揉擦痛處。
-
3 # 老姚談植物
新木姜子屬於那一種植物?
新木姜子是樟科新木姜子屬(Neolitsea)常綠喬木樹種。不是木姜子屬(Litsea)植物。樟科中新木姜子屬和木姜子屬兩個是平行屬。
新木姜子屬在全世界有85種,中國產有45種8個變種呢。新木姜子這個名稱出自《中國樹木分類學》,是正式中名;別名有新木姜等。分佈在中國南方部分省區,常生長在山坡闊葉林中或林緣。
它的外形特點:一是樹高十公尺左右,樹皮灰褐色,幼嫩枝條黃褐色或紅褐色,有鐵鏽色短毛。二是單葉互生或密集生長在枝頂,葉片橢圓形、長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十公分左右,革質,表面綠色光滑,背面密生金黃色絹毛,葉脈為離基三出脈,葉邊全緣,葉柄長一公分左右,有鏽色短毛。三是花雌雄異株,傘狀花序有花三到五朵,花被片四個,雄花有能發育雄蕊六個;一般三月份開花;果實橢圓形,長八毫米左右,果託淺盤狀,果柄長六毫米左右,先端稍增粗。九十月份果實成熟。
新木姜子的用途:木材屬於雜木類,可製作小器具用。它的根有藥用價值。詳細可查閱專門的醫藥資料。
回覆列表
木姜子,樟科木姜子屬Litsea pungens Hemsl.落葉小喬木,產全國大部地區,生於山地陽坡雜木林中或林緣、溪邊。果含芳香油,為高階香料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