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長子(大阿哥)胤禔1672—1734母惠妃納喇氏皇二子(太子)胤礽1674—1725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皇三子(三阿哥)胤祉1677—1732母榮妃馬佳氏皇四子(四阿哥)胤禛1678—1735母德妃烏雅氏皇八子(八阿哥)胤禩1681—1726母良妃衛氏皇九子(九阿哥)胤禟1683—1726母宜妃郭絡羅氏皇十子(十阿哥)胤(礻我)1683—1741母溫僖貴妃鈕祜祿氏皇十三子(十三阿哥)胤祥1686—1730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皇十四子(十四阿哥)胤禎(後雍正即位改“禎”為“禵”)1688—1755母德妃烏雅氏大阿哥起初與太子爭儲位,野心太過暴露,遭康熙帝終生圈禁太子二阿哥被康熙帝兩次廢黜,其中第二次廢黜後將其終生圈禁並昭告天下,永不再立三阿哥因早期過繼給康熙的兄長,不具備爭儲資格,胤祉參與了編書四阿哥也就是胤禛繼承大統,改元雍正,稱為雍正帝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皇十子胤礻我,二人同為八王黨,支援八阿哥胤禩當太子,在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胤禩及其同黨謀嫡,為康熙深惡痛絕,導致胤禩在他心裡的形象大損。康熙去世後,雍正任命胤禩及其黨羽大學士馬齊為總理事務大臣,同日又破格晉封胤禩為和碩廉親王。此後的兩個月中,先後授與他兼管理藩院、上駟院、工部的權力;對其子弘旺賜予貝勒銜;其母舅噶達渾解除辛者庫賤籍、賜世襲佐領世職;一些原屬胤禩集團的官員也被提升重用。雍正元年,首先將胤禵、胤禟分別軟禁在河北遵化的清東陵和青海西寧軍中,又藉故將胤俄革爵拘禁,這樣就斷絕了胤禩與其同黨兄弟的聯絡。雍正三年,又將胤禟革除貝子爵位。雍正四年,將其黃帶子革去,開除宗室籍,同黨的胤禟、蘇努、吳爾佔也一併開除宗籍。胤禩嫡福晉烏雅氏也被革去封號、斥回母家嚴行看守。二月,將胤禩由宗室親王降為民王、削去其所屬住領,隨即又革除王爵、囚禁於高牆之內,並將其名字改為“阿其那”,滿語意為“豬”或“俎上凍魚”,後更名為“塞子黑”,滿語意為“狗”。這年的九月十四日,46歲的胤禩禁不住百般的折磨,身患嘔吐之症,不進飲食,死於獄中。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弘曆正式宣佈,將他的八叔、九叔恢復原名,與其子孫一併歸入宗室籍中,仍在皇室族譜《玉碟》上載錄其名於康熙皇帝位下。算是為胤禩恢復了名譽。十阿哥允礻我,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敦郡王。雍正元年四月,斥為不敬。兵部劾奏,命允禩議其罪,奪爵,逮京師拘禁。乾隆二年,高宗命釋之,封輔國公。六年,卒,詔用貝子品級祭葬。惟十三阿哥胤祥與雍親王胤禛關係最密。胤禛繼位,即封為和碩怡親王,總理朝政,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大政務。雍正待待他非尋常,雍正八年(1730)——五月初四日(陽曆6月18日)去世,時年45歲。詔復其名為胤祥,配享太廟。六月諡號賢,並命將“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冠於賢字上。又命入把京師賢良詞。五月:怡親王允祥逝,雍正帝親臨其喪,諡曰“賢”,配享太廟。詔令怡親王名仍書原“胤”祥。誠親王允祉會怡親王允祥之喪,遲到早散,面無戚容,交宗人府議處。議削王爵監禁景山永安亭,得旨削爵拘禁。六月,賜怡賢親王“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加於諡上。八月,命怡親王子弘曉襲封親王,弘皎別封郡王,均世襲。建賢良祠,以怡親王允祥功勳卓著而奉為首位。設立軍機處。乾隆十九年(1754)——九月詔入盛京賢王祠。乾隆三十九年(1774)——詔以其爵位世襲罔替。十四阿哥十四阿哥與雍正帝的同母兄弟,可是在康熙末年宮中爭奪皇位的鬥爭中,參與八王黨,兄弟間隙。雍正帝登基後將胤禵幽禁起來,直至雍正帝死後,胤禵才恢復了自由。雍正帝胤禛(zhēn)即位後,為避名諱,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諱“胤”字而改為“允”字排行。雍正三年,革去胤禵固山貝子,諭令把他押回北京,囚禁於景山壽皇殿內。雍正四年,胤禩、胤禟被雍正相繼殺害之後,胤禵銷聲匿跡,過了八、九年的囚徒生活。乾隆即皇位不久,便下令釋放胤禵和胤礻我,乾隆二年(1737年),胤禵被封為奉恩輔國公,十二年(1747年)封多羅貝勒,十三年(1748年)晉為多羅恂郡王,並先後任正黃旗漢軍都統、總管正黃旗覺羅學。乾隆二十年卒。他死後,乾隆賞治喪銀一萬兩,賜諡“勤”。
皇長子(大阿哥)胤禔1672—1734母惠妃納喇氏皇二子(太子)胤礽1674—1725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皇三子(三阿哥)胤祉1677—1732母榮妃馬佳氏皇四子(四阿哥)胤禛1678—1735母德妃烏雅氏皇八子(八阿哥)胤禩1681—1726母良妃衛氏皇九子(九阿哥)胤禟1683—1726母宜妃郭絡羅氏皇十子(十阿哥)胤(礻我)1683—1741母溫僖貴妃鈕祜祿氏皇十三子(十三阿哥)胤祥1686—1730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皇十四子(十四阿哥)胤禎(後雍正即位改“禎”為“禵”)1688—1755母德妃烏雅氏大阿哥起初與太子爭儲位,野心太過暴露,遭康熙帝終生圈禁太子二阿哥被康熙帝兩次廢黜,其中第二次廢黜後將其終生圈禁並昭告天下,永不再立三阿哥因早期過繼給康熙的兄長,不具備爭儲資格,胤祉參與了編書四阿哥也就是胤禛繼承大統,改元雍正,稱為雍正帝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皇十子胤礻我,二人同為八王黨,支援八阿哥胤禩當太子,在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胤禩及其同黨謀嫡,為康熙深惡痛絕,導致胤禩在他心裡的形象大損。康熙去世後,雍正任命胤禩及其黨羽大學士馬齊為總理事務大臣,同日又破格晉封胤禩為和碩廉親王。此後的兩個月中,先後授與他兼管理藩院、上駟院、工部的權力;對其子弘旺賜予貝勒銜;其母舅噶達渾解除辛者庫賤籍、賜世襲佐領世職;一些原屬胤禩集團的官員也被提升重用。雍正元年,首先將胤禵、胤禟分別軟禁在河北遵化的清東陵和青海西寧軍中,又藉故將胤俄革爵拘禁,這樣就斷絕了胤禩與其同黨兄弟的聯絡。雍正三年,又將胤禟革除貝子爵位。雍正四年,將其黃帶子革去,開除宗室籍,同黨的胤禟、蘇努、吳爾佔也一併開除宗籍。胤禩嫡福晉烏雅氏也被革去封號、斥回母家嚴行看守。二月,將胤禩由宗室親王降為民王、削去其所屬住領,隨即又革除王爵、囚禁於高牆之內,並將其名字改為“阿其那”,滿語意為“豬”或“俎上凍魚”,後更名為“塞子黑”,滿語意為“狗”。這年的九月十四日,46歲的胤禩禁不住百般的折磨,身患嘔吐之症,不進飲食,死於獄中。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弘曆正式宣佈,將他的八叔、九叔恢復原名,與其子孫一併歸入宗室籍中,仍在皇室族譜《玉碟》上載錄其名於康熙皇帝位下。算是為胤禩恢復了名譽。十阿哥允礻我,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敦郡王。雍正元年四月,斥為不敬。兵部劾奏,命允禩議其罪,奪爵,逮京師拘禁。乾隆二年,高宗命釋之,封輔國公。六年,卒,詔用貝子品級祭葬。惟十三阿哥胤祥與雍親王胤禛關係最密。胤禛繼位,即封為和碩怡親王,總理朝政,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大政務。雍正待待他非尋常,雍正八年(1730)——五月初四日(陽曆6月18日)去世,時年45歲。詔復其名為胤祥,配享太廟。六月諡號賢,並命將“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冠於賢字上。又命入把京師賢良詞。五月:怡親王允祥逝,雍正帝親臨其喪,諡曰“賢”,配享太廟。詔令怡親王名仍書原“胤”祥。誠親王允祉會怡親王允祥之喪,遲到早散,面無戚容,交宗人府議處。議削王爵監禁景山永安亭,得旨削爵拘禁。六月,賜怡賢親王“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加於諡上。八月,命怡親王子弘曉襲封親王,弘皎別封郡王,均世襲。建賢良祠,以怡親王允祥功勳卓著而奉為首位。設立軍機處。乾隆十九年(1754)——九月詔入盛京賢王祠。乾隆三十九年(1774)——詔以其爵位世襲罔替。十四阿哥十四阿哥與雍正帝的同母兄弟,可是在康熙末年宮中爭奪皇位的鬥爭中,參與八王黨,兄弟間隙。雍正帝登基後將胤禵幽禁起來,直至雍正帝死後,胤禵才恢復了自由。雍正帝胤禛(zhēn)即位後,為避名諱,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諱“胤”字而改為“允”字排行。雍正三年,革去胤禵固山貝子,諭令把他押回北京,囚禁於景山壽皇殿內。雍正四年,胤禩、胤禟被雍正相繼殺害之後,胤禵銷聲匿跡,過了八、九年的囚徒生活。乾隆即皇位不久,便下令釋放胤禵和胤礻我,乾隆二年(1737年),胤禵被封為奉恩輔國公,十二年(1747年)封多羅貝勒,十三年(1748年)晉為多羅恂郡王,並先後任正黃旗漢軍都統、總管正黃旗覺羅學。乾隆二十年卒。他死後,乾隆賞治喪銀一萬兩,賜諡“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