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農35
-
2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育秧期苗床出現大小苗每年都會在一些農戶的育秧大棚中出現,老百姓習慣的稱之為“子孫苗”,高矮不一、秧齡不一,對於秧苗的管理和移栽增加了很大的難度。那麼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怎麼預防?
1、底水澆的不勻。大棚育秧之前,需要在苗床澆2-3次透水,滿足水稻芽種播種後至出苗之前對水分的需求。老百姓習慣的做法是扯著管子用噴頭澆,如果經驗不豐富的話很容易出現澆水不均勻,造成苗床一些區域的秧盤過早的澇幹、出苗晚。從而出現出苗不一致造成“子孫苗”的情況發生。
在澆底水時必須要澆透,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使用微噴澆水,保證澆水的均勻性。
2、播種密度過大。正常情況下,東北粳稻種植區旱育秧的播種面積在360平方的苗床播種在560-640斤,大概每盤播幹籽二兩半左右。這個播種量下,芽種和芽種之間有一定的間距不會互相干擾。但是很多的農民朋友習慣性的都是增加播種量,甚至有的播種量達到700斤/360平方,這就造成了種子和種子間相互擠壓、甚至重疊的情況發生。這些重疊的種子在萌發時必然會相互競爭,而且有的種子和底土處於分離的狀態,必然會出現“子孫苗”的情況出現。
建議大家使用電動或者手推式的播種器進行播種作業。這樣播種的密度相對於手工撒種要均勻很多,也能減少種子重疊的情況發生。同時,使用播種器對於播種密度的調整也是比較方便的。
3、頂蓋處理不及時。育秧期間苗床出現頂蓋的情況很常見。只需要揭膜後敲碎或者壓碎頂蓋後再澆透水就可以了。但是有一些農民朋友對於頂蓋的處理不及時、不正確,就會造成頂蓋下的秧苗生長比其他區域的秧苗生長慢的情況,造成“子孫苗”的情況發生。
頂蓋要及時處理,可以使用木棍敲碎、壓種滾壓碎或者噴頭水呲,一定要及早處理澆透水。並且對於漏籽的區域要及時的補充蓋土。
需要農民朋友勤觀察苗床的生長情況,可以揭膜時要及時的揭膜、去除頂蓋、澆水,最好是澆水後使用無紡布覆蓋,減少塑膠底膜灼傷秧苗的風險。
總之,造成水稻育秧期間出現“子孫苗”的原因很多,但是都可以透過科學的管理、播種手段來減少這類情況的發生。因此,需要農民朋友注意一下,自己的育秧大棚管理、澆水等措施是否科學、合理。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回覆列表
苗好半年糧,育出好苗,育壯苗,我們也就等於豐收一半。
苗齊苗壯,高低一致。顏色綠而不黃無病害。沒有大小苗的現象。在實際生產中我將其稱之為壯秧。
那麼造成水稻秧田期秧苗大小苗的現象原因以及預防措施是什麼?
下面我根據以往在實際生產中觀察,來與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以下幾點原因,以及預防措施。
一,下種量過大
現在還是有一部水稻種植戶特別,喜苗愛苗,同時呢!也生怕播下去的種子,長不夠苗,影響水稻栽插作業質量,所以認可多花錢,多買些稻種,也得必須保證出苗夠用。也正因為這這才造成了,高密度的水稻種子累積,加之育苗時營養土內的肥料(壯秧劑)混拌不均勻,導致幼苗離乳後養分供應不足,所以呢根系壯,吸肥能力強的秧苗就具備快速生長的優先條件。
二,秧苗土落幹頂蓋
秧苗大小不齊,與秧盤中的落幹,落幹原因:1,秧田置床不平,秧盤底下著床不實,無法接觸秧盤下面的溼潤床土。導致芽種在沒充足水分供應的情況下,無法生長,雖有少量長出,由於過度缺少水分,生長緩慢,也就形成了大小苗。但是也會直接導致大部種子芽幹,不能長出。秧苗頂蓋也秧田期常遇到的問題,每每這時後,你會發現,即便把頂蓋的部分覆土敲落,下面秧苗由於高熱烘烤等原因,其顏色與正常不頂蓋的秧苗顏色要淡,秧質也稍差些,長勢也肯定會弱於不頂蓋的秧苗,因此也成了大小苗形成的因素之一。
三,苗床不平低窪
秧田置床,不平並且選擇低窪,冷涼地塊是存在很多弊端的,苗床不平呢,會導致存水過多,溼度過大,如果遭遇長期低溫天氣,低窪的地方就會發生白芽現象,生長緩慢或不生長,與正常苗形成先明對比反差。
四,種子的生長芽勢
種子的生長芽勢也是形成大小苗的關鍵所在,種子的生長芽勢與什麼有關係呢,當然是與種子的飽滿度和成熟度。
這是就為什麼我們旱育稀植要培育壯秧,培育壯秧的前提就是要選種,篩選出空癟粒及成熟度不好,芽率不高的種子,這樣的種子自身澱粉形成不足,及胚芽發育不完全,所以在芽勢上以及後期生長也無法與成熟度好的種子相比較。
根據以上總總原因,我們來制定以下幾點預防措施。
一,減少秧田播種量,培育壯秧。
二,及時做好秧田查田工作,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三,秧田置床一定平整,拒絕低窪排水不暢地塊做育秧田。
四,做好育秧前的曬種,選種,寖種工作,選好優質稻種。剔除空癟粒,病粒,成熟度不好的籽粒。為培育生長整齊的壯秧,減少大小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