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瓜形如南瓜而較小,又稱為桃南瓜,皮色紅黃似金,故又稱金瓜。性味甘平,無毒,具有潤肺止喘功效。中國民間常用來治哮喘 據出售北瓜的雙城市農民介紹,北瓜屬於蔬菜品種中的果菜,由於產量低不宜大面積種植,這些北瓜都是他在自家房屋前小菜園裡少量種植的,本想賣菜的時候順便捎帶著賣,沒想到卻十分受市民歡迎,一元錢一公斤,才賣了不到一週的時間,家裡種植的幾十斤北瓜就已經賣沒了。據他介紹,北瓜既可以生吃,又可以做涼拌菜和炒菜。北瓜與西瓜的不同之處在於北瓜的瓤是黃色的,味道稍甜帶有清香。 “北瓜”屬於半野生植物,由於它的產量低,加之沒有西瓜的甜美、冬瓜的清香以及南瓜的高產量,因此,人們不太認識它 瓜有西瓜,有南瓜,還有東瓜(又稱冬瓜),偏是缺了一種北瓜。北方人古來不知種瓜耶?這是講不通的,北方人不僅種西瓜和東瓜,還大種南瓜,豈有獨不種北瓜的道理? 《西遊記》作者虛構了一段故事情節,說唐太宗招募奇人去陰曹地府進獻瓜果,有個叫劉全的人為了尋覓愛妻亡魂,情願冒死一往。劉全頭頂南瓜等物服藥自殺,幽靈攜帶禮品謁見冥府神君,閻王爺大受感動,遂遣他夫妻靈魂雙雙還陽。地方說書人覺得說著不夠過癮,給改了一下,把南瓜改成北瓜。道理是:因為北瓜獻給了閻王爺,所以此後世上沒了北瓜一種。說書人受小地域侷限,顯然不透徹瞭解一點,南瓜、北瓜其實是一碼事兒。如果他明白此點,《西遊記》情節興許又有新的拓展——聰明過人的唐太宗,不過是把閻王老頭哄了一回,他送給冥府神君的人情只是個“北瓜”空名兒,實物仍留在陽世人間。 推想,以東南西北命名幾種最重要的瓜種,應在國家政治文化中心位於中原那段歷史時期,大約是在以長安洛陽為中心的漢唐盛世。這個“中心”本身偏於北,“北”瓜反倒成了它的視覺盲區,我想,缺了北瓜的奧妙就在於此。換一視點,南方人離遠點則看得分明,他們曾經把一種或幾種瓜稱作“北瓜”。現今有的資料上說,北方人把南瓜叫北瓜,我想恰好是弄顛倒了。那麼“北瓜”後來到底哪去了?其實它一直和我們在一起,其栽培地域和西瓜東瓜南瓜一樣的廣闊。在我看,番瓜即是北瓜一個典型代表,歷史上“北番南蠻”的說法,大家應該知道。 番瓜之“番”,是需要仔細識別的。過去,華人習慣把外域傳入的蔬果品種冠以“番”號,番瓜番茄番薯啦,番石榴番荔枝番木瓜啦,或直呼其“洋”,洋蔥洋姜洋芋洋柿子洋白菜洋葫蘆等等。我故鄉的人,祖輩都把番瓜叫葫子或葫瓜,進入蘭州市後,發現人們普遍喊它番瓜,這使我疑惑了好長時間。怎麼,是從外國進來的種啊?閱讀過程中才慢慢搞明白,倒是老家沒文化的農民叫得最正確了。葫子、葫瓜,正是瓠子、瓠瓜的簡寫,而瓠和瓠瓜這個名稱,早在周秦時代就確立了。番瓜者,不過是外地移民帶來的區域性俗稱,反映了他們的一種觀念誤差,他們把華夏地域之差誤認作海內外之別了。 番瓜只是南瓜家族成員之一,所以真正識別番瓜,還須首先了解南瓜。恐怕沒有哪一蔬品,像人們對南瓜的指謂這樣莫衷一是了。面對同一種東西,叫南瓜的,叫金瓜的,叫萵瓜的,叫倭瓜的,叫瓠瓜的,叫葫蘆的,叫西葫蘆的——且停!葫蘆與南瓜咋會分不清?種南瓜為的殼殼裡面的果肉,而種葫蘆主要為外面那個硬殼,這是截然有別的!是的。但是,南瓜的上述所有稱呼,恰恰“葫蘆”之謂才是它的文化源頭;即便在植物學意義上講,南瓜也隸屬於葫蘆科。這麼說,瞭解南瓜,又須從葫蘆開始。 詩經《豳風·七月》曰:“七月食瓜,八月斷壺。”壺即葫蘆,斷是摘下。可以看出,那時老祖宗把葫蘆與“瓜”分得開了,但是“瓜”的外延模糊不清。七月成熟的瓜好多好多,我們自然會想到幾種夏令果品之瓜,可是還有許多不能生吃的蔬類之瓜,祖先一概置之不理是嗎?這怎麼可能呢!神農氏嘗百草,他們連有毒的植物都一一嚼遍,營養上佳的瓠瓜南瓜豈能丟棄?所以,南瓜當時既可能涵括在“瓜”中,更可能包容在“壺”中。“八月斷壺”,秋天了,把熟透的葫蘆摘下,可是熟透的南瓜也該採摘了呀。摘下葫蘆,為的製成各種容器,而抱回南瓜,為的久儲補充冬天蔬菜稀缺。南瓜殼的確不足以成“壺”,可是葫蘆青嫩時與南瓜一樣當菜吃,嫩葫蘆不也叫“瓜”嗎?那麼,我不揣深淺地解釋一下《詩經》中這兩句——七月食瓜的瓜中包括嫩葫蘆,八月斷壺的壺中包括老南瓜。 在南國珠海,我數次去參加現代農科所舉辦的“南瓜節”。南瓜,在亞熱帶才展現出它的全部魅力,我想像得到的瓜的奇形怪狀,它可以一樣一樣長出來,而我想像不到的瓜的五彩斑斕奇光異色,它也可以生長出來。真可謂天工造化,無奇不有,洋洋大觀。 走在南瓜園裡,遂想起《詩經》裡記載的周人歌頌本族歷史的歌謠:“帛系帛系瓜瓞,民之初生。”意思說,綿綿延延的瓜藤上,結著大大小小的瓜兒,這正是我周族人丁興旺的生動寫照啊!有解釋說,這句講的是人類最早是從葫蘆瓜裡面出生,我想,還是作為詩的比興理解為好。周人唱著這類歌謠時,正在由我老家的隴東向渭北遷徙,胸懷問鼎天下君臨四海之雄心。時間一晃三千多年,我頭頂的瓜蔓上依然綴滿大大小小的瓜兒,而作為“周人”之後的我,此時置身於南海之濱,怎不叫人一詠三嘆!
北瓜形如南瓜而較小,又稱為桃南瓜,皮色紅黃似金,故又稱金瓜。性味甘平,無毒,具有潤肺止喘功效。中國民間常用來治哮喘 據出售北瓜的雙城市農民介紹,北瓜屬於蔬菜品種中的果菜,由於產量低不宜大面積種植,這些北瓜都是他在自家房屋前小菜園裡少量種植的,本想賣菜的時候順便捎帶著賣,沒想到卻十分受市民歡迎,一元錢一公斤,才賣了不到一週的時間,家裡種植的幾十斤北瓜就已經賣沒了。據他介紹,北瓜既可以生吃,又可以做涼拌菜和炒菜。北瓜與西瓜的不同之處在於北瓜的瓤是黃色的,味道稍甜帶有清香。 “北瓜”屬於半野生植物,由於它的產量低,加之沒有西瓜的甜美、冬瓜的清香以及南瓜的高產量,因此,人們不太認識它 瓜有西瓜,有南瓜,還有東瓜(又稱冬瓜),偏是缺了一種北瓜。北方人古來不知種瓜耶?這是講不通的,北方人不僅種西瓜和東瓜,還大種南瓜,豈有獨不種北瓜的道理? 《西遊記》作者虛構了一段故事情節,說唐太宗招募奇人去陰曹地府進獻瓜果,有個叫劉全的人為了尋覓愛妻亡魂,情願冒死一往。劉全頭頂南瓜等物服藥自殺,幽靈攜帶禮品謁見冥府神君,閻王爺大受感動,遂遣他夫妻靈魂雙雙還陽。地方說書人覺得說著不夠過癮,給改了一下,把南瓜改成北瓜。道理是:因為北瓜獻給了閻王爺,所以此後世上沒了北瓜一種。說書人受小地域侷限,顯然不透徹瞭解一點,南瓜、北瓜其實是一碼事兒。如果他明白此點,《西遊記》情節興許又有新的拓展——聰明過人的唐太宗,不過是把閻王老頭哄了一回,他送給冥府神君的人情只是個“北瓜”空名兒,實物仍留在陽世人間。 推想,以東南西北命名幾種最重要的瓜種,應在國家政治文化中心位於中原那段歷史時期,大約是在以長安洛陽為中心的漢唐盛世。這個“中心”本身偏於北,“北”瓜反倒成了它的視覺盲區,我想,缺了北瓜的奧妙就在於此。換一視點,南方人離遠點則看得分明,他們曾經把一種或幾種瓜稱作“北瓜”。現今有的資料上說,北方人把南瓜叫北瓜,我想恰好是弄顛倒了。那麼“北瓜”後來到底哪去了?其實它一直和我們在一起,其栽培地域和西瓜東瓜南瓜一樣的廣闊。在我看,番瓜即是北瓜一個典型代表,歷史上“北番南蠻”的說法,大家應該知道。 番瓜之“番”,是需要仔細識別的。過去,華人習慣把外域傳入的蔬果品種冠以“番”號,番瓜番茄番薯啦,番石榴番荔枝番木瓜啦,或直呼其“洋”,洋蔥洋姜洋芋洋柿子洋白菜洋葫蘆等等。我故鄉的人,祖輩都把番瓜叫葫子或葫瓜,進入蘭州市後,發現人們普遍喊它番瓜,這使我疑惑了好長時間。怎麼,是從外國進來的種啊?閱讀過程中才慢慢搞明白,倒是老家沒文化的農民叫得最正確了。葫子、葫瓜,正是瓠子、瓠瓜的簡寫,而瓠和瓠瓜這個名稱,早在周秦時代就確立了。番瓜者,不過是外地移民帶來的區域性俗稱,反映了他們的一種觀念誤差,他們把華夏地域之差誤認作海內外之別了。 番瓜只是南瓜家族成員之一,所以真正識別番瓜,還須首先了解南瓜。恐怕沒有哪一蔬品,像人們對南瓜的指謂這樣莫衷一是了。面對同一種東西,叫南瓜的,叫金瓜的,叫萵瓜的,叫倭瓜的,叫瓠瓜的,叫葫蘆的,叫西葫蘆的——且停!葫蘆與南瓜咋會分不清?種南瓜為的殼殼裡面的果肉,而種葫蘆主要為外面那個硬殼,這是截然有別的!是的。但是,南瓜的上述所有稱呼,恰恰“葫蘆”之謂才是它的文化源頭;即便在植物學意義上講,南瓜也隸屬於葫蘆科。這麼說,瞭解南瓜,又須從葫蘆開始。 詩經《豳風·七月》曰:“七月食瓜,八月斷壺。”壺即葫蘆,斷是摘下。可以看出,那時老祖宗把葫蘆與“瓜”分得開了,但是“瓜”的外延模糊不清。七月成熟的瓜好多好多,我們自然會想到幾種夏令果品之瓜,可是還有許多不能生吃的蔬類之瓜,祖先一概置之不理是嗎?這怎麼可能呢!神農氏嘗百草,他們連有毒的植物都一一嚼遍,營養上佳的瓠瓜南瓜豈能丟棄?所以,南瓜當時既可能涵括在“瓜”中,更可能包容在“壺”中。“八月斷壺”,秋天了,把熟透的葫蘆摘下,可是熟透的南瓜也該採摘了呀。摘下葫蘆,為的製成各種容器,而抱回南瓜,為的久儲補充冬天蔬菜稀缺。南瓜殼的確不足以成“壺”,可是葫蘆青嫩時與南瓜一樣當菜吃,嫩葫蘆不也叫“瓜”嗎?那麼,我不揣深淺地解釋一下《詩經》中這兩句——七月食瓜的瓜中包括嫩葫蘆,八月斷壺的壺中包括老南瓜。 在南國珠海,我數次去參加現代農科所舉辦的“南瓜節”。南瓜,在亞熱帶才展現出它的全部魅力,我想像得到的瓜的奇形怪狀,它可以一樣一樣長出來,而我想像不到的瓜的五彩斑斕奇光異色,它也可以生長出來。真可謂天工造化,無奇不有,洋洋大觀。 走在南瓜園裡,遂想起《詩經》裡記載的周人歌頌本族歷史的歌謠:“帛系帛系瓜瓞,民之初生。”意思說,綿綿延延的瓜藤上,結著大大小小的瓜兒,這正是我周族人丁興旺的生動寫照啊!有解釋說,這句講的是人類最早是從葫蘆瓜裡面出生,我想,還是作為詩的比興理解為好。周人唱著這類歌謠時,正在由我老家的隴東向渭北遷徙,胸懷問鼎天下君臨四海之雄心。時間一晃三千多年,我頭頂的瓜蔓上依然綴滿大大小小的瓜兒,而作為“周人”之後的我,此時置身於南海之濱,怎不叫人一詠三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