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海鉤沉
-
2 # 妳婼懂喔該有多好
事在人為說不準,畢竟已是歷史,還有一點,成功了才能證明自己的實力,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難道不是嗎?比如現在的首富等等
-
3 # 畢生高人
如果龐統北伐,一定會用魏然的“兵出子午谷"這一著險棋,那麼,後果就難以估計了。
諸葛亮一生唯謹慎,以堂堂之陣,正正之旗北伐曹魏。龐統善於兵行險著,什麼“連環計",“當縣令,讓張飛推薦給劉備”等都是體現了他的用兵性格!在他短暫的人生中,充份表現出其在這方面的才能!因此,由他對付司馬懿應該是最好的人選。
如果假設龐統在世,那麼,統一天下,並非沒有可能了!劉備負責座鎮成都,由龐統率領以馬超為先鋒,張飛為大將,走祈祁山大路。魏然兵出子午谷,抄魏軍後路!殲滅曹魏主力於祁山,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另一路由諸葛亮當軍師,以趙子龍為先鋒,關羽為大將從荊州出發北伐,曹魏軍隊能阻擋的可能性不大。派遣黃忠鎮守荊州當後援看緊孫權!法正和李嚴負責兩個戰場的糧草供應,這樣,全面打敗曹魏軍隊,並非沒有可能的!
誠如是,天下可平,漢室可興爾!
-
4 # 史研
這個一定是能夠輕易的統一三國的,當時諸葛亮是一個人苦苦的堅持著,把自己都搞得累死累活的,可是現在有龐統在這裡的話,一定能夠幫助諸葛亮出謀劃策,諸葛亮比較適合去治理國家,但是論行軍打仗的話,一定是比不過龐統的,龐統才是適合去北伐。
只要這兩個人聯合起來,諸葛亮治理好國家,讓龐統無後顧之憂,而龐統的話發揮自己最強大的特長,那就是在軍中是非常有才能的,帶兵打仗絕對是一流,就算是司馬懿的話也無法和龐統相比。就算司馬懿是能夠忍耐下來,但是龐統總是能夠找到司馬懿的弱點,沒有其他的心思就是一定要打敗司馬懿,這已經是比諸葛亮好多了。
龐統的才能是帶兵打仗,所以北伐他就一定會取得勝利,比諸葛亮更加的厲害。要是龐統一個人帶兵打仗的話,或許還是有點困難,但是和諸葛亮一起加起來的話,他們兩個人強強聯手絕對是1+1>2的,而當時諸葛亮的對手就只有司馬懿他們的對手的話也只是一個水平而已,但是他們兩個人加起來的話絕對是超過他們的,雖然蜀國的兵力不怎麼樣,但是隻要他們的計謀得當的話,絕對是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在中國兵法就是這樣子的。
龐統當初就給劉備曾經獻過幾個計謀,而且要劉備去做好準備,但是劉備卻沒有按照他的計劃來,反而是讓龐統死了,要是當時劉備讓龐統來了,自己的計謀的話,早就解決了,這一切問題也不會發生後面的事情,那就是直接殺死當時成都之主。到後來,劉備想要成都這個地方的話是非常困難的,在打仗的過程中所有人都把龐統當做了劉備,最後龐統替劉備送死了。
而當時的諸葛亮只是在管理糧草之類的事情治理好這些地方的清理就行了,完全是用不到諸葛亮的,正是因為劉備知道他們才能不一樣捧場,更適合帶兵打仗,所以就讓龐統跟著自己成為自己的軍師,而諸葛亮也是非常樂意的,所以他們分工合作是非常好的,當時蜀國這個時候是最強的狀態,但是自從龐統死了之後,雖然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程序的話就會比較困難多了。
回覆列表
歷史本沒有如果,但是如果設想龐統和諸葛亮都活著的話,他們一同北伐,會產生1+1=2的效果,就一定比諸葛亮自己北伐厲害嗎?其實,我看未必。
首先,諸葛亮並不是一個大氣的人。在他投靠劉備後,蜀漢軍政基本上是諸葛亮的一言堂。當然,我們承認的是諸葛亮確實才能出眾、文韜武略,不管是執政治軍還是治民都有一手,但一個國家怎麼可能只有一個人來治理呢?所以,儘管他為了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後活活將自己累死,他對蜀漢的一片昭昭之心確實令人動容。
然而,他的做法卻不值得贊同。在他輔佐劉備及劉禪的時候,不注意培養人才,或者說有點打壓人才,為後來的蜀亡埋下了伏筆。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說諸葛亮打壓人才是因為他怕別人超過他,我覺得這個是無稽之談,三國時代,放眼天下又有幾人能超越諸葛亮呢,更何況是地窄國狹的蜀漢。那麼,諸葛亮不注意培養人才只有兩個可能,一是看不上,而是在憑自己的喜惡用人,魏延有大才,卻一直備受打壓,可能就是諸葛亮憑自己喜惡用人的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特別是在諸葛亮死後,蜀漢各方面人才迅速凋零,不久就亡了國。所以,如果龐統還活著,諸葛亮能不能容龐統呢,俗話說文士相輕,諸葛亮和龐統二人能好好合作嗎,這一點真不好說。
其次,三國局勢決定了,即使龐統和諸葛亮都在,蜀漢也不可能一統天下。因為,看三國演義的時候,大家覺得打仗的勝敗都是靠謀士的謀略,但其實,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起決定作用的是兩個國家的國力,特別是三國之間的這種永續性戰爭,絕不是幾個謀士幾句話就能改變戰爭走向的。
我們來看一組資料,據統計,三國曹魏有人口約490,東吳有人口近170萬,蜀漢有人口近130。在人口就是國力的古代,很明顯跟曹魏東吳相比蜀漢太弱小了,所以蜀漢想一統天下,就算龐統諸葛亮聯手,可能性也並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