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鐵老師
-
2 # 泊圖泊途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可真配得上“奸雄”二字,比歷史上更配。
能把一個複雜的歷史人物變成完全的利己主義者也是藝術的極端化,難得啊,難得!
曹操在書中最開始是以天下為己任的形象,十分正面,誰能想到他後來成了配角,主角成了劉備,哭暈在廁所。
曹操為了為朝除害,拿刀去董卓府邸行刺。這可非同小可。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都難逃一死。這和“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簡直是兩個人!一個以天下為己任卻又寧可負天下人,這是何其的矛盾?要麼就是曹操性格變化太快,要麼就是黑的太狠。要知道兩件事相隔時間很短。還有曹操的多疑性格似乎與殺董卓不太符合。歷史中記載曹操是為了躲避董卓之禍才潛逃的,並沒寫他行刺。
劉備在以前的視角是個好君主。
以現在的觀念來看,他仁的有點太過了,沒有權謀的人,僅僅憑著“皇叔”身份,吸引大量的人才簡直是不可能的。但是這卻體現了古代對理想化君主的塑造,所以這個形象才在很長時間內深入人心,他和臣子“分工明確”,沒有重疊,使他們的形象都非常完美。完美到了鞭打督郵的黑鍋都要扣在張飛頭上。
孫權是被忽略的人,無論是勝是敗,孫權跟附庸沒什麼兩樣,以至於孫權奪了荊州,讀者非常憤恨,他在合肥失敗卻又叫人拍手稱快。何其的倒黴!
孫權在書中描寫的不多,很少有人關注他,反正就一“生子當如孫仲謀”草率的概括了他的一生。其實要是沒有孫權赤壁堪稱奇蹟大勝,可能就沒有三足鼎立的局面,曹操早點統一,晉朝未必存在,歷史就會改寫。
(配圖純手繪)
-
3 # 趣談國史
這三人,其實都不是劉邦、朱元璋那樣的百分百布衣天子,他們都是受到祖宗蔭庇的。不過,這三人的具體情況又各不相同。
孫權是真正的官二代。江東基業是他父親孫堅和哥哥孫策打下來的。他需要做的,就是保住這份基業。
作為守成之君,孫權做的不錯。他很會用人,關鍵時刻也很果斷,所以保住了父兄打下來的江山。雖然曹操誇他,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但孫權這個人,實在沒什麼可說的。
曹操是官三代。他的祖父曹騰因為擁立皇帝有功而被封為費亭侯。曹騰死後,曹操的父親曹嵩承襲了爵位。如果不是天下大亂,按照正常的邏輯,曹操也終將承襲父親的爵位,做一個富貴滿身的侯爺。
可是,曹操這個官三代卻一直被人瞧不起。為啥呢?因為曹操本不姓曹,而是姓夏侯。他的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而曹騰,是個太監。
曹操呢,就被譏笑為太監的孫子。
這幾乎成了曹操一生的心病。所以,曹操打小就在矛盾中度過,既生在富貴之家,但又被人瞧不起。這造就了曹操不同於袁紹等人的性格和氣質。
曹操說過,“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使君是誰?劉備劉玄德。
要說出身,其實劉備比孫權和曹操都牛。他是官N代。
劉備很懂得利用這個身份。所以他逢人便說,是中山靖王之後。與漢獻帝論了論輩份,他還是皇帝的叔叔,自此人稱劉皇叔。
可他實際的身份,卻是個農民。日子過得很拮据,除了種地,還得靠著編草鞋補貼家用。
所以說,出身最牛的劉備才是真正白手起家的。他所有的憑藉,只有劉皇叔的身份,和仁義的好名聲。
大家都說劉備虛偽。其實那不是虛偽,是忍耐。大仲馬說過,人類所有的智慧都藏在兩個詞語裡:忍耐和等待。
劉備一直在忍耐著,也在等待著。
他除了忍耐和等待,還有別的好辦法嗎?他可以像曹操那樣快意恩仇嗎?他可以像孫權那樣天生豪強嗎?
都不可以。
劉備真正代表了底層。
回覆列表
提到《三國演義》,它真是一部奇書,裡面描繪了很多能人志士,在三國長達一百七十多年的歷史過程中,發生了很多至今膾炙人口的三國故事。
當然了,提到三國,人物是最關鍵的,現在的小孩子都知道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三華人物。
那麼三國裡的三大梟雄人物是誰呢?沒錯!就是劉備,曹操,孫權。他們三人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曹操是實力最強的一方,擁有北方大片土地,並且“挾天子以令諸侯”。現在就分別來說說他們三位。
第一,劉備都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的確,在《三國演義》裡,劉備被刻畫成了一個信守承諾的君子形象。充滿了傳奇色彩。
第二,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是對曹操普遍的評價,但曹操還是一個有著卓越軍事才能,和滿腹經綸的人,他的詩作留下來的不少。
第三,孫權作為東吳大帝,他繼承了父兄的事業,坐領江東,但在《三國演義》裡,他的形象被描述地有些無能,凡事沒有自己的主張,尤其是在和諸葛亮針鋒相對的時候,根本不是對手。
但是,在三國裡,是對這些人文學形象的描繪,真實的歷史形象,是有較大區別的。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