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夜夜龍泉壁上鳴
-
2 # 帥帥侃歷史
首先咱們先說朱元璋,他是一位十分憎恨貪官的皇帝,這與他小時候的經歷有關,他很小的時候就流浪人間,見到了很多貪官汙吏欺負老百姓,這讓他心頭迸發了一種要為老百姓做主的心態,所以他殺的很多都是貪官汙吏,這樣的明君,老百姓肯定十分贊同。而反觀宋朝,趙匡胤本來就是靠黃袍加身當上的皇帝,他對他的官員都十分好,宋朝是典型的重文輕武的朝代,趙匡胤說過一百個貪汙的文官所造成的危害遠遠不如一名武將的影響,所以宋朝貪汙的情況是最嚴重的,這樣的惡果導致起義頻繁,很多老百姓都被“逼上梁山”起來造反,這樣的惡果使國家隨時都充斥著內憂外患,所以綜合起來就是明朝非常得民心,而宋朝不得民心!
-
3 # 綠野農夫961
先說說趙匡胤不殺官員吧
公元960年,趙匡胤透過陳橋兵變,登基為帝,立國號為宋,史稱宋太祖。因為趙匡胤是透過兵變上位的,所以他對武將就格外忌憚。有宋一朝一直堅持“重文輕武”的國策,吏治方面多以寬仁為主,遍閱宋史,官員尤其是文官因獲罪被皇帝下旨誅殺的極少。按說,以寬仁治國應該會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可惜對於宋朝來說,這只是按說。
首先是苛稅繁多,宋朝除了繼承了五代十國時期所有的苛捐雜稅外,還新增了不少新的稅目。在處於農業自然經濟的宋代,面對這樣的重稅,老百姓的生活可想而知。如學者趙翼所說:“恩逮於百官者,惟恐其不足;財取於萬民者,不留其有餘。此宋制之不可為法者也。”甚至更加直言不諱的指出:“民之生於是時者,不知何以為生也。”都不知道何以為生了,還需要評價生活水平嗎?
如果說趙翼是清朝人,其言宋不足以信的話,那麼看看《朱子語類》吧,這可以宋朝人的書。“古者刻剝之法,本朝皆備。”就是說你能想到的剝削老百姓的方法,宋朝都有。
不難看出,宋朝是官吏的天堂,百姓的地獄,這是由於吏治的寬縱引起的。
再來看看明朝朱元璋的統治
苦出身的朱元璋對於官員的貪腐有骨子裡的痛恨,而且在其統治期間吏治相當嚴苛,尤其在反貪方面。據史料記載從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到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兩浙、兩廣、江西、福建四地行政官員竟沒有一個做到頭的。按說,吏治的嚴苛應該可以遏制貪腐之風,可偏偏大明朝的官員貪腐之風是歷朝歷代中最盛的。
為什會這樣呢?
其一是因為明朝官俸太低,官員如果不貪可能生活就會受到威脅,也就是說,貪腐已經不是道德操守的問題,而是謀生活下去的問題了。
其二是因為成本和收益嚴重不對稱,官員貪腐,治以重罪,那麼官員清廉呢?沒有獎勵,而且還有可能被別人構陷,十九年四個地方那麼多被處理被殺頭的官員沒有一個是冤枉的嗎?那麼與其清廉最後被陷害還不如伸手撈一把呢。
可以看出,趙匡胤和朱元璋在吏治上是兩個極端,都有沒有效遏制官員對百姓的盤剝。
-
4 # 宋安之
明太祖朱元璋殺官員和宋太祖趙匡胤不殺官員,其實沒有多少可比性的,因為兩者之間的國情不同,所以選擇自然不同咯。
因為當時代替後周的北宋內憂外患,對外雖然北宋的前身後周是力壓群雄,但只屬於一股強大的割據勢力,距離統一中國還有十萬八千里,所以宋太祖趙匡胤需要穩固統治。
對內呢,畢竟剛剛奪了人家後周孤兒寡母的江山,在大殺大臣,豈不是要鬧的人心惶惶嗎?
所以宋太祖趙匡胤需要樹立一個仁厚的形象,安撫國內各方勢力,然後繼續周世宗柴榮沒有完成的事情,完成統一大業。
而且當時後周當時僅僅立國十年,加之後周世宗柴榮的勵精圖治之下,官僚機構壓根沒有腐敗嚴重,沒必要進行一波清洗的。
所以根據當時條件來看,宋太祖趙匡胤的做法還是很對的。
還有趙匡胤不殺官員,對於百姓沒什麼影響的。
第一個原因大家應該很熟悉,那就是朱元璋是農民出身,從小歷經苦難,所以對於那些貪官汙吏自然恨之入骨了。
第二個原因呢,說白了就是當時統治開始穩固,明朝已經大一統了,除了北方的蒙古,基本上沒有什麼頭疼問題了。
所以朱元璋開始為後繼之人鋪路,因為朱元璋後來立孫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怕孫子難以統治這些開國功臣,所以又清洗了一波。
最後還有一個關鍵原因,那就是元朝遺留下一個嚴重的後遺症。
元朝雖然在大家印象中野蠻而霸道,對漢人相當不好,當元朝對於知識分子其實還是很優待的。
而正是這種優待使當時吏治腐敗,貪汙成風。
明朝成立以後,地方官員也蔓延了這種不良風氣,所以朱元璋需要透過清洗官員,來扭轉這種不正之風。
朱元璋為了大殺貪官汙吏還鼓勵老百姓進京告御狀,甚至可以自發押著貪官汙吏進京,所以當時百姓生活肯定比貪官汙吏橫行的年代好的多了。
以明朝當時國情來看,朱元璋做的也沒錯。
回覆列表
宋朝對官員好,百姓苦!有人統計了一下,兩宋是百姓起義次數最多的朝代!明朝老朱是關心百姓,痛恨貪官!但對自家人太好了,最後百姓困苦不堪,推翻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