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冥冥雜談
-
2 # 歷史趣哪
魏晉時期形成官二代圈子有三個原因:官員家族有錢、有權、有文化。
其實官二代圈子在東漢時就已經萌芽了。比如四世三公的袁氏(袁紹、袁術家族)和楊氏(楊震家族)都是有名的官二代、官三代、官N代家族。只不過到魏晉時期,官二代圈子才真正成為大氣候。
為什麼能夠形成官二代壟斷官場的情況呢?
首先他們有文化。
漢武帝開始,熟練儒家經典是做官的捷徑,公孫弘(餵豬的豬倌)、匡衡(鑿壁借光的那位)等窮二代都是透過苦讀儒家經典,然後做到了丞相這樣的高官,所以兩漢時期從上到下都很重視教育,特別是那些從讀書中得到了好處的“官一代”更是希望子孫們都能成為文化人,這樣才能世世代代當官。這些“官一代”們本身就是大學問家,所以他們家族的後輩在教育上就比普通老百姓的小孩享受了更多的優質資源,這就是所謂的“家學淵源”。
加上魏晉時期戰亂不斷,大家都到處逃難,小老百姓想找名師學習就更困難了。也許今天你剛拜了一個名師,明早人家就帶著一家老小搬走了,這樣普通百姓家小孩的學習就是斷斷續續不成系統的;加上天天打仗,從上到下的官學(公立學校)也被破壞了,所以不管是請私教還是上公辦學校,老百姓的小孩想讀書都不好找門路。但是那些本身就是大知識分子的官員就不一樣,他們自己就是優質名師,不管逃難到哪兒,他們家族的小孩都可以隨時接受他們最權威的學業指導,這就進一步拉開了魏晉時期官宦子弟和普通百姓子女在文化教育上的差距。文化修養更高的官員子女自然可以繼續當官,當大官。
其次他們有錢。
不要以為讀書人都是匡衡那樣一副窮酸樣。其實到西漢中晚期,官僚和地主就開始合流了。那些有文化的官員們領了工資,得了獎金,買地往往是第一選擇。官員們家底子夠厚,所以也能夠支撐自己家族的後生們讀書、找工作、搞交際。而窮屌絲們不僅讀書讀得舉步維艱,而且在官場上的人際網更是先天不足,在起跑線上就落後了。
最後他們有權。
魏文帝曹丕建立魏國後不久,就在全國推行了九品中正制的“公務員考試辦法”,“九品”是指考試成績的等次,中正相當於“考官”或者是“閱卷人”,只不過曹丕的公務員考試沒有筆試,只有面試。那麼哪些人才能擔任中正呢?一個最基本的標準:必須是本鄉本土最有名望的人。本鄉本土最有名望的,說白了就是社會名流吧。名流就有名流的圈子,今天和“趙部長家公子聽演唱會”,明天和“李省長家侄兒開party”,這絕對是再正常不過的。你說這個“中正”他在面試時是會選這些官宦家的公子哥呢,還是會選某個窮草根家的小屌絲呢?在這一局,窮二代們又被KO了。
所以說,發展到魏晉時期,官二代們就越來越強大,甚至到了當官不用看你能力高低,只用把你家的家譜翻出來一看,瞧瞧你祖上當過些什麼官兒,然後根據祖上的官位高低,來確定你在九品中正制這場公務員考試中的成績等次。為此,在魏晉時期還誕生了一門專門的學問:譜牒學。主要研究啥呢:研究官宦家族的家譜。
但躺著都能當官,這也使這些官二代、官N代們墮落了,因為不學習照樣當大官,為什麼還要受那讀書的罪呢?最終導致這些官宦子弟真的就成了要武沒得武,要文沒得文,只會吹:“我祖上很牛逼”的廢物。所以發展到南朝時期,這些“官N代們”就逐步退出了歷史舞臺。
-
3 # 月明如昔
門閥氏族起源於西漢時期的察舉制,重要落實方針就是舉孝廉。因為由地方長官推薦,而推薦之人後期是否孝廉並不是唯一標準,最主要是否與地方長官同族同宗。
發展於東漢:劉秀借早期的氏族上位(比如陰麗華和郭聖通家族都算),後期外戚與宦官爭權,外戚重用的也是其家族子弟。後來甚至形成了袁紹四世三公的家學淵源。
鼎盛於魏晉南北朝:當時人心思漢,曹魏為了取代漢朝而籠絡氏族,推行九品中正制,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氏族的官二代全盛時代
至後來西晉取代魏國統一天下,繼續推行九品中正制,且皇族內部爭權,爆發了八王之亂,皇族勢力凋零。永嘉南渡後司馬睿開創東晉,因為多由王導等氏族為他樹立威望才能順利開國,所以氏族話語權更上一個層次,史稱王與馬共天下。
東晉一朝為門閥氏族最鼎盛時期,無論是前期的王導家族,庚亮家族,還是中後期的恆溫和謝安家族,都能左右朝政。
南北朝時期:因宋開國君主劉裕起於寒門同時為加強皇族勢力,大力重用寒門,雖有所削弱,但跨越兩晉,門閥根基之厚並沒有完全成功,後面持續到隋唐科舉制出現,氏族才逐漸衰落。
回覆列表
在古代,階級分層是很嚴格。特別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了九品中正制,上品無寒士。跨階級結婚基本不存在。而且世家大族為了保證自己的地位,促進家族發展也必然會互相通婚。那些二代們互相之間也就免不了沾親帶故的。
所以官二代圈子的形成也就理所當然,有錢人當然是和有錢人一起玩的,不同階級的三觀不一樣也玩不動一起去啊。
並且古代世家大族弟子會一起拜名師讀書,又有了同窗之情。
圈子自然就形成並逐漸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