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肥肥在日本
-
2 # 鄉下人強仔
羊產後癱瘓多發生於高產羊,以全身無力、迴圈性虛脫,知覺消失和四肢癱瘓為特徵。常在產羔後1~3天發病,2~5胎母羊多發。山羊和綿羊均可發生此病,但以山羊多見,尤其見於二胎以上的高產母山羊。
母羊產後綜合徵多發生於老年母羊,產前營養不良,產後虛弱。病程長者,後期臥地不起,精神沉鬱,食慾廢絕,反芻停止,肢端和耳尖稍發涼,體溫下降(低於38℃),心音較弱,全身肌肉發抖,若不及時治療,可因心力衰竭而死亡。臨床常誤診為母羊缺鈣。本病的發生是由於母羊產後能量消耗過多,肌體攝入的蛋白能量不足,肌體異化作用強於同化作用,心肺機能降低,各器官迴圈衰竭所致。治療以強心、補液、補充能量、改善迴圈為主,以抗菌消炎為輔。
西藥療法:取10%的葡萄糖500毫升,硫酸慶大黴素2毫升裝(4萬國際單位)5支,ATP注射劑、能量合劑100毫克各5支,10%的安鈉咖10毫升裝1支,維生素B、維生素C 10毫升裝各4支,混合後靜脈注射,每天2次,連用2天。 中藥療法:取當歸50克、炙黃芪、黨參、益母草、海帶各40克,茯苓、白朮、川芎、柴胡、蒼朮、王不留行、白芍、草果各20克,陳皮、甘草各15克,一劑藥可煎兩次,煎好後衝白糖一次灌服,每天一劑,連服兩劑即愈。
1.診斷要點 根據臨床症狀可以作出診斷。
(1)病因:養羊場舍飼、產乳量高以及懷孕末期營養良好的羊只,如果飼料營養過於豐富,均可誘發此病,血鈣和血糖過低,也可引發此病。其實質是由於母羊神經系統過度緊張(抑制或衰弱)而發生的一種疾病。
(2)症狀:以四肢癱瘓,知覺喪失,舌、咽、腸道麻痺為本病的特徵。食慾減退或廢絕,反芻及瘤胃蠕動停止,糞尿減少或無,泌乳下降,不願走動,步態僵直,站立不穩,肌肉發抖,臥下不能起立,癱瘓,有時四肢痙攣,胸式臥。發病後期昏睡,角膜反射很弱或消失,瞳孔散大,體溫可降至36~37℃,皮溫降低,心跳加快、呼吸深慢,脈搏先慢後弱,以後稍快,進而更微弱,勉強可以觸到。搶救遲誤,5~12小時死亡。
2.羊病的防治措施
(1)預防:分娩前要科學地調整飼料中的含鈣量,分娩後要及時增加鈣的供應,並結合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等。產前一週肌肉注射維生素D2,或注射維丁膠性鈣,並保持適當運動。
(2)治療:①乳房送風法:乳房送風器消毒後塗凡士林,慢慢插入乳管內,送風至乳房膨脹,取出乳房送風管後,輕輕按壓乳房,促使乳頭括約肌收縮,防止空氣外溢。若無乳房送風器,亦可用100毫升注射器代用。其目的抑制泌乳,減少血鈣丟失,以達到治療的目的。②補鈣療法:每千克體重用0.022克氯化鈣,配成5%~10%溶液靜脈注射,或20%葡萄糖酸鈣50~100毫升,緩慢靜脈注射。 ③對症治療:根據需要進行補液,以達到強心、解毒和補充營養的目的。
-
3 # 羅小小飛
母羊產後綜合徵多發生於老羊母羊,產前營養不良,產後虛弱。嚴重的臥地不起,精神沉鬱,食慾廢絕,反芻停止,體溫變低,更嚴重的可能會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很多推斷母羊缺鈣。其實是母羊產後能量消耗過多,機體攝入的蛋白能量不足。
治療的話一般以強心,補液,補能量,改善羊的微迴圈。以抗菌消炎為輔。
治療的話打維酊膠性鈣,加消炎藥,補電解質溶液,能量合濟。
-
4 # TS飄逸
母羊產後站不起來多發生在老母羊上,一般表現產前營養不良,產後虛弱,。主要原因是產後能量消耗大,基體攝入的蛋白質能量不足,心肺功能降低,各器官迴圈衰竭。應補充能量:葡萄糖,維生素實際情況應按母羊體型大小注射
-
5 # 智友善福335
母羊產後站不起,一般都是發生於老母羊,老母羊產前營養不良,產後虛弱。病情長者,後期臥地不起,精神沉鬱,食慾不進,反芻停止,肢端和耳朵發涼,體溫下降,心音較弱,全身肌肉發抖,若不及時治療,可造成死亡。本病發生於母羊產後能量消耗過多,肌體攝入的蛋白能量不足,肌體異化作,用孩於同化作用,心肺機能降低,各器官迴圈衰竭所致。治療以強心:補液:充能量:改善迴圈為主,以抗菌消炎為輔。
西藥療法:用IO%的葡萄糖500毫升,硫酸慶大黴素2毫升(4萬國際單位)5支ATP注射液:能量合液100亳克各5支,10%的安鈉咖IO亳升裝1支,維生素B:維生素cIO亳升裝各4支,混合後靜脈注射,每天2次,連用2天。中藥療法:取當歸50克:炙黃芪40克:黨參40克:益母草40克.海帶40克:茯苓2O克:白朮2○克:川芎2o克:柴胡2o克:蒼朮20克.王不留行20克:白芍2O克:草果2○克,陳皮15克:甘草15克,一劑藥煎兩次,煎好後加白糖一次灌服,每天一劑,連服兩天即愈。
回覆列表
母羊在產後站不起來,應該是產後勞累過度所致,為使母羊儘快復原,應給予適當的護理。在產後一小時左右給母羊飲1-1.5升的溫水,三天之內餵給質量好、易消化的飼料,減少精料喂量,以後逐漸轉變為飼餵正常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