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馬冰河戍輪臺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浩劫,起因就是新興帝國德國與老牌帝國英法,爭奪世界控制權利。然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終英法德三大帝國集體衰落,美蘇異軍突起,成為兩大超級帝國。

    二戰前的美國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但國內盛行的孤立主義讓美國無法發揮全球影響力。英法才是當時世界政治的主導者。

    德國和蘇聯在二戰時期國民生產總值,分列世界的二、三位,均已超過英國本土的國民生產總值。但英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殖民地,強大的政治話語權,世界第一的海軍與空軍,綜合實力只有美國可以相比。

    蘇聯具有世界最大的版圖和眾多的人口,經濟處於快速發展期,二戰前的陸軍實力居世界第一,其巨大潛力令人側目。不過與英國相比,無論政治、軍事、金融、科技實力,蘇聯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二戰前期,德國利用強大的陸軍和先進的戰術,快速的征服了大半歐洲。英國只好獨自對抗德國與大半個歐洲。即便如此,英國也並不落下風。

    英國首先用強大的海軍封鎖了德國所有出海口,嚴重破壞德國經濟執行。又在大不列顛空戰中取得勝利,並在1942年反攻德國本土,極大的消耗了德國的實力。

    德國由於無法戰勝英國,不得不對蘇聯發起進攻,以搶奪急需的戰略物資。從這個意義講,德國是被英國逼上了絕路。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英國迅速撤離40萬陸軍,也顯示了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在當時,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反觀蘇聯,在與德國的戰鬥中節節敗退。如果不是其國內多變的天氣,德國匱乏的物資,再加上英美的大力支援,蘇聯很大可能會和中國一樣陷入持久戰。

    蘇聯是在二戰中慢慢成才起來的。英法德日這些國家,受國土人口所限,戰爭潛力有限,也就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中國其實也是在二戰中成長起來的國家,但我們笑到了最後,這才是最重要的。

  • 2 # 鐵嶺鋒

    各有千秋。陸戰場上蘇軍戰力絕對是世界第一!而海戰場上,日不落帝國的皇家海軍應該排到世界第三。

    這是兩個國家所處地緣以及主要戰場環境決定的。英國孤懸亞歐大陸之外,四面環海,一戰及其以前稱霸世界,殖民地遍天下,其最大的支撐力量不可質疑的是主要靠其強大的皇家海軍,發明了臭名昭著的炮艦外交,船堅炮利打天下。到二戰時,大英帝國雖已開始沒落,但它的航空母艦、各型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以及各種專用小型艦艇上千艘,曾經讓橫掃Continental的希特勒裝甲洪流,面對英吉利海峽這條窄窄的水溝,不得不把他佔領英倫三島的海獅計劃一拖再拖,無果而終。最後無計可施只得放棄,轉而屁股朝西,去發動那場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慘烈、破壞最殘酷,並且葬送了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蘇德大戰。

    而蘇聯的前身,無論是讓東歐國家膽寒至今耿耿於懷的彼得大帝時代,還是向東擴張直到佔據阿拉斯加的沙皇時代,雖然也曾名震天下。但它的海軍卻未從有過名垂史冊的建樹,倒是被當年在世界並不算太強大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在東鄉平八郎率領下,連續幹掉了而支艦隊,進而遭致日俄戰爭的慘敗。

    但在當年抵抗拿破崙大軍侵略中,一戰便讓橫掃歐洲的拿破崙在此折戟沉沙。在二戰中,面對納粹德軍600多萬虎狼之師驅動鋼鐵洪流的突然襲擊,損失了100多萬部隊,無數戰機和地面裝備,以及大片國土,連首都莫斯科也被對手兵臨城下的困境中,用幾乎無限的兵員,無限的裝備生產力,強大的戰鬥意志,最終消滅了德軍及附庸近千萬精銳部隊。進而與西方盟國合力徹底消滅了這支為害歐洲及北非的法西斯軍隊。甚至可以斷定,沒有蘇德戰場對德軍的巨大消耗,西方盟軍都無法渡過英吉利海峽開闢反攻德國的西歐戰場。此後又摧枯拉朽一般輕鬆掃蕩了曾讓美軍心驚內跳的日本陸軍八十萬關東軍重兵集團。

    蘇聯在陸上戰爭中之所以強大,是與其地緣及戰略環境密不可分的,同時另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當年蘇聯的社會主義國家體制,極大的保證了支撐戰爭的國家行動力,這才保證了其用於戰爭之源源不斷的兵員,源源不斷的武器裝備,僅以其它國家絕不具備的100多萬女兵上陣殺敵一事就可充份證明這一切!

  • 3 # 謝金澎

    英國的敦刻爾克大撤退,就很好的說明了英國在歐洲的實力。倘若英國不是得力於英吉利海峽的庇護和傳統的海軍強國優勢,在陸地上打,根本經不起德國閃電戰的一輪衝擊。

    蘇聯的實力擺在那裡的,德國攻陷了他大量國土,他卻沒有怎麼傷元氣,還集聚力量於斯大林格勒一役,定鼎天下、轉入反攻,最後打的不可一世的德軍丟盔卸甲、潰敗千里。

    二戰期間的英國已經不是一戰前的日不落帝國,早已經日落了,要不是蘇聯力挽狂瀾,他遲早會被希特勒日垮而黯然謝幕。英軍在全球的勢力基本都擁擠在英倫三島了,亞洲的殖民地被日本搶了,一個像樣的抵抗戰都沒有打。在本土也比海軍比他弱的德國轟炸的抬不起頭,苟延殘喘。

    蘇聯能夠打敗德國,不僅僅是他的軍人能征善戰,最重要的就是他的軍工製造能力和遼闊的縱深和豐富的資源。也就是強大的綜合國力。那不是擁有幾個孤島的英國比得了的。二戰期間,英蘇實力,不在一個量級。

  • 4 # 海之波濤3

    英國比蘇聯差了一個檔次,先來看看蘇聯,蘇聯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人口2億,面積2240萬平方公里,當時蘇聯雖然和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但斯大林已然感到希特勒不是善輩,於是從1938年就大規模擴軍,軍隊人數已達500萬,到1942年時,軍隊人數更是達到了900萬,而且由於蘇聯具有完備的軍工體系,從而迅速的生產了2.4萬輛坦克和1萬架以上飛機,其實力可見謂足夠強大。再看看當時的英國,人口4700萬,雖然當時軍隊人數也達540萬,但因人口基數太少而顯得後續兵源不足,空軍方面英國確實很強,二戰期間,英國共生產了12500飛機,而且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戰機。就憑不列顛空戰把號稱世界第一得國擊敗就可見一斑。而海軍則力壓日本,排第二,實力二戰初期與美國相當。

    但當時的戰爭的勝負主要還是由空軍支援,陸軍解決,所以,在綜合上看,蘇聯還是強於英國,還有就是二戰初期美國並未直接參戰,是蘇聯用堅強的意志和廣闊的戰略縱深,加上惡劣的氣候,拖住了德國的絕大部分主力,而美國對英蘇的援助也大部分傾斜於英國,這才讓英國有了喘息的機會,所以說假如希特勒暫不實施“巴巴羅薩”計劃,全力進攻英國,那麼“大英帝國”能否守的住還真得畫個大大的問號。

  • 5 # rico777

    在失去了眾多殖民地之後的英國開始走向衰退,反觀十月革命後的蘇聯,領土,資源,人口,軍事,政治導向等都已經具備超級大國的雛形。或許戰時英國綜合國力大於蘇聯,但一個在急劇衰退一個在崛起,戰後更是雙方的分水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月季花老樁發芽能移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