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33929449925

    用傳統方法栽培生薑,產量低,效益差。若採用“六改”新技術,能使生薑產量翻番,具體操作技術如下: 1、改東西行為南北行。先將地翻挖一遍,整平、開南北行溝。姜種擺放時,由原來的隨意排放改為東西排放,姜芽集中於內溝的中心,姜的扇面東西伸展,地上主莖葉片為東西分佈。可使生薑的主莖葉片為以後萌出的子姜、孫姜幼芽蔽蔭遮光,既有利於促進生薑的正常生長,又省了工時。 2、改大壟單行為平壟雙行。平壟雙行栽植,壟內的小行距為25~27cm,大行距為51~53cm。播種時,先開深8.3~8.5cm的溝;播種後,中間開溝起壟覆土,土層厚度要達8.5cm,使生薑在生長中期無需培土。   3、改稀植栽種為密植栽種。傳統栽植,生薑的栽培密度為5500~6000株/667平方米。根據生薑耐陰的特點,可將密度提高到1~1.2萬株/667平方米,株距為14~16cm,為高產打下基礎。   4、改集中施肥為撒施深翻。傳統的施肥方法是將肥料集中施於播種溝內,或將未經高溫腐化的豬、牛糞放置於種姜上,易造成浪費,或損傷芽苗。新方法為將已腐化的豬、牛糞等有機肥撒施於土壤裡,深翻土20~25cm,耙細整平土壤,再開溝擺種,最後施少量復混肥料。   5、改中期培土為不培土。傳統做法是在生薑生長中期,透過中耕鋤草,行間深開溝,再破壟培土,使原播種溝變成壟背,原壟背形成培土溝,往往造成生薑傷根或死苗減產。新法栽培,只需在播種時或播種後20天內在大行間開溝,向兩邊覆土起壟,可避免生長中期培土傷根。   6、改以治為主為綜合防治。生薑的主要病蟲害有姜瘟、姜葉枯病、猿葉蟲、曲條跳甲蟲、條螟蟲等。過去是發現病蟲害再施藥治療,往往難以保證療效,故應改為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綜合防治。①人工防治。播種前,將遺留在田土的殘株敗葉曬乾後集中燒燬,既可清潔田園,又可減少蟲口和病菌基數。②藥劑防治。姜瘟和姜葉枯病可用波爾多液噴霧防治。若病情嚴重,可用40%的抗菌劑2000倍液澆施。用5%的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猿葉蟲、曲條跳甲蟲等害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企業遇到瓶頸期,該怎麼安全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