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那個真正到達天竺,並且用一生完成取經大任且將佛法帶回大唐帝國的玄奘法師。
甚至因為西遊唐僧的聲名太盛,導致人們已經忘記了那個本該被世人都銘記的真實人物——玄奘。
凡人不"凡",神仙不"仙",大唐玄奘和西遊唐僧到底有何不同,他們之間又有怎樣的鮮明對比?
一、渾身毛病的"真實人物"唐三藏
在各大版本的電視劇《西遊記》中,唐僧都是一個意志堅定,且擁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得道高僧,這個人物身上體現著一種純潔無瑕的佛性。
但在小說中,唐僧卻不是這樣,可以說,電視劇對唐僧進行了美化,小說裡很長一段篇幅中,唐僧都是一副討人厭的樣子。他是一個渾身毛病的角色,同時也是一個真實的人。
1,昏庸小心眼領導的象徵
從唐僧前期的表現來看,他真的不是一個好領導。這點在《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2,欺軟怕硬,真實的"小人物"
在小說中多次描寫唐僧遇到強盜的情節,在面對強盜時,唐僧通常都表現的十分害怕,一句話也不敢說,面對強盜時他唯唯諾諾。
"阿彌陀佛,我佛慈悲,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這在鬧市之中,你若打殺了,豈不要見官嗎?你承受罪過了,卻把我也連累了,這便如何是好……"
在遇到妖精時,害怕被妖精吃掉的唐僧也會服軟,都說出家人不打誑語,但唐僧偶爾也會做一些類似的事情。
雖然沒有直接說謊,但的確有這樣的嫌疑,而這樣突出唐僧軟弱性格和真人人性的地方在原著中可以說是比比皆是。
總的來說,唐僧在小說《西遊記》中雖然有著一個大唐高僧的身份,但體現他佛法高深的地方卻不多,作者在原著中一直企圖展現唐僧身上人性的一面,這和歷史中的玄奘法師則恰恰相反。
二、凡人不"凡",神仙不"仙",堪比神人的玄奘法師
1, 不畏艱險的西行者
在小說《西遊記》中,唐僧前往西天取經是受了觀音菩薩的引導和唐王的囑咐。並且為他提供了通關文牒和金銀珠寶。
甚至他還是以一個偷渡者的身份開始西行的,因為當時唐朝建國不穩,所以邊境不放行,但他仍然決定要去,甚至因此成為了通緝犯。
2,孤身一人踏向西行路
在原著中,唐僧有著師徒三人的保護,同時身邊還有一大堆護法神暗中相助,確保唐僧可以順利到達西天。
可在真實的歷史中,玄奘法師身邊可是什麼都沒有,凡事只能靠自己,不論是橫穿大漠,還是借宿投家都是他自己一人去做。
甚至在穿越大漠時他還遭遇了沒水的絕境,失望的他幾乎要放棄西行,但最終他還是決定完成自己的取經路。玄奘的這般意志讓人動容。
3,佛法精湛,受人敬仰
小說中的唐僧雖然是大唐高僧,但是體現其佛法的地方卻很少,事實上在歷史中,玄奘的佛法可以稱得上是非常高深。
"請法師坐為論主,稱揚大乘序作論意,仍遣那爛陀寺沙門明賢法師讀示大眾。別令寫一本懸於會場門外示一切人,若其問有一字無理能難破者,請斷首相謝。如是至晚,無一人致言。"
小說《西遊記》中的唐僧雖說是脫胎於歷史中的玄奘法師,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幾乎沒了原型身上的大部分特點,只不過頂了一個名字,成為了一個虛構的神話人物。
他們二人之間的差距可以稱得上是天差地別,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能從唐僧身上看到原型人物玄奘身上的巨大光輝。
玄奘法師的壯舉也因此被後世歷代傳頌與銘記,正當得那句凡人不"凡",神仙不"仙"的評語。
歷史上那個真正到達天竺,並且用一生完成取經大任且將佛法帶回大唐帝國的玄奘法師。
甚至因為西遊唐僧的聲名太盛,導致人們已經忘記了那個本該被世人都銘記的真實人物——玄奘。
凡人不"凡",神仙不"仙",大唐玄奘和西遊唐僧到底有何不同,他們之間又有怎樣的鮮明對比?
一、渾身毛病的"真實人物"唐三藏
在各大版本的電視劇《西遊記》中,唐僧都是一個意志堅定,且擁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得道高僧,這個人物身上體現著一種純潔無瑕的佛性。
但在小說中,唐僧卻不是這樣,可以說,電視劇對唐僧進行了美化,小說裡很長一段篇幅中,唐僧都是一副討人厭的樣子。他是一個渾身毛病的角色,同時也是一個真實的人。
1,昏庸小心眼領導的象徵
從唐僧前期的表現來看,他真的不是一個好領導。這點在《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2,欺軟怕硬,真實的"小人物"
在小說中多次描寫唐僧遇到強盜的情節,在面對強盜時,唐僧通常都表現的十分害怕,一句話也不敢說,面對強盜時他唯唯諾諾。
"阿彌陀佛,我佛慈悲,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這在鬧市之中,你若打殺了,豈不要見官嗎?你承受罪過了,卻把我也連累了,這便如何是好……"
在遇到妖精時,害怕被妖精吃掉的唐僧也會服軟,都說出家人不打誑語,但唐僧偶爾也會做一些類似的事情。
雖然沒有直接說謊,但的確有這樣的嫌疑,而這樣突出唐僧軟弱性格和真人人性的地方在原著中可以說是比比皆是。
總的來說,唐僧在小說《西遊記》中雖然有著一個大唐高僧的身份,但體現他佛法高深的地方卻不多,作者在原著中一直企圖展現唐僧身上人性的一面,這和歷史中的玄奘法師則恰恰相反。
二、凡人不"凡",神仙不"仙",堪比神人的玄奘法師
1, 不畏艱險的西行者
在小說《西遊記》中,唐僧前往西天取經是受了觀音菩薩的引導和唐王的囑咐。並且為他提供了通關文牒和金銀珠寶。
甚至他還是以一個偷渡者的身份開始西行的,因為當時唐朝建國不穩,所以邊境不放行,但他仍然決定要去,甚至因此成為了通緝犯。
2,孤身一人踏向西行路
在原著中,唐僧有著師徒三人的保護,同時身邊還有一大堆護法神暗中相助,確保唐僧可以順利到達西天。
可在真實的歷史中,玄奘法師身邊可是什麼都沒有,凡事只能靠自己,不論是橫穿大漠,還是借宿投家都是他自己一人去做。
甚至在穿越大漠時他還遭遇了沒水的絕境,失望的他幾乎要放棄西行,但最終他還是決定完成自己的取經路。玄奘的這般意志讓人動容。
3,佛法精湛,受人敬仰
小說中的唐僧雖然是大唐高僧,但是體現其佛法的地方卻很少,事實上在歷史中,玄奘的佛法可以稱得上是非常高深。
"請法師坐為論主,稱揚大乘序作論意,仍遣那爛陀寺沙門明賢法師讀示大眾。別令寫一本懸於會場門外示一切人,若其問有一字無理能難破者,請斷首相謝。如是至晚,無一人致言。"
小說《西遊記》中的唐僧雖說是脫胎於歷史中的玄奘法師,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幾乎沒了原型身上的大部分特點,只不過頂了一個名字,成為了一個虛構的神話人物。
他們二人之間的差距可以稱得上是天差地別,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能從唐僧身上看到原型人物玄奘身上的巨大光輝。
玄奘法師的壯舉也因此被後世歷代傳頌與銘記,正當得那句凡人不"凡",神仙不"仙"的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