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小的老先生
-
2 # 焚琴煮鶴牛頭梗
幼年時期的王陽明是典型的“叛逆少年”,他不願意重複狀元父親的成名之路,而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和志向。
1.玩“戰爭遊戲”VS 讀書
明憲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王陽明的父親王華參加殿試,考取頭名狀元。第二年,王華將父親和兒子接到京城。那一年,王陽明十一年。
王華任職翰林院修撰,出任經筵講官,負責給皇帝講讀經書,深受皇帝喜歡。
十二歲時,王陽明遵照父命,在京城入私塾讀書。王陽明生來豪放,不願被規矩拘束,所以經常偷偷跑出來,和外面的小朋友們玩“戰爭遊戲”。王陽明自制了大大小小的旗子,讓小夥伴們舉著,侍立在四周,他是大將,坐在中間,指揮著大家忽而向左,忽而向右,就跟排兵佈陣一樣。
父親王華獲悉之後,怒斥他:“我們家世代以讀書顯耀,用得著做這樣的事?”
王陽明問:“讀書有什麼用處?”
王華答道:“讀書能做大官。比如你父親我中狀元,都是讀書所致。”
王陽明問:“父親中了狀元,子孫世代還是狀元嗎?”
王華答道:“只我一世罷了。你要是想中狀元,還是需要去刻苦讀書。”
王陽明笑道:“只是一代,雖然做了狀元,也什麼稀罕的。”
王華聽完之後更加憤怒,把王陽明痛打了一頓。
2.報效國家VS讀書
王華希望王陽明認真讀書,王陽明卻心不在此。十四歲時,王陽明開始學習弓馬之術,研讀《六韜》《三略》等兵法書籍。 他認為儒生的最大缺點就是不懂兵法。雖然孔子曾說“有文事者,必有武備”,但當世的儒生僅僅是巧於章句,平時只關注科舉及第和榮華富貴。 儒生做文章粉飾太平,一旦遇事,就束手無策,實乃儒生之恥。
十五歲時,王陽明和父親同遊居庸關。王陽明懷抱經略北地之志,對諸夷狄的種類及其村落進行調查,傾聽針對夷狄的防禦對策,認為應該採取措施趕走夷狄的騎兵,阻止他們進一步南侵。
據《王文成公全書》中的《陽明先生年譜》和《陽明先生行狀》記載,王陽明十五歲時,各地或洪水氾濫,或旱災頻發,盜賊乘機作亂。內憂外患令王陽明的憂國之情頓生,他打算直接向皇帝上書,陳述對策。
據《皇明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記載,當時王陽明對父親王華說:“欲以諸生上書請效終軍故事,願得壯卒萬人,削平草寇,以靖海內。”
王華聽罷,驚訝道:“汝病狂耶!書生妄言取死耳。”
王陽明所言及的“終軍故事”是何典故呢?終軍是漢武帝時期的一名侍臣,博聞多識,文采飛揚,官至諫議大夫,後來主動請纓,去勸說南越王歸順漢朝。
終軍少年時就胸懷大志,赴長安進入函谷關時,關史給終軍“繻”,即如今的通行證,以帛制之,上面寫字,分做兩半,出入合符,方能通行。 終軍說:“大丈夫四遊,必取功名,出關何用此物?”說完便棄繻而去,即“終軍棄繻”。
3.天下第一等事:考狀元VS做聖賢
王陽明並不認為父親做了狀元就實現了人生最大的價值,他自有自己認為的“天下第一等事”。
有一次,王陽明問私塾先生:“什麼是天下第一等事?”
塾師答道:“像你父親那樣科舉考試成績優秀,顯親揚名,是第一等事。”
王陽明想了一會兒,說:“科舉考試成績優秀時時有,豈是人間第一流?”
塾師問道:“依你之見,什麼是天下第一等事?”
王陽明答道:“只有做聖賢才是第一等事。”
王華聽說了之後道:“孺子的志向何其奢侈呀。”
自漢至唐,儒生做學問都是為了科舉考試,為了加官晉爵。但到了宋代,程顥等人從過去的弊病中解脫出來,強調做學問不是為了科舉考試,而是為了成為聖人。王陽明當時雖然年少,卻一語道出了聖學的真諦。
隨著年歲的增加,王陽明不再抗拒父親的訓誡,而開始努力學習。弘治三年(1490年),王陽明十九歲。這一年,祖父竹軒公去世,父親王華從京師回餘姚為父治喪。在此期間,王華吩咐從弟王冕、王階及妹婿等人,與王陽明一起學習經書。王陽明白天跟隨眾人努力學習科考書籍,夜深人靜之時,則搜尋經史子集,勤奮攻讀。王冕、王階等人見他進步神速,都自嘆不如。
回覆列表
首先可以肯定的說王陽明的父親王華對王陽明是頗具影響的人,王陽明本命王守仁,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族,幼年時因父親喜歡紹興的山水,隨父移居紹興,因家世良好,所以也擁有一個非常優越的學習環境,少年時就志存高遠,不同凡俗,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而他父親王華卻對他很寬容,並不嚴格要求他去科舉。要知道他父親可是狀元出身。正德元年,因上書直言,得罪劉瑾,被帳四十,貶貴州龍場,路途中被劉瑾派人追殺,偽造跳水自殺躲過一劫,暗中去南京面見父親,他父親勸他說:既然朝廷委任與你,就有責任在身,你還是去龍場上任吧,隨後王陽明來到貴州龍場,終在龍場悟道,創立心學,所以從某個方面來說,王陽明的父親對他是很有影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