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358069570

    見聞者無不流涕,意思是:看到、聽到的人,沒有不傷心流淚的。

    出自宋代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原為如下:

    天祥將出獄,即為絕筆自贊,系之衣帶間。其詞曰:“孔曰成仁,孟雲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過市,意氣揚揚自若,觀者如堵。臨刑,從容謂吏曰:“吾事畢矣。”問市人孰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則死矣。見聞者無不流涕。

    譯文:

    文天祥將被押出監獄前,就寫下遺書自我表白,掛在衣帶中。那文詞寫著:“孔子說殺身成仁,孟子說捨生取義,因為已經盡了人臣的責任,所以達成了仁德。讀古代聖賢的書,所學的不是成仁取義的事又是什麼事呢?從今以後,我差不多就沒有愧疚了!”

    他被押過市區時,氣概神色自然,態度從容,觀看的人像牆一樣團團圍住。即將受刑時,他不慌不忙地向執刑的官吏說:“我的事都已做完了。”問市場上圍觀的人何處是南?何處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後受刑而死。

    不久,有使者前來傳令停止行刑,到達時文天祥卻已經死了。看到、聽到的人,沒有不傷心流淚的。

    擴充套件資料:

    “見聞者無不流涕”是對文天祥從容就義的感慨。文天祥就義事蹟:

    兩宋的外患敵人一個比一個強大。遼僅對宋的北方邊防形成威脅。金滅了北宋,一度揮軍南下,但宋室尚能儲存半壁江山。到了的元朝蒙古鐵騎南侵時,宋朝逃不了滅亡的命運。

    文天祥從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月抵達大都到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被殺,一共被囚禁了三年兩個月。這段期間,元朝千方百計地對文天祥勸降、逼降、誘降,參與勸降的人物之多、威逼利誘的手段之毒、許諾的條件之優厚、等待的時間之長久,都超過了其它的宋臣。

    因此文天祥經受的考驗之嚴峻,其意志之堅定,也是歷代罕見的。文天祥雖然救不了南宋,但其浩然正氣,至今仍為後人所傳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情景模擬如何做到身臨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