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英倫攻略UCNEST

    楊絳為錢鍾書的《圍城》寫過這樣一句話: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前不久網路上有一篇熱帖“如果給你200萬,你是付首付,還是出國讀書?”所折射出的是現代人這樣糾結的心態。

    “200萬”正是一座圍城:囿於原地,被生活所奴役,打拼不過是為了買房買車結婚生子,最終所求不過安穩度日;出國讀書,也許是為了逃避,厭倦了無法突破的職業瓶頸,謀求一個突破口。

    世人汲汲營營,都為自己那一份奔忙

    不到生死,不見真章

    每個人嚮往的生活都是不同的樣子,你現在過著的,或許是別人所渴望的生活。而人又總是不滿足的,哪怕自己的日子過得再舒坦不過了,心裡或多或少還是有那麼一些“貪婪”。世人汲汲營營,奔波忙碌一輩子,回頭再看,卻已經忘了自己最初對未來描繪的那幅藍圖。

    “如果給你200萬,你是付首付,還是出國讀書?”這個問題乍一丟擲,大概很多人都來不及糾結,第一反應早已脫口而出:先給我這200萬再說。

    玩笑話過去,靜下心想想,200萬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這不是個用來讓你做白日夢的毫無意義的假設,它可以幫助你認清你的人生目標

    撇開現在200萬值不值錢這個問題,在一部分人眼裡,“200萬”象徵著穩定。最直接的方式是,他們可以用這筆錢來買套房子。這是在城市裡討生活的人們最大的渴望和慰藉。不用再費心費力地租房,不會再四處漂泊居無定所。哪怕只是一套小小的一室一廳,那也是你的歸宿

    也許他們一輩子都會困在這小小的一室一廳中,但不用再為虛無縹緲的未來所擔憂。對他們而言,被束縛在“城”中是最幸福的事情。不用為生計所煩惱,不用操心所謂的變數,也不需要多努力,過得平凡就是最舒服的。

    他們終其一生所圖的,也不過就是“錢剛好夠花”。

    在另外一部分人心裡,“200萬”則是他們達到更高層次的一種助力。

    他們現在處於“城”中,正在尋求出城的突破口。相比於追求穩定的那部分人,這部分人所追求的往往是深層次的一些東西。他們樂於挑戰,永遠不願安於現狀,總是在嘗試改變和向前行。而“200萬”在這類人的手中,是能夠創造出遠超於200萬的財富價值的。

    即使城外充滿了各種未知,這些人也有足夠的勇氣推開城門,走向外面更廣闊的世界。

    那麼你呢?不要想著自己是站在上帝視角的旁觀者,你也是這座城裡或是城外的一員。

    說點接地氣的實在話吧,無論是在城裡還是城外,大家的最終目的都是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想要的生活有容易達到的,也有需要費一番力氣才能達到的,更有看上去就達不到的。你選擇哪一種?

    無意評判這幾種生活的優劣,它只不過是決定了你是要“進城”還是得“出城”。而你處理那200萬的方式,則是搭在護城河上的一座橋。不要將它看作洪水猛獸,它充其量只是一道測試題罷了。

    不過千萬要記住:人生路上能替你做決定的只有你自己,其他人沒有替你選擇“出城”或“進城”的權利。

  • 2 # 沉香氤氳

    如果是我,我會選擇付首付,出國也不見得就是天堂,本人好幾個朋友在國外,雖然現在日子過得還可以,但他們自身都是有過硬的技術伴身,即便這樣在剛出國的那5,6年也過的異常辛苦。

    對於學文的我來說,辛苦5,6年不見得有他們的成就,除非成為J.K羅琳,否則出去了不見得比國內好

    所以選擇買個小戶型,剩下的給孩子做教育基金或許是比較現實的選擇。

  • 3 # 鮮黃色的天香雜柑

    感謝邀請,首先我會選擇付首付。本人家在農村從小就渴望生活在城市,但是父母這輩子把所有的積蓄都花在了我的學業上,導致他們沒能在城市裡面買成房,如果給我兩百萬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買房,而且會選擇發展比較好的城市,給房子一個增值的機會,給我的下一代留一點東西,因為我深深的體會到了一個農村娃剛從大學出來工作是多麼的不容易,現在工作不好找,而且我們這一代人又面臨著巨大結婚的壓力,而這兩百萬可以給我的生活一個質的提升。

    我為什麼不選擇出國,首先我這種普通本科的學歷出國留學真正能學到什麼東西麼,不一定,在中國出國留學現在已經是個偽話題了,一種是學校公費留學這種都是學習成績非常好的學生,還有一種就是有錢但又需要文聘來撐一下場面的那種人,在國外去讀書回來以後別人也不知道你那所大學到底怎麼樣,只是聽著名字可能很厲害,可能和國內的三流學校差不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父母年紀也大了,離家近點便於照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7.25的黃金價格,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