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一千五

    自周平國遷都洛邑之後,叫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大致止於三家分晉。之後戰國開始,戰國止於秦始皇滅六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這段時間550多年,也算足夠長了。這550多年的時間裡,出現了非常多的明君,昏君,暴君。間雜其中,輪番上臺執政當上君主,仔細一分配,昏君暴君也不算多。

    孔子在修《春秋》時記載"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這242年內已經非常亂了,成了"君不君,臣不臣,子不子,父不父"的混亂社會。整個社會朝綱紊亂,禮教式微,諸侯自強,個性開放,放縱私慾,崇尚強暴,拋棄所有周禮周儀,實行地方割據,推行兼併,欺凌弱小……這些原因歸納起來就是周王朝因內亂腐敗,無力控制各諸侯國的崛起造成的結果。因此,孔子又說:"萬物之聚散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52個亡國的不一定都是葬送在昏君手中。

    周初分封八百諸侯,至春秋末,己經只有二十個不到,三家分晉後,除戰國七雄外,只有二週,宋,衛,中山之類,趙國崛起後,又把中山國滅了。秦滅二週,宋,衛相繼再亡,最後剩下七個國家了。

    由此而言,五百多年出了幾十個昏君,不算多。而昏君的論述記載,還往往因後人的觀點而論。明君昏君並無明確界線。

    春秋二百多年裡亡國五十二個,多數小國亡國並不是昏君造成,即使是明君,無力抵抗大國強國的兼併,也是非死則亡,國破家滅的下場。戰國開始後,七個大國爭戰,捎帶把各個小國捲進去,這些小國的滅亡,是強國兼併的結果,與昏君明君幾乎沒關係。

    退一步講,當時各國之間和各國自己內部的利益存亡之現狀,也註定需要這些君主作決定,拿主意,重權衡,下決心,這些無疑有難度,會有對有錯。一旦出錯,造成失利,就變成昏君了?

    就題目中所列各國君主,在戰國末期很多。這個時期,在被秦國高壓強力,蠶食鯨吞的環境壓制下,想自保非常難。在決策時,也並不是站著說話腰椎不疼那麼省事。趙王遷是有大錯,不該殺李牧。李牧不死,趙國未必不亡;齊王建,末代君主,齊國是亡在他手中,但內外根源並不在他身上,追究起來,在齊國早就實施的親秦外交上就註定了長久不了。齊王建想要翻身已是不能了。至於楚國,後三代是昏君?即使是也昏不到哪裡。李信二十萬,跑了幾個回去?王翦六十萬大軍打了一年多,又是順流而下,更得勝利者的高昂銳氣,秦王政當後勤,足兵足糧保障,楚王還是迎戰,舉用項燕去打,力盡亡國,也昏不到哪裡……但凡除了齊國,其餘五國的末代君主,很悲壯,說昏君欠妥。

    史書上記載春秋戰國時的昏君暴君多,這不是偶然。一,周王室弱勢,諸侯崛起,必然要爭權奪利盡私慾。諸侯瞧不起周天子,六卿瞧不起自己的君主。這就要以下犯上。強勢之人行廢立,諸侯王坐王位更疊就快,這樣一來,諸侯王的數量就多了,高劣易見,昏庸之主就多。二,時代久遠,上二千多年的特殊時間裡(春秋戰國時),除了史家落筆定型後,誰去考證?也無法考證。三,記載的史家,都是後代的官方的或民間的人。後代寫前代,是有取捨而且要從中汲取教訓的,這筆法就"當削則削”是有意示留些警惕意義在裡面,供後人借鑑。無疑,昏暴之看君是好題材,這樣一來,明君是正能量,昏君就是負能量了。教育後人要把負能量轉化成正能量,這才是寫史的真諦。四,昏君不只是其一身一族,在當時一國繫於國君,事關祖宗社稷民眾。所以,史官要提出來評判,從中汲取興亡成敗的教訓,不步破家亡國的後塵。治國如此,齊家修身也是如此。

    有昏君才有明辯,不做昏君做過的昏憒事。從明君身上汲取正能量。這就是春秋戰國時期,許多昏君"上榜"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申報債權46億資產不到4億,鞋王富貴鳥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