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克大夫

    慢性腸炎一般分為感染性腸炎和非感染性腸炎兩類,感染性腸炎多因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或濫用抗生素導致的菌群失調引起;非感染性腸炎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多由免疫、遺傳及不良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引起。

    對於慢性腸炎的治療,主要是根據糞便化驗、細菌培養、藥敏實驗、腸鏡檢查結果針對性應用敏感抗菌藥物及柳氮磺胺吡啶、糖皮質激素等治療。有時候需要長期維持治療以控制症狀和預防復發。

    由於慢性腸炎常會引起慢性腹瀉,導致營養不良、消瘦、貧血等症狀,嚴重時還會引起電解質紊亂的相關症狀。因此上,合理補充營養和飲食調節顯得尤為重要,也是綜合治療的一部分。飲食調節的總原則就是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少油少渣。

    1.長期腹瀉會導致身體維生素、無機鹽缺乏,因此要補充足夠的維生素、無機鹽(口服補液鹽)以保證人體體液平衡及營養全面。

    2.症狀嚴重或急性發作時可以用流食或少渣半流食,如米湯、蛋花湯、藕粉等。食用蔬菜和水果必須加工,製做成菜汁、菜泥、果汁、果泥、果凍等食用。少渣半流食物可以用含優質蛋白的魚肉、瘦肉、蛋類製成軟而少油的食物,如氽魚丸、芙蓉粥、雞絲龍鬚麵及麵包類食用。

    3.有明顯脫水、營養不良或電解質紊亂症狀時可以應用口服補液鹽、靜脈營養支援,營養狀況改善後逐漸增加口服天然食物,補償長期腹瀉而導致的營養消耗,一般熱能按每日每公斤體重40千卡供給。蛋白質每日每公斤體重1.5克,其中優質蛋白佔一半較為合適。

    5.對懷疑會加重或誘發慢性腸炎發作的食物,如蝦、鱉、花生、辣椒、大蒜及生冷食物、牛奶及奶製品等應該避免食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玉樹根部長了很多個芽是否需要剪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