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瑛醫生

    慢阻肺患者需要進行呼吸康復鍛鍊,透過呼吸康復鍛鍊可以大大緩解患者的呼吸困難,和提高運動能力,使患者回歸正常生活和社會活動中去。

    醫院現在都是用功率腳踏車替代跑步機,腳踏車是坐著騎,雙手有支撐,累的時候雙腳可以隨時停下來,坐著休息,比跑步機安全不少,是慢阻肺患者在家裡進行耐力訓練的推薦裝置。

    呼吸康復分為呼吸訓練和體能訓練。

    首先講呼吸訓練。

    深呼吸

    經鼻深吸氣,屏氣3到5秒,經口緩緩撥出,可以在空氣質量較好的空間(如樹林或公園等氧含量較高的地方)進行,呼吸的次數以以患者自己的主觀感受舒適為宜,不宜過度,以免造成輔助呼吸肌疲勞。特別提醒,對於缺氧的患者,深呼吸可以在吸氧時進行。

    腹式呼吸

    每日可以訓練2~3次,每次進行5~10分鐘左右。

    訓練方法:舒適放鬆體位下,經鼻吸氣,雙手或單手輕輕放在腹部(胸骨柄的下方位置),吸氣時腹部逐漸向外膨出,感受吸進去的氣體向肺底部擴充,微微憋氣3到5秒,後經口將氣體撥出,這時手可以稍稍向上向內按壓使膈肌上抬,將氣體排出,吸氣和呼氣的時間長短比例是1比2。比如吸氣3秒,呼氣6秒。

    縮唇呼吸

    如果不好理解縮唇,患者可以用面巾紙放在距離嘴唇處15釐米處,慢慢將面巾紙吹起,使其一直處於飄起狀態。

    訓練方法:可以在臥位、坐位、站立時進行,按照腹式呼吸的模式調整好呼吸,經鼻吸氣後,略憋氣,將嘴唇撅起來或像吹笛子一樣,使氣體慢慢撥出去,儘量使吸氣與呼氣的比例達到1:2,逐步增加到1:3或1:4。

    體能訓練包括力量訓練和有氧訓練力量訓練

    特別提醒,力量訓練一般以能重複10-15次為一組,進行1~3組即可,中途視勞累程度停止。

    前臂和上臂訓練:可做肱二頭肌力量,手握啞鈴或者礦泉水瓶,上肢交替或同時屈肘;

    上舉訓練:手握啞鈴將手臂向上伸直;

    下蹲訓練:雙腿分開與肩同寬,向下蹲坐,屈膝不用超過90度;直腿抬高等。

    推牆訓練:面向牆壁,用雙手將身體推離牆面;

    有氧運動

    訓練方法,剛開始,每次堅持5~10分鐘為宜,以後,每次的運動時間逐步能達到20~30分鐘,強度以自覺勞累程度到達輕中度為宜。

    體能稍微差點的患者,運動的時間,可以採取間歇運動,也就是說,整個過程可以運動5分鐘,休息2分鐘,然後再運動5分鐘,再休息2分鐘,如此反覆,不需要一次堅持30分鐘。

    可採用的方式有:步行、騎車、登樓梯或者其他一切患者感興趣的運動形式。開始運動時宜以行走為主,以不出現氣短、呼吸困難為指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嘴碎的處女男咋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