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媽咪進化論ing
-
2 # 我是AS寶媽
孩子不夠自信,怎樣才能有效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呢?
家長做到這4點,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1、分析孩子不夠自信的原因
2、誇獎孩子要誇到點上。
很多人誇孩子都喜歡用,你真棒,你真厲害,這樣簡單的詞彙,其實孩子聽多了,這樣的誇獎就會沒有什麼感覺了,而且也並不會感覺開心,所以在誇獎孩子這一問題上,家長應該多學一些詞彙,讓孩子更多的發現讓自己自信起來的因素。
3、鼓勵孩子去實踐,增加孩子的成就感
家長可以多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從中學到更多的東西,也能從中提升孩子自信心。當孩子有所退縮時,家長可以多加鼓勵孩子。
4、帶孩子多見世面
所謂見世面並不是非,要說帶著孩子去什麼大場合,只要帶孩子多出去逛一逛,看一看五彩繽紛的世界,開拓一下孩子的眼界,見識一些新鮮的東西,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談論問題時,擁有更多的談資,這些都能有效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不愛動腦筋,我家孩子也有這樣的問題,我個人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孩子在學習太過依賴,認為學習不是自已的事情,一遇到不會的問題就找大人解決。久而久之,就變得不愛思考了。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我用了這樣的辦法,家長可以參考一下:
每天做作業前給孩子發放3張“解答卷”,每門學科3張,孩子憑卷每門學科可獲得3次家長講解答題的機會,孩子用完就不再補發,哪怕是到最後還有不會做的題目,也不予解答,讓他自已思考,獨立完成,其實錯了也沒關係,我只想讓他有獨立思考的機會,錯了明天老師會評講,只要他能認真聽,一定能學會,而且印象更深刻。只發3張“解答卷”是限制孩子的發問次數,創造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減少對大人的依賴。
家長平時課餘時間,還可以多陪孩子玩一些如:象棋,跳棋,撲克牌之類益智遊戲。
-
3 # 慧慧的小康生活
孩子不自信,不願意動腦子,被動學習,最主要根源就是在學習中總是有挫敗感,沒有成就感和獲得感,因而逐漸失去學習的動力。找到這個根源,就要想辦法讓孩子在學習上有獲得感。建議如下:
1.幫助孩子設定最近能實現的小目標,比如孩子的某學科可能經常考50分左右,那就給他設定60分,只要孩子能在下次小測中達到60分,那就是極大的進步。
2.幫助指導孩子實現設定的目標。孩子在學習上肯定存在很多困難,這時候家長如果不給予幫助輔導,那麼目標就不會實現。父母要經常和老師溝通,根據老師的建議給孩子查漏補缺。如果家長沒這個能力,就只能求助於好的家教老師了。
3.在生活中儘可能地陪伴孩子,賞識孩子。給孩子表現和成功的機會,比如讓孩子學做飯,學烘培,學騎車,學插花,學畫畫,……只要孩子能積極參與配合,就給予表揚鼓勵。切記不要站在成人的立場去指責和貶低孩子。
4.讓孩子懂得學習不是一種興趣,而是一份責任。興趣可以產生在學習的任何一個階段,但多數時候你的興趣都會被學習的重複枯燥辛苦而打敗,唯一不能打敗的就是責任感。學習是對自己負責,對父母負責,也是對社會和國家負責,這不是空話。如果一個人沒有學習的能力和習慣,不能適應社會,不但自己的人生是失敗的,對家庭和社會也是負擔。
總之,要想讓孩子懂得努力奮鬥,父母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同時父母還要以身作則,讓孩子看到父母時刻在努力地工作,對生活總是充滿美好的期待和夢想。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識地談論父母的理想,家庭的理想,營造一種和諧美滿的家庭氣氛,讓孩子領悟,全家人一起努力奮鬥,才會擁有幸福的生活。
優秀是一種習慣,越早培養越容易養成。如果在孩子幼時啟蒙階段沒有養成這樣的習慣,現在父母和孩子必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最後還想說,學習絕不是孩子個人的事情,父母一定要設身處地地去引導和幫助孩子成長進步。
回覆列表
首先回答你家兒子不愛主動學習的問題。我覺得那是因為他沒有興趣,最開始培養興趣的時候,需要家長多花點心思,比如說每天半個小時的親子閱讀時間。那接下來可能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閱讀什麼?如何選擇書的種類?這個時候就需要考慮孩子的興趣。我用的方法就是投其所好,要去閱讀他感興趣的東西,因為我兒子比較喜歡汽車、火車、地鐵等交通工具。那我就找跟這些相關的書來親子閱讀。比如《火車出發了》,《地鐵是怎麼建成的》這些知識來跟他分享。第二,陪讀的方式也可以多種多樣。不光是你念他聽,也可以是表演式的講法,也可以是懸念式的講法,針對他的興趣點挑出一些懸念來勾引他。
此外,不光是書本學習,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我的做法是他喜歡火車,那我週末的時候就經常帶她去一些有火車的地方體驗。比如帶他去坐綠皮火車,帶他去參觀火車博物館,讓他幹在實地裡面去感受這種知識,同時也可以問他一些問題去激發他的興趣。
至於你說的不自信,你可以從最簡單的每天表揚他3次開始。從不同的角度去,肯定他久而久之,他應該會好起來。